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在哪里?” 在普通人看来,这是一句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话,但是对科学界来说,却是一句神一般话语的存在,这句话引起的科学界大舌战至今久久无法平息!1951年的某一天,那一天和往常没什么不同,一位科学家在和别人进行非正式讨论(即闲聊)飞碟及外星人问题,突然冒出一句:“它们在哪里?”随后这个问题被科学界广为流传探讨!这句问话引出的科学论题,被称为“费米悖论”,自然,原话来自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费米被誉为“原子能之父”,他领导并建立了人类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至此人类从此迈入原子能时代!不仅如此,他还被誉为“中子物理学之父”,他创造了热中子轰击方面的伟大成绩,1938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或许这样还不够体现他的强大之处。说到爱因斯坦,相信这个伟大的科学家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你知道吗?早在1939年初,费米已经认识到一裂变的铀原子可以释放出足够的中子来引起一项链式反应,并且费米马上就预见到这样的链式反应可用于军事目的潜在性。随后费米希望美国引起他们对发展原子武器的注意,但是并没有得到重视。但是直到几个月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写信给罗斯福总统之后,美国政府才对原子能给予重视! 那么回归重点,费米悖论,这个由费米提出的未解之谜,它让许多天体物理学家夜不能寐,因为它引出了两个假想,外星人是存在的并且应该已经来到地球某处;外星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这正是费米悖论的厉害之处,即“它们在哪里?”其实费米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真的很不正式!1950年费米在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同事的一次午餐谈话中,费米谈到了搜寻外星智慧生命(SETI)的话题。 简而言之,这个问题指的是我们星系中存在智慧生命的(假设)高概率与缺乏证据之间的明显矛盾。即使在费米提出这个问题近70年后的今天,人类仍然没有发现可信或可证实的证据证明外星文明的存在。 想要解决费米悖论真的非常困难,许多科学家尝试发展关于地外文明的科学理论或模型。而且大部分工作都引用费米悖论作为参考,当然这一切都归结于我们有限的参考框架。后来物理学家史蒂芬·韦伯曾在《地外文明在哪儿?》一书中,列举了费米佯谬的50种解决方案,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外星文明已经来到地球,只是我们不知道;宇宙中不存在别的文明;外星文明是存在的,但是还未和我们接触。不得不说,这三点囊括了费米悖论所有的可能。 虽然自“费米悖论”诞生已几十年,到现在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已有长足的进展。并且宇宙飞船已经参观或探测了太阳系中绝大部分的行星及其主要卫星,我们还捕捉了成千上万颗星球发出的微波信号。但是无一例外,这些搜寻行动一无所获,人类并没有发现能够证明外星人存在的生命信号。费米悖论只能一直存在下去直到人类发现外星人的一天,否则将会一直统治科学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