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作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故事,想必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历史上关于王昭君的记载其实不多。但在历代文学作品中,王昭君的形象很突出。关于王昭君其人其事其作,《汉书》《后汉书》等官史、《西京杂记》等野史均有记载,小编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梳理了一遍,以飨诸君: ▲昭君出塞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 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元帝后宫既多 。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 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 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巳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西京杂记》) 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而。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报汉元帝书》) ▲昭君出塞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世广为流传的《五更哀怨曲》和《怨词》两篇作品真实反映了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内心世界。 《五更哀怨曲》 一更天,最心伤 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 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 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 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 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 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 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 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 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 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 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 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 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 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 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编者按:本文系综合整理所得,本号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号联系,本号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