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年高考结束已经一个多月了。 作为一个高三孩子的母亲,等待我的并不是彻底放松,而是一种深刻的痛。 这种痛,让我不管是在忙碌的工作间隙,还是与朋友相聚时,抑或是在我独自行走在路上,地铁上,或者是与家人团聚时,这种痛无时无刻压在我的心底,如同沉重的磨盘,压在我的心头,让我时时透不过气来。 我知道,这样的痛,将伴随着我,在我余生岁月里无法摆脱。 朋友们安慰我:“考的不错呀,你不要要求太高,毕竟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后面的路还要靠孩子自己走。” 这个道理我自然懂。 如果,我的孩子天赋一般,如果,我没有在孩子身上投入太多精力,如果,我的孩子在考前最紧张的时段,能与其他同学一样,跟着老师做最后冲刺,那么不管成绩如何,我都不会有如此深刻的难过。 因为,在考前最关键的时候,我做了一个人生中最错误的决定。 这里,我想把它写出来,以警示后来的考生与家长们,不要步我的后尘。 1 高二上学期文理分科后,我的孩子就成为老师关注的培养对象,因为,在他就读的高中,每年难得有几个高分。 我的孩子不管从成绩,其他方面,都成为年级中的佼佼者。他学习成绩拔尖,上课专心,作业认真,思维敏捷,不像有些孩子,再怎么努力,成绩却在原地徘徊。 那时,我对未来的计划是:远远甩开第二名,高考时,进军北京的985高校。 但以学校往年的高考成绩,考的最好的也只能上211,想上985,只能去偏远地区,学校这样的教学水平,会不会耽误孩子? 我的忧虑,同样是孩子的忧虑。 偶然,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渠道搜索到一个网校课程,他告诉我,网课班的学生,每年高考成绩大多数很拔尖,我也看到学生们写给老师的感谢信,他们往年高考的报喜成绩。 这种情况下,当孩子要求交钱报名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现在想来,那是我错误的第一步。 先不说网校课程怎么样,作为一个高中学生,本来学校的学习就很紧张,老师课堂上布置的作业,经常需要熬夜才能完成,要将两者完美的兼顾,这样的可能性太低。 但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事实证明,自从孩子报了网课后,回家后本是做作业的时间,现在分给了网课,成绩从年级第一掉到了第三,这是他学习成绩退步的开始。 只可惜,并没有就此引起我的注意。 2 我每天渴盼孩子的成绩能有所回升,但丝毫没有进展,我的焦虑感日盛。 同样焦虑的,还有学校的老师,他本来是年级高分关键人选,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可现在,面对掉落的成绩,老师开始找他谈话,分析问题所在。 谆谆的关心后面,我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青春期孩子,这样的谈话越多,越会激起他的逆反情绪。 他渴望独立,对谈话始终保持一种抵触情绪,而这种情绪,又加深了他文化课成绩的下降。 我跟他分析弱势科目文综,他告诉我:“学校老师总要求背诵,但高考题谁考背诵呀?” 他的这种观点,来源于网校老师的说辞。 说到这里,我很羡慕那些曾经高考成绩拔尖的家长,面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他们会明白对错,找到最正确的途径引导孩子,可惜的是,我不是。 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家长是学霸的,孩子更可能成为学霸。 是听学校老师的?还是听网课老师的?我答不上来。 事实是,孩子不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去背诵后,每天在家中时间很有限,网校课程也是断断续续,没有系统时间去学习。 他的成绩不升反降。 与之相对应的,老师的谈话也在不断增多,这更加重了他的逆反情绪。 对于文综课程,后来,我才慢慢醒悟,老师要求学生背诵知识点,是为了对知识点做到更精准的掌握,只有牢记于心,才可能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 可当时,谁都没有意识到这点,当所学内容不断增多时,孩子知识点的漏洞也越来越多。 3 离考试剩下一个多月时,孩子提出不去学校了。 在家复习,是多么考验一个人的自律,这一点,作为大人尚且难做到,何况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孩子。 最后之所以同意,是因为孩子的一句话:“在学校上学,老师就是让不断做题,根本没时间听网课内容,更别谈网校老师布置的作业。” 孩子当时说这话时,是他的真心话。 可笑的是,当时的我,还想利用网课做最后的努力,扳回已经掉队的成绩,却不明白,在文综成绩上,孩子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较大漏洞。 孩子回家复习时,我严振以待,全程陪伴孩子,我们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孩子也将全部精力攻他最弱的科目。 可我的心始终悬在半空,这个决定是好,还是坏? 接下来,学校的两次模考,孩子去参加了,文综成绩依然可怜,排在班级中游。 这时候的孩子,也失去了最先的自信,不明白为何这样努力,成绩却不见起色? 学校,再不愿意回去,外面的大课,更是不愿意参加。经过与孩子商量,我们报了一对一私教课程,我想,这样应该能在最短时间内找见他的问题。 这里,我想插一点,在培训地方,我见到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后,匆匆交给老师走了,临走时,不忘给老师说声:“那就全拜托你了。”然后放心离开了。 可家长走后,上课的真实情况是:在两小时的学习时间中,有一半时间是老师让孩子自己做题。有些老师上课时不断接电话,联系其他孩子上课时间安排事宜,常常占用近半小时。 家长掏一对一的钱,真的不知道效果何在?也许,他们只是为了买一份心安吧! 在一对一的上课中,我全程陪读。 4 按照学校老师说法,每次模考试题难度较大,高考时,难度会有所下降。 按我的预想,经过这样的突击训练,加之考试难度降低,孩子的成绩至少应该提高20分,因为他并不笨。 可结果出来后,我却傻了眼,文综成绩比模考降了整整20分,也就是说,比我的预想成绩少了整整40分。 班里其他孩子的成绩,普遍高于模考一、二十分,据他们说,题目并不难。 这样的结果太打击我,一个月来,我苦苦思索,得出以下几个教训: 一是基础知识很重要。其他的几门课程,孩子虽然考前没有花费多少时间,但成绩依然稳定。当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时,短时间内很难得以提升。 二是不要将希望押在网课上。尽管有的网课讲的也不错,除非孩子的学校非常差,可以尝试,但这样的风险还是太大,建议谨慎。 三是关于培训班的课程。不能不说,培训班老师大多以挣钱为目的,就算带的学生考试不理想,对他们的损失也几乎为零,远不如学校的老师敬业,专业,对历年考试动态的掌握的更清楚。 成绩出来后,我一怒之下,拉黑了几个一对一老师的微信。他们曾经信誓旦旦地保证,孩子每门课的成绩保证80分以上。 可面对惨淡的成绩,我除去拉黑他们,再无他法。 现在,孩子走完了他人生中关键的第一步,可我却用它交了学费,想想真的是一生的遗憾。 希望我的教训能给大家带来启迪,毕竟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不可以重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