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联通喊了很久的eSIM服务,终于全面开放。 价格嘛,比机哥预想的要便宜。毕竟,你懂的。。 这就让机哥想起来,也是前几天,机哥写5G的文章中,不少机友,想知道eSIM到底是个什么。
eSIM 写5G的时候,有机友给机哥气笑了,他说咱们连 5G 的名字都不知道就那么关注 5G。 为了避免遇着 ETC,先科普一下 eSIM 叫什么。 eSIM,全名:Embedded-SIM,嵌入式 SIM 卡。 嵌入式嵌入式,顾名思义就是嵌入到设备里的 SIM 卡。 作为受 GSMA 认可的新一代 SIM 卡标准,eSIM 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eSIM 标准的 SIM 卡体积更小,小型设备也可用。 👇eSIM 和 SIM 卡大小对比👇
其次,eSIM 不需要更换,运营商只要通过网络给你的卡写号就行。 同样的,需要换卡或者销卡的时候只要在手机上操作即可。 既方便,又快捷,所以被称为是「下一代」SIM 卡。 再者,eSIM 可以存储多个号码,需要哪个激活哪个。 以 iPhone Xs 为例,新的 eSIM 可以存储最多 8 个号码。(但每次只能用一个号) 不仅是号码,eSIM 还可以储存用户的联系人,更换号码也能保留原来 SIM 卡号码的数据。
只要通过当地运营商写号,就能获得一个新的号码。 不需要当地买卡、换卡等操作,也不用担心 SIM 卡丢失。 👇支持 iPhone eSIM 的运营商👇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项灰常成熟的技术。 众所周知,「苹果宁愿砍掉,也不用不成熟的技术」,而 eSIM 在 iPhone 上已经实装了。(国际版 iPhone)
苹果安卓都支持,四舍五入也是获得了整个业界的认可啦。 但是! 机哥说但是了。
比如 Apple Watch、Galaxy Watch 等各种手表,只要购买 LTE 版本几乎都用上了 eSIM。 辨别是不是 eSIM 设备也 hin 简单 —— “不用插卡也能 4G 上网”的 90% 是 eSIM。 针对智能手表的 eSIM,运营商也提供了相应的号码服务。
一种叫“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也就是异号 eSIM 卡。 一种叫“一号双终端”,手机和手表可以共用一个号码,共享套餐。
只有联通的异号 eSIM 卡可以全国办理,另外两家运营商对 eSIM 的热情似乎并不高。 不过,这也就证明 —— 开卡三大运营商都可以办到。 为什么这么便利的 eSIM 没有普及? 原因也不怕大家笑话,非常简单 —— 它太方便了。
你可以足不出户,随意在手机上操作更换运营商/更换卡号。 等待的时间甚至不用两分钟,它让用户对运营商的依赖度大大降低。 这玩意儿跟「用户粘度」的概念一样,是个对于整个产品或服务的品牌起非常重要作用的东西。 选择权牢牢地掌握在用户手里,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不过。 这里还是需要说明一件事情。 在 eSIM 推出的时候,国内几乎是零支持。
一卡双号的区域有好几个,联通更是全国支持独立号码开通 eSIM。 这个趋势还是好的,只是不知道手机的 eSIM 要等到什么时候而已。 除了 eSIM 外,最近做处理器的 ARM 还搞出了一套新的 SIM 卡标准。 叫 iSIM。 iSIM 只要你理解了 eSIM,iSIM 的理念就变得非常简单。
iSIM,就是把 eSIM 直接做到 SoC 内的解决方案。 在 eSIM 的基础上,iSIM 能够进一步缩小手机的空间。
比如三星 Galaxy Buds 这种小型蓝牙耳机,以后也能独立打电话上网。 再搞个 Siri 到耳机里,就是一个随身的语音操控的小手机。 在极小的范围内,只要安装一颗带有 iSIM 的 SoC,即可保证性能和网络通讯,甚至可以打电话。
未来,iSIM 将在物联网领域大展拳脚。
在 ARM 的计划里,iSIM 会在 SoC 里占用独立的区域以及配套独立的安全系统。 可以参考苹果给指纹识别做的 Secure Enclave 模块。 iSIM 的安全系统只允许网络运营商访问 iSIM,有效降低泄密的可能性。
但是,目前 iSIM 还没有得到 GSMA 的认可作为全球标准。 比起 eSIM,iSIM 离我们要远多了。 大家还是期待一下,哪一天运营商开窍了...开始在国内推广 eSIM 手机。
日子还长着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