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美尧问答——中国绘画的特色,来源于东方哲学

 人间玉露品佳茗 2019-07-14

问:许多学者、专家都在说:当代科学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这就是与古老的东方哲学及思想之间存在着很多基本的、密切的联系。从中国画的角度来看,应如何看待这些联系?

答:正如一些人所表明的,这些联系显示在大量微妙的、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科学原则”上。如果从中国画特有的表现角度以通常的语言来表述,可以说中国画引导人们去观察世界的方法,不仅与中国古代哲学方法相近,而且与现代科学也十分相似。我们知道绘画的目的在于影响一种世界观;对中国画来说,本质上是民族的,又是传统的,它具有中华民族传统世界观的特点。要了解中国画特有的形色关系,有必要回到两千多年前的远古观念上,从中找出中国画诞生和发展的线索,这个线索正是在早期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在漫长的绘画实践中,产生了众多的绘画作品,产生了复杂的表现技巧及画理系统。这就是说,中国画和中国其它科学技术一样,在公元前六世纪,就可以在中国哲学第一阶段找到根源了。

早期的中国文化里,当科学、宗教等还没有分裂的时候,中国人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来源于各自对立的阴阳二极的彼此作用和相互影响,最后为整体的“太极”所统一。这个包罗万象的“太极”所显示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既包含而又超越了所有的对立力量。这就是伟大的东方思想。这个伟大的思想以其人类的光辉智慧表明了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具有和谐统一的性质。所不同的,只是各个事物间在自然选择中,集中有普遍意义的对象构成了有关类别代表,展现在市面上,显得万紫千红,五光十色。如在中国画中,表现对象被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许多画科,与之相应的技法,则出现了线描、皴法以及由各种笔墨关系组成的符号系统,形成了创造的原件。这些原件,不但具有理性的特点,而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它不但可以用来表达自然界中的事物和事件,传达画家对有关生活环境的体现,提高认识能力,而且通过流通渠道,交流思想情感,影响了更为众多的人群。

问: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多维世界,它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和可变性。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自然界本身并不存在诸如线描、皴法等等笔墨图式。这两方面的情况,能否以阴阳关系来说明?

答:阴,属于直觉方面的认知;阳,属于理性方面的认知。阴和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展示了阴阳的互补性及动态性。中国画中的变和不变,线描和皴法,以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形神问题,其实也就是从阴阳转化而来的思维理性和直觉感性的关系问题。

我们知道,理性来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件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能区分事物、事件的性质、类别、形状和特点,在相互比较中构成各自的整体。人们的概念思维化系统,无法一下子完整地把这个实在的整体表达出了,只能以近似的方法来描述。对此可以明白,在此种情况下,不但所有的绘画知识和技法手段是有限的,而且所能表现的“形”在理性方面也是有限的,显示了它的不完备性,因此必须以直觉情感为特征的“神”来补充。

作为绘画,从通常情况来看,普遍重视的对实在世界的直接经验。不仅超越了智力方面的思维,也超越了感观方面的知觉,所以绘画表现的实在,并不是实在本身的现实的实在观念,二者是有区别的。由于这个原因,山水画不可以是地质构造图,花鸟画也不可能是植物标本。

问:从东方哲学的传统观念来看,实在世界永远无法成为理性的对象。那么表现在中国画上,一整套笔墨关系与技巧技法,同样也不可能对实在世界进行完整的表达!

答:说的对!因为它超出了我们的笔墨技巧和概念能达到的范围。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在绘画上也才有了“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以及“意在画外”之类的陈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