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黑龙江波涛 2019-07-15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新绛位于山西省西南,南北朝北周明帝将北魏雍州改为绛州,辛亥革命后废除州置改称新绛。创建于唐代的绛州大堂一直是州府衙门理政的场所,大唐东征高丽张士贵在此设帐募军。虎将薛仁贵征东,也与绛州大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出龙兴寺沿正平街行不远到绛守居园池,节日期间绛州三楼一带是新绛最为热闹的地方。有敲锣打鼓的,更有摆摊售货的。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围绕绛州大堂及三楼成为了庙会市场,喧声鼎沸杂乱无章。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绛州大堂正在施工,别说进去参观拍照照片也非常困难。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绛州大堂存宋真宗《御制文臣七条》石碣,虽不得亲见还好在网上找到了。《御制文臣七条》虽为真宗创立,而刻石于绛州则是微宗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了。七条“一曰清心,謂平心待物不为喜怒爱憎而所遷则庶事自正。二曰奉公,謂公直洁己则民自服。三曰修德,謂以德化人不尚威猛。四曰责实,謂专求实效不竞虚誉。五曰明察,謂勤察民情勿使赋役不均刑罚不中。六曰劝课,謂劝谕下民勤於孝悌之行农桑之務。七曰革弊,謂求民疾苦而厘革之”。“革”是什么,不就是今天的改革吗。千年前的封建皇帝尚知“勤察民情,求民疾苦”,今天的一纸政令竟会不通。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绛州三楼其实与绛州大堂同处于一片地域,所谓三楼是指鼓楼、钟楼和乐楼。绛州三楼成鼎形分布,鼓楼居北,钟楼南偏西,乐楼位东南。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鼓楼始建于大元至正年间,据说现在木构为明代遗构。楼体镶有石碣,上书“创建重修鼓楼纪略””有元至正之初留守李荣祖创建,有明万歷二十八年、崇祯五年、康熙四年、乾隆壬午年冬重修。
       鼓楼位于绛州大堂东南砖石混砌,东西辟圈洞串通。楼为三重檐歇山顶,底层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二三层面宽三间,进深一间。楼内架构规整,独具一格。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钟楼建于北宋乾德元年,因失火而毁,现存建筑为明万历遗构。钟楼四面设有圈洞,各镶有石刻楹联。钟楼顶部为十字歇山式,覆以减边琉璃瓦。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楼内悬万斤铁鍾,铸于金天德大定年。钟声清脆、悦耳、宏亮,可声达数十里。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乐楼位于钟楼高台之下,乐楼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乐楼前檐挂廊,明间宽大并出抱厦一间。一楼顶當心间凸起如阁楼,与一楼宽大的台面可同时演出。乐楼至鼓楼是逐级升高的石砌七星坡,坡道宽敞且呈斜坡状观众就地势观看不受影响。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随着 绛州大堂与三楼成为国保,绛州三楼成了新绛的代名称。其实在鼓楼北侧原还有座宴节楼,是州府大人接待贵客之处。宴节楼类似于现在的招待所宾馆,可惜早已成为遗址了。
绛州大堂与绛州三楼
         绛守居园池是中国最早的园林之一,是目前唯一保存的隋代园林。绛守居园林创建于隋开皇十六年,是供太守,士大夫及其妻儿游乐之处。隋代到处开发园林皇家官府尽情享乐,有如当今戏子当道追星成风。结果杨坚开创的大隋朝仅历二世而亡,新绛这座居园池似乎还能体味到那种奢靡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