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新婚别》:借男女新婚之夜的私房话表露民间疾苦,别具一格

 江山携手 2019-07-14

杜甫所写的《新婚别》与他的《石壕吏》一样,反映的都是唐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祸灾。不同的是,《石壕吏》是借一老妇的遭遇来展现百姓的伤痛;《新婚别》则是假一新妇的口吻来表露民间的疾苦。故清代王嗣奭说:“《石壕吏》作老妇语,《新婚别》作新妇语……一一刻画宛然,同工异曲。”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新婚别》。

请听《新婚别》中新妇的诉说: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在这首诗中,诗人开篇即让新妇如泣如诉地倾吐自己的苦楚:“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这里用的是以比起兴的手法。

《文选·古诗》中有“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的诗句,杜甫化用其语,让诗中的新妇以柔弱的兔丝草自喻,以贱生的蓬麻比她的新郎。这个比拟带有巧妙的暗示性,暗示新妇悲苦的婚姻、不佳的前景“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燕尔新婚的晚会上,新娘子竟然说出这般哀怨凄绝之语,原因仅是“嫁与征夫”吗?不是!“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忽忙!”暮婚晨别,床席未暖,洞房花烛之夜,竟是生离死别之时,难怪新妇如此悲苦。

按古代仁政,男子新婚期间是免兵役的;而诗中这位新郎头天晚上结婚,第二天一早就被迫奔赴疆场。杜甫如此用笔,可见其胆识之高,选材之巧,构思之妙,也看出对唐朝弊政揭露之深“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明战争危急,安史叛军已打到离家门不远的河阳了;二是指出新婚别的直接根由是战争,但又点明这是“守边”战争,为新妇后面的一番言辞设下了伏笔。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这是新妇诉说身份不明,居家为难的苦情。按古时礼仪,新娘婚后的第二天,要在丈夫引导下正式拜见公婆,如公婆中有一人已经逝世,还得在三月后告庙上坟。这位新妇来不及施行这些礼节,丈夫就要离去,所以她才说出这种亦哀亦怨的话来以下若干句,继续写新妇在新婚离别之际心乱如麻的矛盾心理“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新妇生逢乱世,父母怕女儿遭到祸事,就时时将她深藏家中。这里,既反了新妇作少女时受到的溺爱,又表现了她深居闺阁的孤苦,更透露了时局的混乱黑暗。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古时有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俗话,新妇借用此话,是说自己别无奢求,原只想嫁与谁就跟着谁,但得夫妻长相守而已。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谁知新郎却要立刻动身到九死一生的战场,新婚的幸福未享,死别的熬煎倒先尝,这怎不叫新娘心痛如割肝肠寸断啊!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新妇情急之下,想紧跟夫君,同生共死。但转而又想,这于国于家,于夫于己都不利…新妇经过一番剧烈的内心斗争和痛苦的倾吐后,深知对新郎欲留不得,欲随不能;她也深知强胡正在蹂躪中原,不进行战争就不能平定叛乱,不赢得胜利就无法与丈夫团聚。于是,她忍住个人的悲苦,一变凄惋的诉说为积极的劝勉:“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这是嘱咐丈夫奋勇杀敌的话“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这是对自己不能随军的解说“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这是追述备办嫁衣之难。“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这是表达坚贞专一之情。

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一书中对上述几句诗评价很高,他说“《国风》以后,唯杜少陵不可及者,此类是也。”

最后四句诗进一步表达了新妇的复杂感情。“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天明了,新妇望着窗外成双对的鸟儿,想到丈夫就要离去,一时百感交集。她多么希望象鸟儿一样比翼齐飞,自由生活,可是“人事多错迕”,往往事与愿违,人反不如鸟啊!但新妇想到夫君即刻就要走向战场,不能再说伤心话,故又强自振作起来,将千言万语、种种情肠化作一句话:“与君永相望!”

至此,诗中七次出现了“君”字。清代的仇兆鳌评注说此诗‘君字凡七见,‘君妻’、君床’,聚之暂也;君行’、‘君往’,别之速也;随君’,情之切也;对君’,意之伤也;与君永相望’,志之坚也。频频呼君,几于一声一泪。就随着这频频的呼君声,一位感人的新娘形象深深印进了读者心里:她怨愤而不失理智,柔顺而蕴藏刚强,多情而又专一。

面对“暮婚晨告别”的现实,她有不满,又有期待;自己有自哀,亦有自振;对夫君有依恋,更有鼓励。她能从自悲自怜转变为关心世事,从顾念小家上升到关心国难,是一位知大局,识大体,明大义的女子。在这位女子身上,我们可以窥见杜甫对当时社会,对平叛战争的现实态度。通过这位新妇形象,我们又可以看到诗人善于用个性的语言传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艺术本领。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人就认为《新婚别》是纯现实主义的诗篇。其实,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大胆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试想,杜甫怎可能去窃听人家新婚之夜的私房话?新娘对新郎那番缠绵婉曲、柔肠百转的倾诉,完全是诗人通过想象虚构写成的。不过,这种想象、虚构是有现实生活做基础的。象“暮婚晨告别”这样的典型事件,当时是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过的,故令人信服。还必须了解,这种想象虚构是有丰厚的感情作根子的,因为诗人深深关切人民,他的心弦和民间疾苦产生了共同的振颤,所以他才能设身处地,挖掘出新妇内心深处的情致,写出这篇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