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怎么鉴赏篆刻作品?

 网摘文苑 2019-07-14

篆刻,也称治印,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书法与美相结合的艺术,但它又有别于书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其欣赏也有其独特之处。

一、篆刻的起源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较早的印章多为战国时期的。关于篆刻究竟起源于何时,限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今尚不能确知。

有人认为起源于三代, 有人认为起源于商,迄今无定论。但最早的印章源于颇具装饰意味的图案, 却是比较符合于历史真实的。

在河南安阳出土的三方商玺(或称奇字玺,如下图),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类似于印章的东西。

早期的印章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品,也非单纯用刻刀制作,而是多采用铸造 的方式。

二、篆刻欣赏的对象

通常来讲,一枚印章分印座、印面丶印钮和边款等几部分,但印钮与边款并不是印章的必然组成因素。

1、印座一般为长方体或正方体, 也有圆柱体、椭圆柱体等。

2、常见的印面为正方形,也有长方形、圆形 椭圆形、菱形等。

3、印钮在早期印章而言,其功用主要是便于手握和系挂,后逐步演变成为艺术装饰。

4、边款一般施于印侧,其出现相对较晚,一般叙述作者姓名、作印时间、地点、原因,或与此印相关的文字,也可是诗词等。

5、篆刻作品主要欣赏印面和边款。

三、篆刻欣赏的方法

篆刻艺术,是通过印章的字法、章法、刀法来体察其艺术个性以及气韵、格调等艺术特质。

清代叶尔宽在《摹印传灯》中,提出了鉴赏印章艺术的“六法” :

一曰气韵生动,二曰刀法古劲,三曰布置停匀,四曰篆法大雅,五曰笔与刀合,六曰不流俗套。

”这“六法”涵盖了印章的字法、章法、刀法以及 气韵格调,我们鉴赏篆刻,也就从这几方面入手。

1、字法之美

篆刻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以篆书为主体的文字,离开了文字, 就不成其为篆刻。当然,也有以表现图画的图形印,但毕竟不是篆刻的主流。

字法也称篆法或笔法,由于是用刀来表现的线条,因此虽然与书法中的篆书同样具有形态美和动态美,但在要求和难度上都比在纸上书写高得多。

不同类型的印章,字法的特点不同:古玺字法简约高古,汉印字法雄强朴茂,明清以来诸多刻名家印作字法,或典丽雅正,或浑厚雄健,或奇姿古拙, 或平稳端庄,等等,皆是字法不同风格美的具体表征。

举个例吧:如下图,此印字法为典型的小篆,线条圆劲流畅,收放适度,飘逸舒展,婀娜多姿,流露出一种秀雅、韵致之美。

2、章法之美

印章的章法,在印面上所显示的诸如大小虚实、参差错落、俯仰向背、疏密对比、变形夸张等空间组合特征,不同的空间组合关系,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举例:吴昌硕的“书征”

“书”字的“聿”部左上部微微向内收,而右上部则顺势略微 延伸,整个字体的重心略向右倾。

“征”字的“攵”部及中间部分的"山 旁也略向右倾斜,与“书”字的整体走势一致,但中间“山"旁下面的 部分,却将一直画尽量向左下延展,这样就使两字既倚斜相生,又顾 盼相适。

另外,“书”字茂密,“征"字硫朗且于右下部大量留白,使两 字间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

整个印面上实下虚,若就此成形,似有头重脚经之感。但作者有意识地将印章下部边框加粗,巧妙地利用边 低很艺术地解决了这一向题。

3、刀法之美

在篆刻艺术中,先期通过毛写形成的字法、章法,只有通过刻刀才能最后完成而成为。

具体而言,刀法的本质是通过对印章的刻来表现“金石气"的。

刀法之美应力求自然天成,刻意用刀来表现的所谓笔意显得生硬做作,缺乏生气。

刀法包括冲刀、切刀等。冲刀所形成的是刚健遒劲的劲健之美,切刀带来的是锋颖秀致的精丽之美,而冲刀、切刀的结合则能营造出刚柔相济的韵致。

举例:齐白石的“人长寿”

此印冲刀的运用已臻化境,所呈现出的雕塑形象有力道万均之气势,浑厚沉雄,酣畅痛快。

4、意境之美

如果说字法、章法和刀法所表现出来的美是直接看得见的形式上的美,那么,意境之美则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神领意会的抽象美。

一方小小的印章,一旦经字法、章法和刀法的有机结合,便营造出万千的气象,具有丰富广博的内涵,其中既彰显出诗画般的意境,也表 征着时代的艺术精神和作者的艺术修养,给人以美的享受。

比如,邓石如朱文印(上图)所呈露的清秀矫健、灵润婉约。

黄士陵印作(下图)的精巧朴拙、平正端稳。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