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战国时代的周天子已经没有资格招兵买马。我们总说战国时期,虽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但是周天子还是作为名义上的共主统治着华夏大地。如果认真说的话,其实在西周时期周天子的大权就已经旁落。非常明显的早在周厉王时期,周王室就已经无法统御整个国家。周礼王实行国有化的改革将山林鱼泽收归国有,但是这依然遭到了大小贵族的反对,即便国家已经穷困不堪。但这时至少还没有人直接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即便周召共和也是,以周天子的名义代为执掌政权。 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时期,实现了中兴周王朝也恢复了一定的国力。周宣王就是我们所说的太子静,他继位以后,打破井田制规定将公有土地分给奴隶耕作收取税收,料民于太原,以缓解周王室征兵不足的情况。对外的一系列战争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原本周王室的权力已经回来了,但可惜周宣王晚年一系列的军事失败,重新导致了周王权利和权威遭受挑战,尤其是周宣王晚年,周已经无力对周边几个大的部落进行征讨,只能奉行和亲政策,申候的女儿就是在这时嫁给的周幽王。但周幽王原本就不喜欢这个父亲所指定的妻子,终于爆发了,镐京之乱西周灭亡。 原来被废的太子宜臼为周平王,但周平王并非顺利继位,因为他已经是被废掉的太子。其实就当时的周王朝形势而言,几乎所有的诸侯国都认可于周幽王的弟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周携王。申侯联合犬戎进攻西周导致国都被毁,这对很多诸侯而言是警醒也是隔阂,在一开始周平王并没有多少诸侯支持。但可惜周幽王的弟弟周携王此时依然按照严格的周礼对待诸侯。而周平王的爷爷申候打破周礼的束缚,给承认平王为合法天子的诸侯升官进爵。这直接导致了周平王由原先被废的太子身份,转而成为周王室认可的唯一继承者。当然申候和周平王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迁都。 新迁的都城不是原先西周王室的根据地,也不是申候自己的领地,而是东方的成周。一方面是为了躲避犬戎的危险,一方面也是对天下诸侯做出的妥协。在此时整个王室大权旁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西周结束之后,东周开始的第一个周王实际上是被诸侯拥立的。周平王时期就已经无法对整个管理区域进行有效的统治。而春秋时期的小霸郑国,也多次大败周王室并与之为敌。西周时期,周王室还宗周和成周在内的千里土地,但是在周平王时期已经锐减过半。甚至自己的日常开销也需要有诸侯的接济否则很难维持。没有钱周天子又如何能够招兵买马聚集贤良。 同时对于周王朝而言,他的统治制度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还有井田制。我们总说这是由于一些人的保守而导致的,但事实上任何一个政权都有自己的统治基础。基础是无法改变的,即便它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周朝的礼乐制度也是如此。并不是周王没有看到这一点,而是实在无能为力,因为周天子就是在被人拥立的情况之下继位的。天下大乱,以后无人朝贡。而周王幾内部周天子的权力也被架空。总是大臣相互讨伐,甚至爆发战争。周王幾俨然一个小的春秋战国。这种情况之下周王朝又如何能够振兴。周王室究竟混得有多惨呢?要不然去世以后办丧事的钱都没有,要不然出行的路费都要全由鲁国买单,要不然到处借钱,甚至向诸侯借高利贷。 更为重要的是周王朝的立国理念是德。历代周王又如何能够放弃这个立国理念去选择法家进行变法呢?要知道法家变法完全是针对当时的旧贵族,每一场变法都意味着腥风血雨。在周王进内部所有的人都是贵族,要变法,必然要动所有贵族集团的利益。在周天子没有实权的情况之下,哪一个人敢于变法呢?废除世卿世禄制就是废除了贵族的社会地位,废井田就是废贵族的经济来源,重新招兵买马必然要杜绝贵族的士兵武装,任何一项政策都必然导致贵族的反扑。我们所认为的当时奉行德治的东周公西周公又如何?能够允许周天子怎么做? 而且周王室内部的一些丑事,其实也不为外人所知。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幾一直处于内乱的境地。好多周天子都是过一天算一天,根本不愿意理周王幾内部你争我夺的垃圾事儿,更何况是当时的天下大事。周王权力的衰弱实际上是奴隶制基础的国家的整体衰落。是旧制度的彻底沉沦是无可救药的。 |
|
来自: xianfengdui111 > 《经营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