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限购崩开的缺角:调控刚满2月,最高1000万补贴就来了

 hzq114 2019-07-14

苏州的房地产市场,真是皮实。

这不,5月12日的调控刚满2月,当初信誓旦旦的限购还未彻底执行,7月初,苏州相城区就爆出了新的人才补贴新政:买房最高补贴1000万!

刚刚堵上的缺角:外围就崩开了一角。

你不得不感叹:知识就是力量。

1

7月9日,苏州的人才补贴新政再次刷屏。

苏州相城区针对人才购房,有了新的政策指标。

在人才新政的内容中,明确提出:人才购房不受当前限购条件限制(户籍、社保、积分),并享受“优惠优先购房服务”,每平优惠600-2000不等。

尤其是针对各类人才,首次引进个人及家庭在苏州大市无自有住房的人才,可申请租房补贴;在苏州大市范围内购买首套自住住房(唯一房)后,可申请安家补贴。

顶尖类人才:可获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贴和最高10000元/月租房补贴。

领军型人才:引育的国家级有关人才工程、省市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可获最高300万元安家补贴和最高6000元/月租房补贴。

其他有关人才:根据人才层次和类别可获最高250万元安家补贴和最高3000元/月的租房补贴。

不仅给钱,还全程开绿灯:

1、 买房不受户籍、社保、积分等限制条件的影响。

2、 每平能够优惠600-2000元的优惠政策;

3、 可以优先选房;

4、 首次公积金购房,满一个月即可享受贷款限额的1.5-4倍。

通篇看下来,什么意思?

只要你是人才,只要你愿意来苏州,只要你买房,不仅最高给1000万购房补贴,而且各种优惠、政策绿灯全部为你而来。

2

苏州,真是拼了老命,可谓下了血本。

放在以前,任何城市出台人才补贴新政,坊间都会议论纷纷,争相讨论到底补贴多少,房价会不会涨,之类的。但是,现在不行了,3年前流行的高精尖武器,到现在都是用得老掉牙了。

是呀,都用上意大利炮了,谁还用汉阳造呀!

你看看人家其他城市的人才补贴:

郑州说了,但凡落户郑州的人才,买房最高补贴10万;

南京说切,高层次人才买房,不仅不限购,公积金最高贷款120万;

东莞不服,我这里引进人才最高补贴30万元;

三亚表示,只要干够8年,无偿赠与100%产权,租房补贴最高2000元;

呼和浩特冷笑一声,本科生直接半价买房;

乌鲁木齐更干脆,只要干满5年送房120平,送房送车一条龙;

厦门拱了拱手,只要买房,最高补贴最高100万。

还是宁波很大气,本科买房最高补贴8万,高层次人才最高补贴800万;

广州江门的野心真是赤裸裸,直接砸钱280亿,建立人才岛;

苏州直接血拼了,拿出至少60%的房源,参与抢人大战;吴中区的楼盘一律优惠20%-30%;

北京通州甚至出台了“史上最苛刻的人才补贴”,符合条件的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第一层级人才在通州可免费租下一套不大于100平方米的人才住房。

现在回过头再看看,苏州的人才补贴政策,不值一提。

看到没,都到这个节骨眼了,都在四处抢人,哪个城市敢落下风?只要能想到的花招全部用了上去,明面上、暗地里全部较上劲,你出10万我就敢出100万,你出100万我就直接送房送车,更有人敢直接补助1000万。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从2016年起头的人才争夺战中,西安、深圳、杭州等城市拔得头筹,百十万的人才蜂拥而至,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生力军。

要知道,全面引进人才的背后,疯狂补贴的背后,真正较量的是城市的真实竞争力,是城市的财政能力,是城市的接纳能力,谁能够在这一轮的竞争中生出,谁就能在这一轮的城市竞赛中胜出。

争得是现在,赌的却是未来。这些城市,精着呢。

3

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苏州的人才补贴新政?

讲之前,谈一谈苏州的过去。

第一,相城区本身还在限购之中。

就在去年,2018年11月29日,相城区执行的限购政策。这才过去不到7个月呀,苏州的天就这样说变就变。

相城区就忍不住了,想要通过引进人才、买房补贴这条路,直接绕开限购。其实,这也不用苛责,所有城市都在做这件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二,苏州可是刚刚被国家点名批评。

因为苏州园区涨价过猛,苏州直接被列入国家调控的典型,刚刚涨上去,就生生被国家的大手给摁下去,毫不留情。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12日直接挥刀调控:

新房限售3年;二手房限售5年;土地竞价调整。

刀刀精准,直中要害,苏州的市场就这么凉了下来。

就在相城区限购刚满7个月、苏州调控刚满2个月的时候,相城区就直接发布了人才补贴新政,不仅绕过了限购,更是直接绕过了调控。

事情很小,问题不大。这能反映什么?

在我看来,苏州相城区能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在这样的市场下,出台这样的新政。充分反映了苏州市场的个性:

弹性十足、韧劲十足,灵活度非常高。

看看其他城市:

郑州只不过在2016年的某个月数据上高了点,几招调控下,市场至少平稳了3年;刚刚被调控的西安也是如此,数据上稍微高了点,仍旧被调控狠揍一顿;更不要提长沙市场,当年的市场刚刚冒了一点苗头,就直接被摁倒在地,反复摩擦。

但是反观苏州的市场,城市的应对水平非常高,非常灵活,上一秒还在精准调控,下一秒就开始绕开路子,市场非常灵活,韧劲也非常足,保证市场非常稳定,大盘非常扎实。

苏州,以及杭州、南京、深圳,成熟度高,手腕非常灵活。

这样的城市,已经站在了风口之上。

4

其实,苏州相城区发布人才新政,本身不是一件大事。

与其他城市相比,太雷同;放在这样的市场中,也不过一朵浪花。

但是,背后折射的逻辑链条,却非常值得深思。

1、城市。与深圳、苏州、南京、杭州等成熟城市相比,大部分的城市太土,手段太死,一点都不灵活。人家是,给一巴掌,自己还笑眯眯应对。

2、人才。全国都在抢人,只要你是个人才,到哪里都是香饽饽,尤其是高端人才,你就是上帝谁说读书无用?要我说,真香。

3、各地都在抢人才,都在充实自己的实力,此消彼长,最终做大做强的肯定还是大城市,这一点毫无疑问。

4、城市争夺人才的背后,都是对未来的对赌。充实的人才,意味着城市发展的活力,产业转型的基础,同时更可以提振城市的消费水平。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