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电疗那些事儿

 xyf4345 2019-07-14

什么是物理因子?

物理因子疗法是应用电、声、光、磁、热动力学等物理因子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治疗疾病的方法。旨在直接引起局部组织的物理、化学、生理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作用如神经反射作用、经络作用、体液作用和组织适应等,达到的治疗目标。物理因子疗法的分类主要有电疗、水疗、热传导疗法、可见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经颅磁刺激疗法、磁疗等许多种类。物理因子疗法一般无创伤、无痛苦、不良反应少、易为儿童所接受。

什么是电疗?

电疗法是使用中频、低频、直流电、静电疗法等瞬间出现的医用电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平滑肌和横纹肌,使肌肉产生被动的、节律性收缩,与获得机体有益的功能性运动。儿童脑性瘫痪的物理因子治疗中,常应用到低频电疗法和中频电疗法。

中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为1000~100000He的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目前临床应用的中频电疗包括干扰电疗法、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和等幅中频正弦电流法等三种。这些中频正弦电流具有共同的生物物理特性,可引起相似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中频电流的生物物理特性:

1、中频电流是频率较高的交流电,是一种正向负向交替变化较快的电流无阴阳极之分,电解下没有酸碱产物的产生,电极下的皮肤也不会像直流电疗时那样,受到酸碱产物的化学刺激而受损。

2、降低组织电阻,增加作用深度。组织对中频电流的阻力以容抗Xc表示,Xc=1/2πfc。从式中可见频率f越高,容抗Xc愈小。因此人体组织作为电容其值不变时,则频率越高,皮肤抗阻越小,通过的电流强度越大,作用于组织的深度愈深。

3、对神经肌肉的作用:中频电疗能够产生兴奋作用是综合多个周期的连续刺激,达到足够强度并处于神经肌肉绝对不应期以外的时期才能引起兴奋。

调制中频电疗法(MMFCT):

     是一种使用低频调制中频电流的方法,输出的中频电流幅度随着低频电流的频率和幅度的变化而变化。调制中频电具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和治疗作用。

     低频调制波频率多为1~150Hz的低频电流。它的波形有正旋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等。中频载波频率多为2~8kHz中频电流,电流的波形、幅度、频率、调制方式不断变化。调制波的波形有两大类:一类是正弦波,正弦波调制中频电流产生正弦调制中频电流;另一类是脉冲波:如,方波、指数曲线波、梯形波、巨型波、微风波等,接下来介绍一下脉冲波调制中频电流产生脉冲调制中频电流。如图:

     不同的调制方式所产生的调幅波的形式也不同。在调制中频电疗法中通常采用四种不同调制方式的调制波。如图

调制中频电疗法的治疗作用:

1、镇痛作用:阀门控制学说

①脊柱后角第五层细胞有类似T细胞的功能。它接受来自内脏、躯体深部和皮肤的粗、细纤维的聚合投射,对多种感觉刺激都发生反应;

②刺激粗纤维可以产生负的背根电位,反映传入纤维末梢出现去极化,其结果是产生突触前抑制。刺激细纤维产生正的背根电位,可能起相反效应;

③刺激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亦可产生负的背根电位,说明高级中枢控制系统亦能控制脊髓的感觉传导;

④在人体刺激粗纤维能缓解相应区域的皮肤疼痛。

2、对骨骼肌的作用:

这种电流既有低频的性质,又具有中频的性质,因此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兴奋肌肉,且不易产生疼痛感觉,不引起电解质作用,较长时间应用,一般情况下皮肤无副作用。如图:

3、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通过轴突反射引起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释放舒血管活性物质,从而使局部血管舒张,增加循环血量。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