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今天分享的3个科学学习方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实操学习方法。家长们一定要看到底,把方法教给孩子。 从上图我们看到,阅读理解是小学考试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事实上,不仅小学语文,初中、高中、乃至未来工作,阅读都是最重要的环节。 单纯地讲方法,家长们总觉得我是在讲理论说空话,所以,今天,我以攻破阅读理解考试为案例,来分析这3个方法的具体操作。 方法一 把学习内容分成几个小模块更有效研究表面: 人类的大脑更善于在短时间内重复地将信息编码神经突触,而不是一下子全部输入。 举个例子说,把2个小时的学习内容,分成4个半小时去学习,会明显比持续学习2个小时效果好。 以攻破阅读理解为案例来讲,怎么让孩子去做呢? 阅读理解会涉及到各个文体,不同文体的文章,出题和答题都有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把阅读理解按文体分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寓言、童话等,每一个文体就是一个小模块。孩子掌握了每个小模块,他在做阅读理解时,就不容易出错了。 大部分人在考试来临之前,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笔记或者书本重点。看上去很勤奋、很认真,但往往考不了高分。而且,这类孩子大有所在,包括家长也觉得考前就应该多看书。 研究表面,这个方法不仅没有效果,甚至是有害的。 因为这种方法没有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更没有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到一起,不利于孩子构建知识体系。 说它有害,是这个行为看起来很认真,而事实上却把孩子的注意力和时间花在了不那么重要的问题上,事倍功半。 但是,如果你把知识点设置成卡片会怎样? 以阅读理解为案例,我做成下面这样的卡片,孩子看到卡片,脑子里就会主动去思考,这一类问题怎么解答,与它类似的还有什么?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把被动灌输的学习,转化为主动思考学习的;回忆式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关联;锻炼孩子的总结能力;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当孩子看着卡片,发现自己在某个知识点不熟悉时,他还能去回忆当时老师讲过的案例,例子中老师当时是怎样去处理的。 方法三 转变思维:把学习知识转化为教授知识有人做了一组这样的实验: 有基础和能力都差不多的A和B两组学生,给他们相同的学习内容。 对A组说,学完后,他们会针对这个知识举行一场考试; 对B组说,学完后,他们将要把这个内容教给别的同学。 实验结果是,B组同学学习效果明显高于A组。 这是因为,乐于传授知识的学生比只去理解的学生做得更好! 当你期望去传授知识时,你的大脑会用一个逻辑更为明了的结构去组织这些学习信息。 所以,要让孩子学会转变角色,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能把学到的知识给别人讲清楚。 仍然以阅读理解为案例实操: 当孩子学完了阅读理解中,关于修辞手法的答题方式之后,让他结合例子给你讲述一遍,这个知识就会成为他的长久记忆,而不是短时记忆。 今天分享的三个方法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希望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才不枉我辛辛苦苦码字分享。 把学习内容分成几个小模块,学习更有效率;制作知识点卡片,就是制作记忆增长工具;转变思维:把学习知识转化为教授知识。再次说明,今天的阅读理解方式,是针对考试阅读理解,而不是课外阅读。关于课外阅读的方法,我之前有分享过,欢迎大家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