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 自诩理科学霸的小编, 都会在翻开“守护海岸线”项目的年度大作 《中国若干典型海滩垃圾监测研究报告》的时候, “人设”崩塌。 毕竟我能看懂的部分只有 第一部分——背景, 和作为项目组内部成员,比较熟悉 第二部分——材料与方法。 至于后面的内容, 差不多就是在看天书了。 于是我甩锅给上了大学学了文。 但是,后面的数据分析, 才是这份报告的精髓啊!!! 看不懂报告的数据分析, 仿佛西瓜吃不到中间最甜的那一勺, 大闸蟹吃不到蟹黄最鲜的那一口, 让人抓心挠肝啊!!! 令小编略感宽(xīn)慰(xǐ)的是, 看不懂的,不止我一个。 无论是监测点的执行小伙伴, 还是志愿者, 还是来访的媒体/公众, 都时不时向我们反馈, 这个报告有点深奥看不懂。 我们将这件事反馈给有求必应的研究部, 有求必应的研究部在完成年度监测报告后, 还额外制作了一份大众版的监测报告。 去掉那些“不近人情”的专业术语, 把报告中最精华的内容, 用最直观、精炼、简单的文字和图表, 告诉大家, 海岸线25家监测伙伴&数千志愿者忙了一年, 到底我们研究出了什么。 小编在仔细阅读了这份通俗易懂版的报告之后, 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大家做个阅读指引。 虽然报告很简短, 只有四页, 但是研究部煞费苦心, 在短小的篇幅里安排了丰富的内容。 小编希望大家不要错过这份报告中的精彩内容。 所以给大家做个简单的阅读指引。 首先,封面上的信息量就不少, 大家注意一下标记出来的重要信息。 文字的阅读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 在26.9万吨塑料垃圾的右上角, 研究部还贴心地加了小图标—— 这么多的塑料,相当于1494头蓝鲸。 到了正文第一页, 毕竟是一份关于海洋垃圾的报告, 首先还是要搞清楚我们的监测对象海洋垃圾, 到底是指什么。 海洋垃圾的分布。 海洋垃圾的危害, 主要分三个方面:人类健康、经济产业、生物生态 这张图将人类寿命、塑料产品的使用寿命, 和塑料产品的“存在寿命”,也就是降解时间 进行对比。 其中,长期使用的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 可长达数十年, 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将那些可长期使用的 塑料用品,使用到它们“生命”的尽头了吗? 在这张图的右上角上, 研究部再次贴心地科普了塑料垃圾的回收价值。 1号塑料PET, 也就是各种饮料瓶, 和2号塑料HDPE, 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而3-7号塑料回收难度较大。 从这里开始的内容, 真正全部来自“守护海岸线”项目的25家监测伙伴所带领的千志愿者, 身体力行到海边监测, 清点海洋垃圾的种类、数量、称重。 大家的辛劳,见证了一件事—— 海滩垃圾积累速率。 面对这个概念,仿佛又在看天书了→_→ 但它已经是报告所述的核心问题了, 所以还是静下心来,好好理解一下吧。 毕竟我们贴心的研究部, 继续贴心地附上了解释说明。 哪些垃圾积累得比较快呢? 在2018年拔得头筹的, 是泡沫塑料。 ![]() 在不同海域的情况又如何呢? 黄海和东海形势严峻。 ![]() 报告的数据显示, 海滩塑料垃圾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就是用这张图来说明的。 无论是数量TOP10, 还是质量(口语用“重量”)TOP10, 其中一般塑料和泡沫塑料的占比都非常高。 ![]() 最后在报告的末尾提供一点背景信息。 看看咱们人类多厉害, 每年生产这么多塑料了。 ![]() 在这份精简版的报告中, 塑料比较抢镜, 但是同样不要忽略海滩垃圾中的其他成分—— 玻璃(含陶瓷)、纸、金属、橡胶、木质、 混合材料及其他。 如此“平易近人”却又饱含知识与数据的海滩垃圾报告, 到底怎么获取呢? 滑到文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