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博物院

 yi321yi 2019-07-14

山西博物院始建于1919年。2005年现代化新馆建成开放。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由主馆和四角辅楼组成。主馆造型如斗似鼎,象征富足祥和。山西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藏品约40万件,荟萃山西文物精华,其中青铜、玉器、雕塑、壁画等尤具特色。

山西博物院现有纪念币六款,分为普通款、彩色款和百年款三类。

普通款纪念币,背面为山西博物院 logo,正面分别为博物院馆体、彩绘龙盘和石椁浮雕,见下图:

【新石器时代·彩绘蟠龙盘】

1984年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泥质黄陶,敞口,折腹,平底。内壁磨光,涂褐色陶衣,在其上以红、白彩绘制蟠龙图案。头在外圈,圆眼,头两侧突出如耳似鳍,张口露齿,长信外吐如麦穗。身向内卷,尾部在盘底中心,周身饰双排鳞纹。

【隋代·虞弘墓汉白玉石椁浮雕】

汉白玉石椁,中国国宝之一,通体都为汉白玉材质,椁座及椁壁四周雕有丰富的浮雕图案,并施以彩绘或描金,精美绝伦。浮雕壁画多达54幅,所绘内容多是宴饮、歌舞、骑射及狩猎等场面

彩色款纪念币,背面为山西博物院 logo,正面分别为木板漆画和猪尊,见下图:

【北魏·木板漆画】

1965年山西大同石家寨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墓出土。板面髹朱漆,分上下四层彩绘《列女传》故事。木板漆画是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西周·青铜猪尊】

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的夫人墓中。器作猪形,猪嘴凸出,嘴角獠牙外露,双耳斜耸,形体肥硕,腹部中空,四足粗壮,尾巴上翘,背脊有鬃毛,背部有圆形开口并附盖。盖面装饰目雷纹一周,腹部两侧均有圆形凸起,装饰火纹和变形兽纹。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旅飤”。“飤”同“食”,在酒器中自铭为飤,罕见。

百年款纪念币,背面为带 100 字样博物院 logo,正面为博物院馆体,见下图:

山西博物院 logo 为镇馆之宝——青铜鸟尊,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地。《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古代祭祀礼器中有所谓的“六尊六彝”,“鸟尊”即为其一。尊作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

此外,山西博物院还有几款弘博网冰箱贴,其中一款为青铜鸮卣,见下图:

【商代·青铜鸮卣】

1956年山西省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形如两鸮相背而立,盖为首,器为身,圜眼勾喙,凛然威武。不仅是实用器,更是商代晚期精美的艺术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