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到印度瓦拉纳西都拉肚子,第二次为了谨慎起见,去吃了KFC,依旧拉肚子,夜游这座城市,看着满大街垃圾,最终确定,哪怕再隔四年,瓦拉纳西大抵也不会改变什么,而印度依旧还是那个印度。
我曾表达过这样的旅行观点,“旅行是带着偏见的出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主观的喜好和期待,每个人在同一个城市的际遇和所见都会不同,我们听到的别人对一个地方的评价,就是一种主观,我带着别人的‘偏见’走进世界,也带着自己的‘偏见’走出世界。” 在四年前第一次行走到印度之前,对印度的心里印象就带着很多来自他处的偏见,比如肮脏、危险、穷乱,那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印度真的就是这般模样,那么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前往?又为何还有来自诗人的歌颂?
第二次踏入印度,我参加了一场当地盛大的狂欢——洒红节,这让我更能走进印度,了解原因。
相信每一个踏上印度之旅的游客都会在心里暗示自己要做好十足准备,准备着眼见一切脏乱而心神不乱,准备着从吃第一口食物就拉肚子而不崩溃。实际上,印度正是如此,绝不会让你的准备落空。 然而,当更多关于印度的偏见压下来,身处印度的我们又能看到一些什么呢?
在印度伤害女性的各类新闻事件铺天盖地在网络上传来的时候,我依旧看到了不少单独出行印度却依旧安全的女性,大多还是90后的身影,这是偏见之下的意外。(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女性单独去印度,它依旧有它潜在的危险性,女性出行必须慎重考虑,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我看到那些单身前往印度旅行的女生才显得意外。) 在印度恒河旁,我看到路边苍蝇满布的食物,也看到地上随意的动物粪便,看到动物和人一起在恒河里洗澡,看到印度的男人们就这样躺在路边睡觉,可是,我也看到了他们的祈祷,看到夜晚恒河边举行的敬神仪式,看到这里人们生活的认真态度。
洒红节上,我看到了印度男女狂欢的祝福,响彻街道的欢声笑语,彼此洒着色彩分明的粉末。我遇到热情的男人和邀请我一起参与他们盛典的家庭,我们说说笑笑,以手中的粉末表达自己的心情。
这趟旅行让我感受到偏见的美好,它在带来十足准备的同时,更带来了惊喜的意外,在看到大家眼里的印度之外,我看到了自己眼里的印度,并触摸到了印度更深一些的真相。 说实话,那些新闻上的印度,是真实的;我所遇见的印度,是真实的;《摔跤吧!爸爸》里的印度,是真实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里的印度,还是真实的。
是的,它是危险之地,也是脏乱之地,但这不是它的全部,它还有着虔诚、热情、认真、善意,那是不深入其中则无法体验到的一面。
可尽管如此,我所感受到的印度也不过是短暂停留下与自己际遇息息相关的印象,这是在我脑中形成的偏见,印度到底是怎样,或许正是所有人的偏见之和,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印度。 这样的时间点也是一个巧合吧,时隔四年,两次抵达印度瓦拉纳西,一次给崩溃,一次向无畏,不变的,是对古老制度与现代文明冲突的思索。
依旧会有人问,这么脏乱的地方,不仅会带来身体的问题,还会带来人身安全问题的地方,为什么还会有人前来并喜欢?
我想,前来是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人类社会的多元,甚至看到人类社会最原始的模样,而喜欢,或许是它身上透出的那种不一样气质,与我们的世界观价值格格不入,让人可以毫无顾忌地真实释放。 但不管对这里喜欢与否,如果你真正热爱旅行这件事,并渴望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印度,一定该成为你一生该来一次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