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每个人的十个不可不知心理学效应,受益一生!

 天奎1 2019-07-15

  

这些心理效应基于对人类天性的洞察,掌握它们,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感知、预测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


一、马太效应

 马修效应是一种现象,在这种现象中,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这个名字来源于《马太福音》中的一个寓言。马太福音第25章讲道:如果有的,还要加给他更多;如果什么都没有的,就把他仅拥有的也夺走。

典型例子杰出的科学家通常比未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获得更大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同的。在同一个项目中,声誉通常给予著名的研究人员,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颁发给最高级的研究员,即使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将马修效应概括为:在某一领域(如金钱、名誉、地位等)取得成功和进步的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将有一个累积的优势,将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这一术语后来被经济学家借用,反映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即穷人变得更穷,富人变得更富有,而赢家则把一切都拿走了。



光圈效应

著名的俄国伟大作家普希金深受光圈效应的影响。他爱上了娜坦丽,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女,并娶了她。娜坦丽长得十分美丽,但与普希金缺没有相同的兴趣。每次普希金给她读一首诗,她总是捂着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相反,她总是普希金陪她去参加一些奢华的派对和舞蹈,不仅让普希金因她负债累累,最终还为了她与情敌决斗而亡,导致一位文学巨星过早倒下。在普希金的观点中,一个美丽的女人肯定具有非凡的智慧和高尚的品格,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光圈效应

 最典型的例子是,当我们看到一位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我们总是感到惊讶,而事实上,明星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基本上是他在屏幕上或媒体上向我们展示的光圈,而其真正的人品是不得而知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几乎众所周知:罗密欧和朱丽叶彼此相爱,但他们的爱情却被恩怨所阻碍。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崩离析,反而使他们相爱得更,直到他们死去。心理学称之为前方越危险越要前行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外力干扰双方的爱情关系时,反而会加强双方的感情。因此,关系更加牢固。这是一种奇怪的爱情现象。

认知失衡理论解释了这种浪漫色彩的影响。当人们被迫做出某些选择时,人们会对这种选择产生高度的心理抵抗,这种心理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他们对所选择对象的偏好。因此,在选择爱情的对象时,来自父母阻力反而会使双方的感情更加强烈。当这种阻力不存在时,恋人双方反而会彼此分开。经历过许多障碍和生死考验的爱情,也许也无法承受日常生活的影响。当外来的阻力消失时,也许曾经深爱的两个人反而失去了爱的力量。



四、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确因预期相信治疗是有效,从而让病患症状得到缓解的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超凡的人类生理反应,但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医学实验设计的错觉。至今,科学家们仍无法完全解释。

那些在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受到心理和生理影响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应答者,这种人的人格特征是:良好的沟通、依赖、易于暗示、缺乏自信、重视自身的生理变化和不适、疑病症倾向和神经质。

据研究,大约35%的身体疾病患者和40%的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安慰剂效应。正是因为病人具有这种心理特征,才使江湖庸医和巫医巫术有一个活跃的市场,发挥自己的技能。



、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传说,古希腊雕塑家皮格马利翁深深爱上了自己雕刻的美丽女孩,并希望这个女孩能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类。他的真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与了女孩以性命,终究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女孩结为夫妻。

后来,以哈佛大学教授罗森林塔尔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教师的注意力成正比。老师应该告诉学生,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让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更有希望。在教学实践中,要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给予他们更积极的期望,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同时,它也给老师一个建议:凡是学生能自己办到的事,坚决不替代;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由权交还给学生。那么,你还给学生的将是更美好的未来。



 、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的发现来自一项失败的管理研究。位于美国芝加哥郊区的霍桑工厂是一个电话工厂,该厂拥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员工仍心怀不满,生产状况不理想。为了找出原因,1924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和其他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本系列实验研究的中心主题是生产效率和工作条件的关系。在这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中,有一个对话实验,需要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分别与工人交谈约20000次,并规定在对话过程中,要耐心听取工人的意见和对工厂的不满,并做详细的记录。不允许他们驳斥和斥责工人的不满。

 对话实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增加。这是因为工人们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长期不满,没有地方发泄,对话实验,让他们走出这些怨气,让他们感到舒服和充满活力。社会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霍桑效应



七、蝴蝶效应

根据研究,南半球的一只蝴蝶,偶尔在微弱的气流中拍动翅膀,由于其他因素的夹杂,几周后可能会在德克萨斯变成龙卷风。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了一个理论上的陈述:一个很小的原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其他因素的参与,可以发展成一个非常大而复杂的影响。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不恰当的的表达,一件没有正确处理的事情,都有可能会一直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标签效应

又称刻板效应,是指对某人或某一类型人的一种相对固定和普遍的看法。是在没有进行实质性交流就产生的一种不变的、笼统的、简单的评价,是我们认识他人时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

这种贴标签的观念往往是一种偏见,不仅与有接触的人会产生标签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标签印象,例如,北方人都豪爽,南方人擅长做生意,老年人都保守、年轻人都冲动等等。

标签效应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有些领导认为挑剔的人一定是喜欢挑事的,沉默的人一定很有心机活泼活跃的人一定不细心,内向的人一定诚实和顺从年轻人天真冲动,老年人经验丰富和保守。



 九、责任扩散效应

1964313日晚0320,在纽约郊外的一间公寓前,一位名叫朱诺的年轻女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暗杀。当她绝望地大叫:有人要杀人了!救命啊!听到呼喊声,附近的住户点亮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就跑掉了。一切平静下来后,凶手又回来犯罪了。当她再次喊叫时,附近的住户又一次打开灯,凶手又跑开了。当她觉得自己还好的时候,她回到家里上楼,凶手又出现在她面前,在楼梯上杀了她。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她大声呼救,但至少有38名邻居到窗口观看,但没有人来救她,甚至连报警都没有。这一事件在纽约市引起了社会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许多旁观者无法获救的现象被称为责任分散的效应。

心理学家对责任分散效应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现象不能说是许多人冷酷无情的表现,也不能说是道德的日益丧失。因为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实际上是不同的。当一个人处于紧急情况时,如果他是唯一能提供帮助的人,他就意识到他有责任帮助受害者。如果有许多人在场,那么帮助求婚者的责任就会分担,这样就会分散责任,每个人都会分担很少的责任,旁观者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出现一种我不救,自然有别人救的心态。



 十、羊群效应

 学者Asch进行了一项人群从众的心理实验,在被试群体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没有出现从众行为,并保持了他们的独立性。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被称为羊群效应。从众心理越强的人,越缺乏主动性,越容易被诱导,很容易不经分析就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付诸行动。

 利用人们的羊群效应,商业广告投机自己的商品,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令人震惊的事件,群众会互相传播、讨论和参与。经常舆论一炒作,人们就会追随升温

不加分析听从,随波逐流,甚至盲目跟随,是不健康心理的。应建立独立思考精神,少盲目跟风,以免上当受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