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观实在之辨

 昵称14979747 2019-07-15

 二、形而上学的迷宫

  面对这样的问题,贝克莱明确进行了如下回答:“客观实在如果是可能的,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根本不能谈论它!”贝克莱进行了如下论证:

  你会说,要我想象一个公园里有树,或者一座壁橱里有书,而不必有人在旁边感知它们,这确乎是最容易不过的事。……你这种说法是枉然的;这种说法只足以表示你心中有现象或构成观念的能力,却不足以表示你能设想你的思想的对象可以在心外存在;为了证明这一点,你必须设想它们不被设想而存在,而这是一个矛盾。当我们尽力设想外物存在时,我们仍然只不过在设想我们自己的观念而已。②

  贝克莱指出,谈论“客观实在”不仅在本体论上是不合理的,而且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即“设想不被设想的存在,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意味着我们不能用意识去感知、理解,甚至不能去谈论它,因此“客观实在”的定义本身就取消了我们对于“客观实在”的任何言说。我们总归是用意识(语言、感觉、想象、理性、直觉等等)去把握实在,一旦实在被人所理解和把握,那么它就存在于人类视野之中。按照贝克莱的立场,谈论“客观实在”,就好像用上帝之眼来审视与人完全无涉的纯然客观世界。

  贝克莱的这种立场甚至可以在其他哲学家那里获得支持。例如康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我们的经验知识是依照作为自在之物本身的对象的,那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即无条件者③决不可能无矛盾地被设想;相反,如果我们假定物的表象正如它们给予我们的那样,并非按照作为自在之物本身的物,反而这些对象作为现象是依照我们的表象方式的,上述矛盾就消失了”。④迈克尔·波兰尼也指出,“任何试图严格地从我们关于世界的图景中去掉人类视角的做法都必定导致荒谬”。⑤这些观点都是试图说明想要设想脱离于人类视角的自在之物的逻辑悖论性。

  

  这反映了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的一种吊诡关系,当我们在本体论意义上谈论各种存在范畴时,归根结底我们是在认识论意义上谈论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而当我们在认识论意义上谈论认知主体以及客体时,我们又必须首先对主体和客体的存在性进行本体论断言。正如康德在第一批判中描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但是对于物自体或自在之物(Ding an sich)的本体论地位却无法言说:“对象自在地、离开我们感性的这一切接受性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这在我们仍然是完全不知道的。”⑥而且,即使诉诸当代科学,这个吊诡也依然存在,并且表现为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模式或形而上学循环(见上图)。

  究竟层次a和层次b哪个更基本?从时间上说似乎是层次a更基本,但是这个“人类出现之前的宇宙”的观念本身就是由人的认知能力所产生的,甚至连大爆炸理论、进化论、脑科学也都是科学家的认知建构。从逻辑上说似乎层次b更基本,但是认知者及其认知对象如何产生却不得而知。为了破解这个形而上学的迷宫,哲学家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金钥匙。

  第一,语言学转向,形而上学的目标是分析人的认识论框架,而与实在世界没有必然联系。蒯因:“不是为了知道什么东西存在,而是为了知道我们的或别人的某个陈述或学说说什么东西存在;这几乎完全是同语言有关的问题。”⑦斯特劳森:“描述的形而上学……旨在揭示我们概念结构的最一般特征……对语词实际用法的细致考察是哲学上最好的方法,也肯定是唯一的方法。”⑧迈克尔·达米特:“哲学所能做的只是让我们得以清晰地把握我们借以思考世界的那些概念,并由此更稳固地掌握我们于思想中表达世界的方式。”⑨

  第二,经验转向,我们是在经验之中建构起对于世界的认知。恩斯特·马赫:“实在的世界和被感知的世界……并没有真正的鸿沟”;⑩“物、物体和物质,除了颜色、声音等等要素的结合以外,除了所谓的属性以外,就没有什么东西了”。(11)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只能是分析的或者可以被经验证实的,从而拒斥了超验的形而上学。这种立场得到了心理学家的支持,罗杰斯说:“机体对体验到、觉察到的领域做反应,知觉域对个体来说就是‘现实’。”(12)

  第三,后现代转向,拒绝谈论“客观实在”,同时对“主观性”“客观主义”“理性主义”等进行批判。德勒兹:“如果我们想保留‘实体’这个词,不惜一切代价使用这个词,那么我们就必须准确地使用它,不用于我们丝毫不懂的一个实体,而是用于每一个个体的感知。”(13)福柯的批判本体论:“关于我们自身的批判本体论,不能把它视为一种理论、一种学说,甚至也不能视为不断积累的知识总体,而必须把它看作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性,一种哲学生活,在这里,对我们所是之人进行批判,这既是对我们所遭遇的界限进行历史分析,也是对可能超越它们进行试验。”(14)

  第四,语境转向和实用主义转向,“实在”仅仅是在人类生存语境中才有效。约翰·杜威:“在任何有效的探索之中发现的那种语境的范围之内,‘实在’一词意指从所进行的那种探索中得出的一种已获得证实的结果,不论这个结果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15)席勒:制造真理和制造实在是同一的,“将‘实在’理解为某种——至少对我们的认识是——在真理的制造中长成的东西”。(16)威廉·詹姆斯:“实在是人化的实在,而且人可以塑造实在。”(17)

  第五,现象学的悬搁。胡塞尔在《第一哲学》中将贝克莱和其他近代哲学家看作现象学的预备形式。(18)胡塞尔提出:“我存在,这个世界存在,——我如何能对此怀疑?”(19)但是胡塞尔走向了唯我论,认为,“‘我在’这个命题肯定是一切原理当中的真正原理,并且是一切真正哲学的第一个命题”。(20)“世界存在”这个命题具有一种不可消除的偶然性,而只有“我在”才是绝对自明的,必须“采取一种只在理论上对现象学的纯粹的行为体验感兴趣的旁观者态度,而且我是通过悬搁变得能采取这种态度的,这个悬搁拒绝给予当下行为之一切作为课题的客体以有效性兴趣。很显然,这意味着现象学的排除”。(21)

  第六,直接面对存在本身,但是这种存在是超越主客体区分的更为基础的存在。海德格尔回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形而上学研究,早期通过现象学描述,后期通过体悟性语言来试图“说不能说的东西”,即用人类的语言来揭示本真的存在,其结论是“绽出的时间性本身的一种源始到时方式使对一般存在的绽出的筹划成为可能”。(22)中国的老庄、禅宗也主张通过体悟、体证、亲知、机锋等方式,用一种神秘的体验来洞见本真的存在。

  第七,逼近“客观实在”,我们的知识虽然是人的认知建构,但是认识可以不断地逼近“客观实在”。皮尔士:“存在着一些真实的事物,它们的性质完全不依赖于我们对他们的看法……这里包含的新概念就是实在性这个概念。”(23)我们通过不断的、持续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获得关于永恒的、客观的实在的信念,这种实在论也类似于卡尔·波普尔“逼近实在”和迈克尔·波兰尼的“朝向实在”理论。

  第八,实践论转向,哲学分析的起点应该是人的生存与实践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作为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Praxis)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4)杜威:“生物体按照自己或简或繁的结构作用于环境。结果,环境中的变化又作用于这个生物体及其活动。生物经历并体验其自己行为的结果。动作和体验或经历的形式的紧密联系就是我们所称的经验。”(25)

  这些理论从其自身角度来看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彼此之间却相差甚远,甚至看起来似乎是冲突的,如何审视这些理论并且寻求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框架呢? 三、新的解释框架

  本文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前面提到的形而上学循环以及各种貌似不同的解决方案,是因为发生了理解上的层次混淆。本节将在存在论、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理解框架,它由三个命题(代表着三个不同的层次或维度)构成。

  第一个命题:我们在这个世界之中生存着。与之关联的是另外一个命题:我们存在于其中的这个世界是存在的。这是最基本的存在论预设,甚至还算不上是理论建构,仅仅是一种最常识的描述。这也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前领会”:当我们问“‘存在’是什么”时,我们已经栖身在对“是”(“在”)的某种领会之中了,尽管我们还不能从概念上确定这个“是”意味着什么。(26)这同样也是罗素所说的“健全的实在感”:“我们本来就不是凭借论证才相信有一个独立的外在世界的。我们一开始思索时,就发现我们已经具有这种信仰了:那就是所谓的本能的信仰。”(27)还有一种自然主义的解释可以为之辩护,我们在进行认知活动或者理论反思之前,我们预先作为与世界混沌不分的婴儿出生,作为智慧初萌的孩童成长,我们已经预先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世界的存在首先不是认知或者思辨的对象,而是认知或思辨所发生的母体。

  第二个命题: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世界是物质的。这个世界是存在的,但是关于世界的存在属性却出现了各种本体论的划分,神创论、唯心论、怀疑论、二元论、唯物论等等。之所以采用唯物主义的立场,是因为唯物主义体现着当代思潮以及科学精神的主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心灵、意识、灵魂、精神等异于物质世界的特有领域,认为存在是一种自然存在,并且信赖自然科学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知识:这是一个充满物质与能量的世界,是一个不断演化的世界,我们人类在这个世界之中进化出来。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物质大脑的运作,尽管我们还无法详细说明物质性大脑的具体运作如何产生目的性的、感受性的意识。在这个层次上,我们不需要谈论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我们需要谈论的是从物质世界如何突现出意识。唯心主义会提出反驳,世界不是物质,而是个体心灵中的观念。但是相对于唯心主义的空洞假设,显然唯物主义更符合现代思潮与科学研究的取向,因而是当代语境下一种更为合理的选择,同时也是一种更有用的行动与研究之指南。唯物主义并不是一种独断论,而是一种方法和立场。

  第三个命题:认知是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自然产物。人类是物质世界通过自然进化而产生的、能够进行信息处理的高等智能生物。人通过感官获取感觉材料,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处理,最终形成意识层面的知识和理论。最低等的生物与外界环境处于浑然一体之中,随着生物的进化,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复杂,认知似乎同外在世界也越来越遥远了,但是这丝毫不改变人的认知过程是认知器官同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之交互作用。基于这种彻底的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我们的所有思维活动都是一种认知建构,在这个层次上,哲学中所讨论的各种存在范畴或者本体论范畴,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设定的各种物质单位、元素和存在形式,也包括我在本文提出的观点,都是大脑认知的产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