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有一件事比防暑重要一万倍,但90%的人都忽略了

 yibing168 2019-07-14


夏天温度高,极易导致中暑、脱水,还会增加中风、心梗的风险,所以很多人觉得,夏天养生最重要的事是防暑。


这话在以前不假,但现在有一件事可比防暑重要一万倍,就是防寒!


这话怎么说的呢?



夏天:防寒 比防暑更重要



人体的陽氣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冬天气温低,万物凋敝,陽氣活动迟缓,内收封藏。此时,天气虽冷,但人们更加注重防寒保暖,不爱贪凉,陽氣反而不易为寒邪所伤。


夏天天气渐热,体内的陽氣逐渐生发到体表,特别是夏至以后,人体陽氣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中医讲“形寒饮冷则伤肺”,很多在夏天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感冒、发烧,大多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陽氣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


不仅如此,寒邪还可能累积在身体中,由表入里,慢慢侵犯到经络、关节,导致风湿病、关节炎等,也可能让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严重。


因此,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寒邪:入侵都有哪些症状?



寒邪入侵最典型的信号是少汗、怕冷、头生疼,轻则出现手足麻木、关节疼痛,重则可能导致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问题。


当人体陽氣不足的时候,寒邪也会趁虚而入,常见的表现就是以下这三种痛:


冷痛: “痛者寒气多”,“不通则痛”,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


隐痛: “不荣则痛”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血、阴、阳虚损,使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滋润、濡养而发生的疼痛。




头部隐痛,为阴血亏损;

胸部隐痛,为心气虚弱;

肋部隐痛,为肝阴不足;

胃脘部隐痛,为胃阴不足,或脾胃阳虚;

隐痛见于牙齿,为虚火上扰,或气血亏虚。




重痛湿重: 指疼痛并有沉重之感。常见于头部、四肢、腰部以及全身,多因湿邪困阻气机而致。



防寒:这些事万万别贪多



夏季寒邪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受凉、二是饮食。所以,要防寒,与受凉及寒凉的饮食有关的事,都要谨慎。



01

凉水不可冲脚


一些人喜欢在夏天用凉水冲脚,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脚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凉水刺激后,会引起正常运转的血管舒张功能失调,从而诱发肢端运动痉挛、关节炎和风湿病的发生。




02

冰物不可多食




凡 10℃ 以下的都算冰冷食物,更不用提冰啤酒、冰棍了。这些食物吃多了,轻者腹泻、腹痛,重的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快的是冬天会咳嗽、怕冷,慢的给疾病埋下隐患。



03

寒气不可多吹




夏季使用空调最佳温度为 25~27℃,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 5℃;每隔 2 小时要通风换气;有些病人不宜长期待在空调房内,否则易患“空调病”。





04

强风不可多吹




身体出汗较多时,不宜马上直接对着风扇吹;睡觉时应避免将风扇直接吹头部,最好风扇摇摆并将风速调到低档。



05

睡觉不可贪凉


夏季睡觉时要护好两个部位:咽喉和后心,这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驱寒:养足陽氣,寒邪不侵



对于本身没有阳虚、不存寒邪的朋友来说,只要把上面那些事做到,防寒就算成功了。



但对于本身就有阳虚、存寒邪的人来说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人为的补足陽氣。这里讲两个方法,一个是天赐之物的阳光,另一个是地长之物生姜。



1

阳光:天赐的养阳良药



晒太阳在中医里被称为“天灸”,也就是老天给我做艾灸。我们都知道艾灸是大补陽氣的方法,但做艾灸需要辩证。而“天灸”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属于中医里的“温补之法”,没有任何副作用,适合所有人。提示夏天晒太阳最好是在上午 8:00 左右或者下午 17:00 左右,阳光充足而光线温和的时候,这样既能达到目的,也不会晒出问题。注意晒太阳的时候身边带个水杯,及时补充水分。



2

生姜:驱寒邪,养陽氣



冬天的时候受凉的时候很多人会喝点姜汤,用的就是生姜祛风散寒、温阳暖身的作用。在夏季这个适合补阳的季节里,生姜就更适用了。


可以每天清晨喝点姜茶,有出汗解表、温阳助阳,增进食欲,解毒杀菌,祛风散寒的功效。



3

消暑:靠食物而不是温度



夏天最让我们感受最直接的还是暑热、暑湿。如果不靠低温来消暑,那靠什么呢?当然是食物啦!


荷叶冬瓜汤



新鲜的荷叶是清热解暑的“良药”,而冬瓜也是消暑第一菜,有清热利水的作用,一起熬汤喝很好。


将新鲜的荷叶撕碎,冬瓜去皮和籽,切成片后和荷叶一起煮,煮好后将荷叶去掉,加少许盐即可。



薄荷豆浆饮



将冰镇的西瓜打成汁后兑到豆浆中,再放一两片薄荷叶,清凉爽口的薄荷豆浆饮就做好了。


常温的豆浆和冰镇西瓜相结合,喝起来不是特别凉,但解暑效果不错。


附:

肺加工气,脾胃加工食,肝胆加工油,心供应电,肾加工水

——读懂五脏六腑的运行规律,才能知道如何科学养生

人靠能量活着,能量来自哪里?来自于空气、水和食物。这三样东西,并不能直接转化成能量,需要身体对它们深度加工。对空气、水和食物的深加工过程,由全身的五脏六腑共同协作完成。这就像是闭合的生产流水线,哪一环节不到位,对全身都会产生影响,中医把这一关系,称之为五脏相生相克,牵一发而动全身。西医则根据不同环节的不同特点,将其归纳为九大系统,治病也因此细分出各种科室。

肺脏

一般认为,人的呼吸过程,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空气并不是氧气,氧气只占空气的21%,氮气却占到78%,还有1%的稀有气体和其他杂气,因此从鼻子进入呼吸道的空气,非常需要肺的加工。另外,空气中还有浮尘、细菌、毒素等,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空气,被呼吸道纤毛和黏液纯化后,从支气管进入肺泡。肺泡就像是气球。成人约有7亿多个肺泡,总面积近100平方米。肺泡如何从空气中单独提取氧气呢?需要经过四层膜的过滤。分别是肺泡的内外两层膜,肺泡外皮与毛细血管的间隔膜,和毛细血管的内皮膜。四层膜过滤,成功纯化出了氧气,并将氧气送入血液中,与红细胞结合,运往全身。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只管呼吸,为什么要管皮毛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肺主管的呼吸道,都有皮毛结构。从鼻黏膜、鼻毛开始,一直到呼吸道内皮和呼吸道纤毛,呼吸道内皮黏膜还会分泌黏液。黏液是为了粘住细菌和毒素,纤毛就是刷子,把有害废物清扫出去。根据显微镜下的观察,呼吸道的纤毛,会向喉咙处摆动,然后复位再摆动,就像我们扫地一样。秋风,也叫金风。这是因为古人发现,秋风一起,田野里阵阵金色麦浪,风本无色,麦浪金黄为其着色。麦浪的摆动和纤毛的摆动,非常类似。秋季空气温度开始变低,空中浮尘毒素浮力减少,从上往下降落,故一般秋季空气质量较差,进入呼吸道的毒素增加,呼吸道纤毛加速摆动,正与田野摆动的麦浪相应,因此有肺主金,肺主肃降,金风入喉肺等说法。

二是,除了肺呼吸外,其实全身的皮肤都可呼吸,只是呼吸体量较少,一般不容易察觉。练过真气的人,可明显感觉到皮肤的呼吸。春夏季节,有部分人能感觉到皮肤的呼吸。既然皮肤上也有呼吸通道,所以同样需要皮毛的保护。另外,身体皮肤上,其实是有一层皮脂膜,油性皮肤的人这个膜结构更厚。皮脂膜的作用,跟呼吸道的黏液,作用是一样的。你可以看到身体外皮,和呼吸道内皮,其实大同小异,都受肺的调控,因此说肺主皮毛。


脾胃

人吃的是食物,细胞吃的是营养,这就需要将食物加工成营养。这个加工过程,工序复杂,持续时间较长。食物从口入,牙齿将其碾碎,食物碎末与唾液相融,唾液中含少量的消化物质,也就是唾液淀粉酶。食物吃到嘴里有甜味,就是唾液淀粉酶,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了糖。

没办法,要让人办事,就得给人家点甜头。嘴巴尝到了甜头,才愿意继续加工食物,可惜嘴巴不知道,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它根本不可能感受到。牙嚼碎的食物,随着喉咙的吞咽动作,被送入食道。这个过程,看似再简单不过,其实要耗气。有些病人吞咽困难,就是气伤太过。食物顺食道下滑,从胃的入口,也就是贲门进入胃部。有一种胃癌,叫做贲门癌,是因为贲门一直在被不好的饮食方式伤害。

胃的括约肌,对食物进行强度挤压揉碾,并以胃液对食物腐化,食物变成粥样食糜。只有经过这个过程,食物中的营养分子,才会从食物细胞中析出。不过这时候出来的营养分子,除了一些钙、铁等矿物质之外,都是大分子,人体不能直接吸收,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工。食物残渣,从胃的出口幽门进入小肠。幽门这个位置,因为有营养分子出现,所以寄居着不少细菌,名字称之为幽门螺旋杆菌,它们可以抢夺这些营养分子。很多有口气的人,往往是这个细菌超标。

食物残渣和营养分子,共同进入小肠后,小肠的环行肌,对食物进行二次加工。吃一次东西不容易,一定要榨干它的营养。同时,来自肝脏的胆汁,和来自胰脏的胰消化液,将大分子营养,分解变成小分子。小分子营养,才能穿透肠系膜,从门静脉进入肝脏。门静脉这个名字试图说明,这是食物营养正式进入人体的门户。中医和西医对脾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西医认为脾就是一个免疫器官,不太可能是气血生化之源,因此中医所说的脾,至少应该包含胰脏。胰脏里除胰岛素外,还有大量的各种消化酶,是人体最大的消化酶分泌器官。没有胰脏的消化酶,营养分子几乎不能被吸收,这是胰腺癌比较难治的重要原因。

肝脏

被榨干营养的食物残渣,从小肠来到大肠,大肠一边将水液回收,一边将残渣挤压成型,并从肛门排出。提炼出来的营养分子进入肝脏后,肝脏对这些营养分子进行解毒、签证。并根据身体的需求,该合成的合成,该分解的分解,然后生产出对应的运输车辆,不同类的营养,用不同的车辆来运输,将营养分子随血液输送至心脏。

肝胆相照,胆可以看作是肝的秘书,肝脏分泌胆汁,胆囊储存胆汁。胆汁主要用来分解脂肪。营养分子,必须溶解在液体里,才能分解和流动运输。液体有两种,一是水,二是油。提示油脂,以及溶解在油里面的营养分子,都需要胆汁的分解。因此,肝胆功能不正常,容易出现脂肪肝、胆结石和胆囊炎等疾病。五脏中,因脂肪过多而生病,只有脂肪肝。有些人做了胆囊切除术,稍微吃点油,就会拉肚子,这是因为没了胆囊储存胆汁,肝脏分泌胆汁减少,就不能良好分解脂肪,造成油脂的消化不良,引发腹泻。

心脏

生物里存在着生物电,在心脏处特别明显。心脏永不停歇、不知疲倦的跳动,就是因为心脏的起搏细胞,不停的给心肌细胞以电流激活。这跟被电击的人,全身会颤抖是一样的。经过肝脏审核盖章的营养分子,首先要进入心脏,由心脏提供压动力后,这些富含营养的血液,才有足够的动力,运往全身每一个地方。

心脏起搏细胞放电,促使心肌细胞扭动,就像我们拧干毛巾一样,用力气一拧,血液从心脏挤出来,进入心脏上方的大动脉。心脏与大动脉的连接处,有一个阀门,一般叫做瓣膜。心脏的血要到大动脉,需要冲开这个阀门,到了大动脉以后,为了防止血液回流,需要暂时关闭这个阀门,瓣膜会合拢盖严。我们听到的心跳声,就是瓣膜盖上去的声音。心脏收缩冲开阀门,需要的力量较大,这就是为什么收缩压较高。瓣膜复位,心脏舒张,需要的力量较小,所以舒张压较低。

这个过程,永远不能中断,才能将富含营养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的送往全身,供60万亿细胞吃喝使用。细胞吃饱喝足了,才能高效干活,人才有能量。心脏断电了,血液中的营养,尚可维持人一段时间。这时候及时给心脏电击,让心脏恢复电量,人才能抢救回来。如果时间过长,血液中营养全部用进,全身细胞很快就会死亡。

腎脏

腎主水。体现在腎脏强大的循环回收能力,这跟自然界中的水很像。人体的五脏,只有腎有这个回收能力。自然的五行,只有水有循环回流能力。古代医家认为,腎中水液的回收,跟自然界的水液回收,都是靠陽氣的温煦蒸腾作用。

每一个腎脏,重量约为150克,由基本的腎单位组成。目前为止,两腎共发现了130万个腎单位。腎单位,是指腎小球和腎小管组成的基本功能结构。腎小球负责过滤,腎小管负责回收。还有一个腎小囊的结构,负责临时储存。

人的双腎,每天可过滤出原尿180L,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500ml的水,重量是一斤。这180L,就是360斤,是一般人体重的三倍。不过这只是原尿,是身体出来的所有液体,经过腎小球的过滤所得。实际上,一般人每天尿量不会超过1.8L,这说明,90%的原尿,都被腎小管重吸收了。

腎小管要干这个活,是因为它知道这里面,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首先是水。如果这么多的水不回收,人每天就只能忙着小便了。并且极有可能脱水而死。其次是氨基酸、蛋白质、糖、多肽、激素和酶类物质。这几种都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能量物质。可直接在身体内,氧化燃烧产生能量。腎虚的人,小便次数多,这是水液回收能力下降。腎虚的人,还怕冷,这是能量物质的回收下降。

倪海厦讲人体五脏六腑运行规律,精妙处让人拍案叫绝!


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腑是消化系统,就是所谓的阳,这里面阴木就是肝,阳木就是胆,阴火就是心,阳火就是小肠,火有两个东西,心脏是一个,小肠是一个。脾土就是阴,脾是内脏,和阳土相对,就是胃。肺是阴脏,所以肺脏是阴,阳是大肠,水就有阳水跟阴水。


如果我们讲脏的话,就是阴,腑的话就是阳,所以腎脏的话,就是阴,阳水就是膀胱。


代号有他的意义,我先用个例子你听。


为什么我们中医把心脏定义为火?因为心一直跳产生热,西方医学不是这样子。一看,你瓣膜闭锁不全,你有心律不整,你有心肌梗塞,动脉血管硬化,西医都是看到结构上的问题,也就是只看到外形。所以西医定的病名都是形,他没有神。好像讲得很详细,但只有形,没有神。就是因为心脏不断的搏动,一天大概十万次以上,你想想看心脏不断跳,热不热?既然热的话,我们没办法讲,只好用“火”来代替,对不对?所以体温的来源,来自心脏,因为心脏不断的搏动,全身上下,就是心脏不断地跳动,西医只知道后面,不知到前面,体温华氏98但体温怎么来的不知道,它是由心脏来的。


小肠在这边,小肠是阳火,因为是消化系统,食物到胃里面,到小肠里面,小肠把食物消化掉。为什么把小肠也定为火呢?因心脏跟小肠是表里,像这种关系我们叫表里关系。


中医讲表,讲的是腑,讲里的时候,指的是脏。心脏和小肠通通被定义成火,小肠是第二个心脏,心脏产生的热,按照道理,热应该是往上走的,你没有听过冷气球,只有听过热气球上升吧!所以,热本生的性是往上升的,那光上升不行,每天都会过热,一发高烧就走人啦。脑袋烧坏掉了!所以,制造了肺,肺是金,在阴阳五行里面呢,火是克金的,而两个相互制衡。



肺好像天空一样,天上都是寒冷的嘛。把心当成引擎的话,肺就是水箱,肺如果只有呼吸,那就太简单了!你要有肺跟心脏有制衡的观念,正常肺的功能,肺会让热往下走,练气的人让气往下走,丹田是小肠的募穴,让气就往下走。因此小肠的温度,就变得非常的热。原来热的来源是来自心脏。


什么叫正常人,我在临床上常问病人,谁告诉你有肝病?答,肝病专家。外面的招牌都是专科医生,而我是健康医生。中医跟西医正好是相反的,西医是把病复杂化,中医是要知道什么叫做常人。如果你被训练出来,一开始就查病,查了半天还是看不好病。如果你是被我训练出来,是不是不正常,你一看就知道了!中医不是要你看多少书,而是你要“悟”,悟最重要!我是想办法让你知道什么是正常人。


心脏的火往小肠下导,所以,正常人的心脏和小肠是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温度、一样的压力。所以中医是物理医学。爱因斯坦是一位物理学大师,他一辈子没有上过太空。登陆月球是阿姆斯特朗,对不对?他的办公室很小,光用黑板、粉笔,就可以算出黑洞,从NASA收到的数据,就可证明爱因斯坦是对的。


中医就是物理医学,物理学非常注重,时间、速度、温度还有压力。他没有去过黑洞,就可以算出来。中医就是按照时间、速度、温度还有压力,你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这就是中医,就是站在外面可以看到里面。


小肠因为有这个热,食物才会消化。小肠那有那么聪明,竟然会消化食物。你把小肠拿出来,看它会不会消化食物,一但失去温度它就不会消化了。正常人是这样子。所以小肠被定义为火,那食物消化以后,会进入到大肠,大肠会把食物的水拿走。你吃猪大肠试试,大肠那么聪明会把食物的水拿走吗?大肠环绕着小肠,小肠是火,水在上面走,火在下面烧,大肠的水因为很热而气化。所以这个蒸气才能透过肠壁上升,大肠与肺相表里,水会再回到肺里面,变成正常的津液,残渣才会排出来,这过程在二十四小时一定要完成,这是一个初浅的概念。


慢慢讲到《黄帝内经》,我们会讲得越来越深。中医为何可以治疗癌症,很简单,你们听过人死在乳癌、肺癌、淋巴癌、肝癌,却有没有人死在心脏癌?只有死在心脏病,而不是心脏癌。心脏不会得癌,因为心脏很热,癌细跑经过心脏,像飞蛾扑火一样。若把全身从头到脚变成像心脏一样,很热,癌细胞就没有了。人身体很热,怎么证明,冬天一吐气,若吐出来不是白色的蒸气,那个人是火星人,就不是地球人。人都会有气,所以气是热的,中医的观念是热气,就是蒸气。这是我简单举的例子。


比如说水生木,膀胱在小肠前面,膀胱在这,小肠在这,在腎脏这边第一次气化,在小肠里面是第二次气化。《黄帝内经》以后会讲的更详细。小肠很热是火,当膀胱有400CC的尿时会把膀胱撑起来,膀胱变成热气球往上升,没有到400CC容量的时候,我们不会有尿意,不会想小便。一到400CC满啦,就急着要上厕所。小便出来时,因膀胱的热气,才有办法产生速度,力量、压力,把小便排射出去,在膀胱气化的过程中间是第一次蒸馏,在第二次气化时,浊水会排出来。而干净的水会交给肝,肝得到干净的水(水去生木),就可把毒排掉、再交给胆,化成胆汁。



人体很复杂,如果不用这个图代表,还没有别的图可代表它,刚才讲那么复杂,我们用一个图就把他说完,把他再简化到没办法再简化。实际上,已无法再取代,必须要用这个符号代表它。



经常擦背可防癌


民间有俗谚说:“三洗不如一擦”,就是说擦背好处多。


擦背尤其适合年老体弱者,通过擦背既能去污净身,又可增加体内热量,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抵御严寒。擦背还有散胃寒、泻胃火、心气外发等功效,故民间有“擦背败心火”的说法。


现代研究还发现,擦背后淋巴运行加快,可增强吞噬体内细菌能力,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擦背有防癌之效,人的皮肤下存在一种组织,平时处于休眠状态,用毛巾摩擦皮肤后,受到刺激的组织细胞就会活跃起来,进入血液循环,逐步演变为网状细胞。网状细胞具有免疫功能,经常擦背,能使机体保持旺盛的免疫力,起到防癌的作用。


擦背是很适合老年人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背部有主陽氣的督脉,有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上有大椎、命门、腎俞等重要地方。用毛巾擦背可以活络这些地方,起到振奋陽氣、活血通络、养心安神、调整脏腑的作用,让人健康长寿。


相对来说用毛巾和热水擦背有一点麻烦,因此学过南少林火功推拿的学员,可以用火洗澡或火功推拿来为家人推背,这样既省力,又高效,不会火功推拿的网友,也不用担心,可以用毛巾和热水擦背具体方法是:天冷时毛巾以40℃为宜,热天时以20℃为宜,以背后脊椎连线为重点,自上而下,由风府穴沿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揉擦至长强穴,反复揉擦,以感觉舒服为度,每日1~2次,每次3~5分钟。


老年人最好每日临睡之前用毛巾和热水擦背,每次擦到皮肤发红、四肢温暖、全身舒适,再上床睡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