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转周期股?给你一套科学工具,收藏本文,抓住翻倍股不再是梦 对于年轻的投资人,资金量小即使达到巴菲特年化20%的业绩也对自己的经济很难有改善,如果你得研究能力还不错,那么周期股就可以提供几倍盈利的机会,周期股值得一拼。 我们根据一个行业恢复新的平衡态需要的时间长短把周期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根据这个过程中商品价格变化的剧烈程度把周期分为强周期和弱周期,做周期最好是寻找那些长而强烈的周期,值得注意的是价格只是表象,我们关注的是企业盈利的周期。 如图是理想的周期,我们能买在波谷,卖在波峰就好了。周期的确定性越大,我们赚钱的确定性越大,周期越长我们赚周期的钱越容易,周期越强,赚到的钱就越多,投资周期股的核心就是三点:确定性、长度和强度,而这由供求关系的属性决定。 一、 从周期成因判断周期的属性 在市场经济下,上帝之手通过商品的价格调节资源的配置,当产品供求不平衡时,价格就会从均衡状态发生变动,出现价格的波动,从而调节供给与需求。比如商品供不应求,那么首先该商品会出现涨价,使得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同时,由于涨价带来了更多的利润,使得厂家生产更多的该商品,或者更多的竞争者加入到该商品的生产领域,使得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两种力量叠加,使得供给重新归于平衡。 但是市场的调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也是慢慢形成新的均衡态,这种关系是周期的本质,反映的现象就是企业/行业的周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产品的价格变化。 我们看到需求两端的变化都会形成市场的波动,根据哪种力量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可以对周期股进行分类,他们有不同的特点。 同质化的商品。大多数的商品都是这样的,在煤炭、有色、航空航运等行业,同质化导致竞争激烈,行业内部的竞争力主要由成本控制能力决定,周期的形成主要由需求端引发,但是也有供给端自己激烈竞争引发的,比如养猪行业。 企业的成本控制力由以下因素决定:强大的内部管理,比如较低的期间费用,企业的自有属性,比如规模优势行业中的大企业,进行了产业链的协同优化,企业的独特禀赋,比如国企属性(融资成本低,比如房地产行业)、资源独占性(比如水泥行业中的海螺水泥)。 怎么判断成本优势下行业的状态呢?看毛利率和净利率,毛利率直接反映了全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净利率把企业的管理因素考虑进来了,在行业最艰难的时候把净利率比较高的企业拎出来分析背后的原因,如果可持续那就是这个周期行业的不死鸟,解决了确定性的问题,注意企业的股票弹性不一定,比如某些龙头企业在行业底部通过增加产能、兼并等手段逆势扩张就会形成短期的毛利率、净利率数据不好看(比如这两年的中国建材)。 对于有差异性的产品,比如白酒、汽车、高档餐饮、旅游景点等,这些行业需求端是相对稳定的,需求的变化主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在这类周期股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宏观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产品的品牌强度,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判断指标失效。 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的企业中并不是只有一个属性,一般都是多种属性并存,我们需要找出主要的矛盾力量,比如周期性、成长性和价值性等,比如我国的汽车和房地产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需求持续增长,原本周期性的行业成了长达数十年的成长性行业,还有在化工股这个强周期行业中,万华化学利用自己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始终在扩张,成长性比周期性更强,在做具体标的分析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总结一下就是分析同质化产品行业中的成本控制能力,差异化产品的品牌强度和行业趋势,重点是供求矛盾恢复的快慢和强度。 二、 周期股投资具体的策略 1、先分析行业再分析企业。从行业角度分析,我们做周期股首先周期是行业的周期而不是某个公司的周期,在行业低谷买进,在行业高峰卖出。这种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至关重要,否则买到高点或者周期调头,没有业绩支撑和市场预期的股票跌起来会非常惨烈。 我们怎么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好转了呢,一个是对行业持续的跟踪,掌握行业的动态变化,一个是看行业的公司总体数据,这个行业大多数的公司都在亏损甚至个别破产的时候那么股价一定是处在比较低的时候,另一个是注意关注相关行业的先行指标,比如大宗商品复苏前的波罗的海指数一定会增强。 类似的还有重卡对于基建的先行指示,水泥对于建材行业的指导作用,我们看相关的参数一定要多角度看,不要根据孤证做判断。 分析基本面,分析数据的目的是判断行业的供求关系发展,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不能量化供需缺口的周期品种不碰,对周期的分析其实就是对供需量化缺口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分析。如果不能量化出具体的数字,即使这个数字也只有参考意义,对于短周期的周期股就不要参与了,我举例说糖周期,它的需求端是稳定的,周期主要由供给端引起,一旦某一年的供给不足带来企业的大量利润,那么上游的甘蔗种植和加工生产很快就能跟上,这样的周期肉就小,还有的周期,比如今年的苹果期货很多人大赚,但是我们做股票,苹果它的替代品是很多的,这个周期的强度不会很大,这块肉就不好吃。还有的周期股,确定性不高,似是而非,比如现阶段的汽车股,数据有很大的反复,我们没法做出清晰的判断,也不要参加。确定性、周期强度和周期长度是我们选择品种的决定因素,用数据量化供需缺口是三个指标的结果显示。 周期的变化一定要最后体现出企业利润的巨大变化,我们做周期业绩支持是安全垫,市场预期是兴奋剂,可以没有兴奋剂,但是不能没有安全垫。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2、相信自己的分析,相信数据,保持理性,周期股具有暴涨暴跌的特点,投资人在达到目标后按计划逐步撤出,不能因为市场情绪的高涨,自己原本的思路被带偏了,最后利润没保住。我们做周期股一定要领先市场,注意三个阶段,一个是市场预期开始改变,一个是业绩开始兑现,一个是业绩下市场情绪的高涨,要把情绪和预期分清楚,在酒会最高点静静离开。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既要关注预期也要关注业绩,如果业绩不足以支持股价说明市场已经直接从第一阶段跳到第三阶段了,周期虽好切不可贪杯,时刻注意周期的断崖风险。 3、确定完周期品种后就开始找操作的标的,一般有三个方法,我们做周期是行业的周期,那么首先就可做行业的整体,比如行业的ETF,案例有券商ETF或者银行ETF,对于没有行业指数基金的行业我们可以挑几个公司做一个组合,后期根据涨幅判断具体谁是这轮周期的大哥,慢慢调仓,好处是不会错过周期,踩个股的雷可能性很小,不好的是收益可能略小。 其次是选择最安全的股票,不要买有可能破产的股票,寻找可以熬过寒冬,最好是在行业最低谷的时候依然有不错表现的,比如猪周期中的温氏股份、双汇发展,水泥行业中的海螺水泥,水电行业中的长江电力等,化工行业中的万华化学,依托自己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可以逆势扩张的更是优中之优,对于那些负债率过高(此处指有息负债),经营现金流不断恶化,甚至存在债务违约的公司一定要避开。这几天关注房地产行业,国企招商蛇口2019年发行的债券三年期3.58%,五年期4.13%,反观泰禾集团最新发的4亿美元境外债券票面年息15%,每半年支付一次,近乎饮鸩止渴。不同属性的企业命运云泥之别,诸位可仔细品位。 最后选择弹性最大的股票,什么样的股票业绩弹性最大呢?每股销售额高的,这个容易理解,周期好转的时候,净利率改善,营业额就转化为利润了,财务杠杆高的,归母净利润也会同步大增,现阶段净利率较低,但是还没破产危险的,以及在行业低谷的时候进行了产能的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投资周期股一定要注意量化指标的综合判断,一定要确保改点出现,哪怕为此牺牲一些利润也可以,不然的话周期股的业绩可以低了再低,新低之后有更低,我们也要关注周期的长度,比如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未来如果调整必将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五年?十年?这里面的机会成本就太高了。说来说去还是周期三原则:确定性高不高?长度多长?强度如何? 周期股的退出也很简单: 第一:基本面出现变化,当初买入的逻辑不存在了,行业的周期拐点判断错误或者企业自己有致命伤。 第二:公司估值出现了绝对高估,已经把未来的利润空间透支,一般发生在第二和第三阶段。 第三:出现了更好的投资标的可以选择。 第四:在周期反转的过程中领头羊逐步清晰,大胆调仓。 三、 关于周期股投资的思考 周期股的投资行业趋势第一,业绩支撑第二,估值第三,情绪的激奋最不重要,情绪阶段也是立场的时机,这和一般的认知大不一样,我们做周期股是有严格的逻辑和科学的步骤,并不是炒炒炒。 判断行业趋势,采取量化分析供求关系,寻找先行指标,综合再确认拐点,确定投资标的,判断周期长度和强度,合理估值,按三阶段投资把握盈利,宴会高潮离场。 对于短周期、拐点不确定周期、弱周期,不能量化供求关系的周期、股价透支业绩的周期,拐点不确定的周期,一定要避开,股价可以涨多少就可以跌多少,风险意识放第一。 怎么挖掘周期性行业呢?当行业处于一个高成长期的时候,所以所有公司估值都高。但是当这个行业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当中,长尾的部分反会被龙头整合,原来很活跃的小公司慢慢就不活跃了,留下了一批长期大家会研究和关注的龙头公司。再往后就是真正进入一个成熟的阶段,行业龙头公司已经把整个行业份额都整合到顶峰的时候,企业的成长性消失,行业的周期性就体现在企业的周期性上面,而经济社会本身是有周期的,所有的行业都有某种程度的周期性,我们关注古老的、成熟的行业一定可以发现周期股! 最后转发一段《周期》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那些卓越投资高手能够抵抗得住外部的影响,保持情绪上的平衡,理性地采取行动,既看到有利的事件,又看到不利的事件,在考虑这些事件的时候保持冷静客观,在分析这些事件的时候不带感情色彩。但是真相是有时候,兴奋和乐观的心理和情绪会导致大多数投资人看待事物过于积极。有时候投资人心情抑郁,情绪悲观,会让他们只看到坏事件,解读这些事件的时候也会只往坏的方面想,做消极悲观的解读。拒绝跟着感觉走,不过于情绪化,是投资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本文是我的周期股研究专题《周期之美》的第三篇,欢迎对周期股有研究的朋友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