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与时尚的亲密融合:成都宴 | 内建筑 沈雷新作

 Big丽丽p1hz0zh 2019-07-15

三月,草长莺飞,成都南门“上善国际”二楼的临街玻璃窗上,谦逊而优雅的“成都宴”三个字悄然攀爬上来,一如成都人的性格:低调而不事张扬。这便是由内建筑设计事务所著名设计师沈雷担纲设计的成都餐饮美学语境。

▲门厅

在中国,成都可能是绝无仅有的“神奇”之地!它和历史变化密切相关却又若即若离;偏安一隅的地势地貌却气候温润、物产丰饶。独特的人文地理又使它具有飘忽不定的贵族气质:不争,将闲朴的自我生活追求隐忍于民间“繁华”之中。

▲走廊

  于是,芙蓉花、空间纠缠、交错与闭合,让阴影笼罩住本来可以外显的精细与质地,成为他构思“成都宴”时的空间意象和传达的“成都诗意”。

  接待大堂,扑面而来的是空间地道的成都闲雅气质:圆弧形的接待台精致、傲然却又不失亲和的意趣。

▲接待区

  黑色马毛制成的护墙板在柔弱灯光的反射下,呈现出不可操控的、被曼妙的灯光折射后的灰黑,犹如黄昏氤氲的山色晕染,在柔软中引导前行。

▲休息区

  这时,天花顶面的灰镜反射出暗淡的空间环境色和绚烂的点点灯光,反射材料的泛白与炫目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邃、朗阔的空间幻象,安详而深远。

▲过道

  黑色的地毯上硕大无边的一朵芙蓉花,妖异的粉红色优雅绽放,延伸至餐前等待厅,让人感受到无声的热烈与隆重。

▲过道细节

  夜宴的奢华、时尚与颓废的美用这样不期而遇的姿态,在这里掀开!

▲就餐区走廊

  大厅的路径时而交叉、时而聚合仿如迷宫,如同传统与当代迷离、叠印与交错,时间的边界在“暗静”中消失得无声无息,只留下徘徊在空间中的静谧与美好。

▲服务区长廊

  “20年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成都,那时的成都蓉花遍地生长,气候阴郁使生活的细节、环境的优雅隐没在暗调之中,没有明确的符号、没有张扬与狂放,富贵与贫穷安之若素。”沈雷介绍道。

▲细节

  所以,他用对成都的人文理解转换为空间叙事,为人们讲述了一场在当代语境中的成都意境。

▲就餐区

  沿着游走路径形成的大厅、卡座和包间交织在一起,关系复杂而虚实相间,回溯与展望遥相呼应,通畅与阻断变化多端。

  不同区域以自己的逻辑形成对称,在整体空间中形成不凌乱、不冲突的符合逻辑话语,空间在灵动中自然、舒展地生长。

  这时,隐没在阴影中、纯铜制成的包间的门、枋柱以黝黑的包浆,叙述奢华与落寞,它们有如生灵向外蔓延,形成酒柜、包房隔断的立柱,神情依旧怡然、清癯而富有骨力。

  包间和大厅的墙体用铜板冲孔,形成的如同竹蔑席革肌理,空隙处透出亚克力发光板的芙蓉图形颇具向民间技艺致敬的姿态;大厅的腰线,用高科技的弱光LED屏贯通,人文图像似有似无的显现,动感而矜持。

  仿佛是南唐画家顾闳中绘制的旷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虽然没有具象地再现图中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等场景,但是,却用巧妙的空间语言和当代意识,表达出同样的宴行节奏。

▲包房客厅

  此时此刻,酒香夹杂着精心脍制过得食材香氛,形成复合的味道刺激我们的视觉与味蕾,让人着迷。

▲包房就餐区

这便是“成都宴”,混淆的幻境与当代的处所。它决然不是传统意义中的四川意境和川菜,是一种延续,持续的延续……

▲墙面细节

沈雷:在真实世界里寻找虚幻的平衡

杭州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沈雷 沈雷简介:

19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

1992-1997 浙江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2001年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设计硕士毕业

2002-04年担任ID+C设计杂志执行主编

杭州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

CIID2012年度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影响力人物

以下是采访实录:

  【室内设计联盟】:这是您第几次参与法兰克福家纺展?本次参与形式与以往有何不同?

        【沈雷】:第一次,所以说不出有什么不同。

  【室内设计联盟】:本次概念展的您选的主题是《平衡》,您是如何理解和诠释这个主题的?希望传达给大家什么样的感受?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哪里?

  【沈雷】:一开始我接到“平衡”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的是跷跷板,小时候很熟悉,它依靠平衡关系,给两边的孩子无穷的快乐。随着接触到更多的长堤产品,特别是高缇耶的设计理念,我有了新的想法。字典里对“平衡”的理解是:指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生理学中某种特定营养物合成与分解之间的关系。

  而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永久的。高提耶的设计精神来自面对这一切的永不停止的调皮,一面不断地对时尚规范发出挑战,一面寻求回归传统的精神,展厅借金属的壳,混合柔软的不确定性,试图在真实中构建虚幻的平衡,或乌托邦式的不切实际。

  我的设计理念由此展开:以一个斜向切片空间展示高缇耶的设计作品和设计理念。虽然有斜面和坡度,但观者身在其间,行进和感受,却能始终保持一种平衡,这是我的设计想法。

  设计灵感也是来源于自身的判断和对这个产品的了解吧。

  【室内设计联盟】: 软装被行业称为黄金起步期,专业的软装设计师、软装公司都在起来,在您看来软装在整个设计环节中处于什么位置?

  【沈雷】:软装是一个特别的门类,就像建筑、室内一样,也是一个门类,有自己的设计特点。

  【室内设计联盟】::这是您第一次与长堤的合作么?与长堤的合作中,您如何看待他们家的产品,长堤的产品会对您的设计产生什么样的设计灵感?

  【沈雷】:第一次与长堤合作。内建筑的作品相对来说是比较“硬”的,长堤的产品对我们而言是新鲜的,产品和设计之间往往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不断有新产品的的研发和引进都会给设计师带来不同的灵感,可能用在不同的空间中,它呈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室内设计联盟】:很多人反对为了“设计而设计”;也有人觉得设计就是要与众不同,追求不同而设计,您是如何理解设计及设计的作用的?

  【沈雷】: 我觉得为什么不能为设计而设计呢,设计是设计师的技艺和维生的本领,为什么不能把这个技艺发挥好呢。设计的作用就是发挥设计师的特长和技艺,为之给予更好的商业利益。

关于“家”快问快答:

       【室内设计联盟】:你的家给的人感觉是?

  【沈雷】:每一个人的家多少都跟自己的个性相像。我比较喜欢黑白,是黑白分明的人,所以我家公共空间是白色,卧室是黑色。

  【室内设计联盟】:在家里最喜欢做的事情是?

  【沈雷】:家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地方,在家就是彻底的放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没有最喜欢的一件或两件事。

  【室内设计联盟】:最喜欢家里的一件家具是什么?

  【沈雷】:家里的家具都是我自己挑选的,都喜欢。

  【室内设计联盟】:最想添加或者拥有的一件家居用品是什么?

  【沈雷】:对我来说,家能满足我基本的居住需求就好,也没有极强的占有欲,所以我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满足衣食住行就行。

  【室内设计联盟】: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最喜欢的一本书是?

  【沈雷】:我经常读书,涉猎面很广,从杂志到书等等,我读书很快,200页的书半天就能看完。最近在读一本很有感觉的书,陈丹青的《谈话的泥沼》,是他近年来接受采访或与人对谈所整理出的文字,精心挑选后结而成集,讲了很多在媒体采访他后的语言的集合,有误读他的,他的本意是什么等等。很有意思,值得大家一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