近日一部热播剧,引发了观者对中国古代纪时法“十二时辰制”的关注。你或许才惊觉:时间之外还有“时间”。十二时辰,时序分明,映刻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洞察与感知,睿智而长情。夜半时分,于正在你面前流逝的24小时,打捞古老而诗意的十二时辰,给生命以时光,给时光以美好。 🍃配乐 旧事 - 忘乡 来自央视新闻 00:00 04:00 古人将一昼夜分十二时辰, 后以十二地支为序,分别记之: 子[zǐ]时 丑[chǒu]时 寅[yín]时 卯[mǎo]时 辰[chén]时 巳[sì]时 午[wǔ]时 未[wèi]时 申[shēn]时 酉[yǒu]时 戌[xū]时 亥[hài]时 子时始,亥时终,循环往复。 一个时辰,恰为今日的两个小时。 每个时辰还对应着应景的别致之名: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yú]中 日中 日昳[dié] 晡[bū]时 日入 黃昏 人定 十二时辰, 乃先人为我们留下的'时间桃花源'。 先哲王阳明有言: 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 只是人不见耳。 夜气清明时,无视无听,无思无作, 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 平旦时神清气朗, 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 日中以前,礼仪交会,气象秩然, 就是[夏商周]三代世界。 日中以后,神气渐昏,往来杂扰, 就是春秋战国世界。 渐渐昏夜,万物寝息, 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尽的世界。 23:00-01:00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子时·夜半 01:00-03:00 一年惊报半年过,老促前期奈尔何。 鹊驾未分鸡已唱,断肠一叶落金梭。 清·戴梓《七夕夜坐亨儿云丑时立秋求作一首》 丑时·鸡鸣 03:00-05:00 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 不惊天乍冷,更觉意差强。 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 宋·陆游《晨起》 寅时·平旦 05:00-07:00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忆江南·其一》 卯时·日出 07:00-09:00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 马蹄已踏两邮舍,人家渐开双竹扉。 宋·王质《东流道中》 辰时·食时 09:00-11:00 巳时红日过山坡,孤单只影泪如梭。 自叹青春空虚度,薄倖冤家辜负了奴。 清·华广生《白雪遗音》辑 巳时·隅中 11:00-13:00 暑烦人困妆时午。午时初困人烦暑。 新诗得酒因。因酒得诗新。 缕金歌眉举。举眉歌金缕。 人妒月圆频。频圆月妒人。 宋·王齐愈《菩萨蛮·初夏》 午时·日中 13:00-15:00 客生闻吠犬,草茂有鸣蛙。 日昳方炊饭,秋深始采茶。 宋·陆游《幽事绝句》未时·日昳 15:00-17:00 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 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 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 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 唐·杜甫《徐步》 申时·晡时 17:00-19:00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七》 酉时·日入 19:00-21:00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戌时·黄昏 21:00-23:00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 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 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唐·白居易《人定》 亥时·人定 内容参考/《中华遗产》2015年6月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