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种寿命由何决定?端粒缩短速度是决定因素

 wenxuefeng360 2019-07-14

是什么决定了每个物种的寿命?外媒称,西班牙一个研究团队发现,每个物种生命的长度与其端粒缩短的速度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联系。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据埃菲社7月8日报道,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的这项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研究还表明,上述联系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并可用于准确预测物种的寿命。

那么,火烈鸟平均能活40年,老鼠只能活两年,大象寿命在60岁左右,人类则越来越多地能活过80岁……不同物种的寿命有差距的原因为何?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专家对9种哺乳动物和鸟类进行分析后给出了答案。

该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研究是与马德里动物园水族馆和巴塞罗那大学合作开展的。

研究人员比较了老鼠、山羊、海豚、海鸥、驯鹿、秃鹰、火烈鸟、大象和人类的端粒。结果表明,端粒缩短速度更快的物种寿命更短。

报道称,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端粒研究专家、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玛丽亚·布拉斯科指出,端粒缩短速度与寿命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关联意味着,“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普遍的模式,一种可以解释物种寿命长短的生物学现象,这值得展开更多的调查”。

根据布拉斯科此前的研究,科学界一段时间以来已经知道端粒是有机体衰老的源头。每次细胞繁殖以修复损伤时,它们的端粒会变得更短。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端粒可能会因为缩短太多而无法再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身体的“电池”就会停止正常运转。

然而此前科学家并未发现每个物种的端粒与其寿命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有些物种端粒很长但寿命很短,反之亦然。

报道称,西班牙研究人员因此决定不比较物种端粒的绝对长度,而是研究其缩短的速度。研究表明,人类端粒每年平均损失约70个碱基对,而小鼠端粒每年损失高达7000个碱基对。

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库尔特·惠特莫尔指出:“我们发现重要的不是初始尺寸,而是缩短的速度,可以利用这个参数高精度地预测物种的寿命。”

以这种方式预测物种的寿命远比用体重等目前采用的其他参数更精确。

该报告指出:“我们得到的结果均表明,端粒的缩短速度以及随之而来的端粒DNA的受损和细胞的衰老是物种寿命的决定因素。”

报道称,下一步将研究一些比较长寿的物种,例如裸鼹鼠或蝙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