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面试官面试时首先会说:先做个自我介绍,他手里有简历,这时候问的目的是什么?

 秦淮明月河畔升 2019-07-13

面试官很多时候,不能说他们就像“FBI”一样,但也基本上和“私家侦探”一样。他们绝不会放过能够对人做出判断的任何“蜘蛛马迹”,从中搜集信息,并在脑子里整理、归纳,然后得出对一个人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没有人敢100%肯定,但比较是重要的一个参考。所以,尽管面试官手里有一个人的简历,但那是静态的东西,让一个人当面做自我介绍,才是动态的。面试官从静态中获取的信息远不如从动态中获得的信息更加有价值,因为人只要开口,就会伴有“情感、性格、思维”。面试官就是要通过这些信息作出基础判断。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在不经意的“做个自我介绍”中观察你、发现你,获取他们需要的各方面的信息。

一、与书面的简历中的信息进行核对

人在纸上写东西的时候,或者人在通过键盘输入信息的时候,是可以有思考的时间的。唯一有一样,人在口头表达的时候,思考的时间极短,所以透露出的信息才是最真实可靠的。一位面试官,在面试前,基本上都会对收到的简历做基本的了解,并且对简历中的一些疑问划伤圈圈,以便在面试的时候进行询问。而应聘者口头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面试官会针对那些圈圈专门倾听,并对两者的信息进行比对。应聘者不可能在口头介绍时,内容与书面写的一模一样。甚至,里面有“作假”成分时,可以由于一时紧张露出马脚。所以,面试官让应聘者进行“口头”介绍,第一目的就是核对这些基础信息。

二、表达能力测试

表达能力,对于职场上的人来说,是一项必备的技能。有些人喜欢按照时间顺序,一五一十、按部就班道来,有些人喜欢用倒叙的方法进行介绍,有些人会分为几个维度进行自我介绍。在应聘者整个自我介绍的表述过程中,是否能够“层层表达”,是否能够“分层分类”表达,是否能够使用适当的词汇表达,是否能够在口齿上表述清晰,则从侧面透露出应聘者的表达底蕴,透露出他们的思维方式,透露出他们的脑子是否清晰、有序。

三、从“自我介绍”中看一个人的基础性格

说话,最能直接反应一个人的性格,尽管并不明显。有些应聘者讲话时的语速极快,有些应聘者则慢里斯条。语速极快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脑子反应快,做事干脆利落,一种是心理素质不好,想尽快结束“自我介绍”,于是加快语速。说话慢的人,则心理素质相对较好,性子也比较稳、比较慢。这两种性格其实没有好坏,只是在面试官眼里,这两种性格适合不同的岗位。注意:有些应聘者早有准备,早就把自我介绍练习得滚瓜烂熟,但“背”和“现场发挥”逃不过面试官的眼睛和感觉。“背”的人,会被面试官看作“缺乏自信”,尽管应聘者下了功夫,“认真对待”这次面试。

后续面试的基础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面试官并不只是带着眼睛和耳朵去面试的,而是带着“面试提纲”、纸、笔去的,以便随时记录面试中的重点疑问或问题。应聘者在自我介绍中,自然会谈及以前的一些工作经历。这些工作经历的信息,会被面试官挑出重点,在后续的面试中进行询问,并做记录。比如,你说当时在某家公司组织过员工活动,面试官就会在接下来的面试中问及:那次员工活动你是组织者、还是主导者、还是参与者?员工活动的策划案是如何出台的?在执行期间,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最后的效果是否与预想的一致?如果不一致,有差异,是什么造成的?谁负主要责任?等等。

小结:在实际面试时,在自我介绍这一项,应聘者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清晰、有序、有层次”的表达,需要把握自己的语速,需要挑选合适的词汇,需要对其中的一些工作项的前因后果及其过程做一些思考,同时,要与简历上的内容一致。注意:自我介绍时,既不要太拖拉,叨叨得没完没了,也不要三句话就结束。把握好自我介绍的长度和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