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苓桂术甘汤证

 呵呵8909 2019-07-14

原文选编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方三十。

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试题初探

“上海国医学院教务杂记”中提到国医学院招生考试的一道中医临床治疗题目:

病人苦头痛而眩,眼中时见黑星,平日往往赤眼,胸胁下膨满,脉沉而紧,应服何方?

“平日往往赤眼”: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目赤而多眵泪,此方加车前子奇效。

吉益东洞《方机》提到此方加味可以治疗“眼病生赤脉,不能开者”

案例分析

一妇人,30岁,患眩晕多年,消瘦体弱,头晕眼花,腰酸背痛,心悸心慌,短气烦躁,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失眠多梦,浅睡易醒,月经延期,月经量少,舌淡苔白,脉弦细,腹部多处按之悸动。

曾服归脾汤、八珍汤数月乏效。

鲇川静《什么是水毒》的一个病例:一个小学校长患出血性贫血,询问鲇川静先生服用哪些滋养品能够生血。先生回答:“你的贫血不是血量不够,而是血液中过剩的水分太多,过剩的水分就是水毒。血液被过剩水分稀释了,很像贫血。治疗倒不在于增加血液,而是把过剩的水分排泄出去。这样体质才会改善,贫血才能根治。”

汉方所谓的“水毒”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水气”、“痰饮”。常见方证为五苓散证、肾气丸证、苓桂术甘汤证、苓姜术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证。

分析:

头晕眼花,心悸心慌,短气,脉弦细,腹部多处按之悸动。——苓桂术甘汤证

心悸心慌,短气烦躁,失眠多梦,浅睡易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消瘦体弱,头晕眼花,心悸心慌,月经延期,月经量少,舌淡苔白,脉弦细——四物汤证

处方: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生龙骨一两 生牡蛎一两 茯苓四钱 白术三钱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白芍三钱 熟地五钱 

服方半月,头晕、心悸症状好转,守方三月,血红蛋白正常。

汉方家把四物汤合苓桂术甘汤命名为连珠饮,加生龙牡为镇眩汤

个人心得(张丰先生)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为桂枝药征,气的异常表现明显时,应加重桂枝用量。

“心下动悸,胃里振水音,小便不利,舌淡胖边齿痕。”水毒证以水的异常为主,方中以茯苓用量最大,可用一两以上。

“起则头眩”,一般有体位性低血压、贫血等病。

                                                 ——选自《中医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