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伟天英 2019-07-16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老家许昌

文‖窦永革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幼年承祖父命出继堂叔为子,嗣母王氏,十六岁未婚守节,抚育他成人。他相貌丑怪,瞳子中白而边黑,性情耿介,不谐于俗,唯与同里归庄为挚友,时有“归奇顾怪”之谓。

他少时深受嗣祖顾绍芾的影响,关心现实民生,注重经世学问。十四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归庄共入复社,与复社名士纵论天下大事,反对宦官擅权。二十七岁乡试落第后,他“感四国之多虑,耻经生之寡术”,断然弃绝科举之道,发愤钻研经世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全国各地山川、地理、农田、水利、兵防、物产、赋税、交通等资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书未成而明亡,清兵南下,昆山城破,嗣母王氏绝食二十六日,慷慨殉国,遗命勿仕清廷。顾炎武深受感动,与归庄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积极投入苏州、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武装斗争。起义失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随行的骡马驮着书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清顺治十三年(1656),他只身北上,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边防和西北地理研究,并垦荒种地,结纳同道,以图恢复。康熙七年(1668),为山东“黄培诗案”株连入狱,经友人营救获释。

顾炎武律己极严,身处逆境而终无颓唐之想,刚正不阿,坚毅不屈,一生誓不与清廷为伍。对于投清变节者,他毫不留情,愤然直斥。

康熙十六年(1677)开博学鸿词科,都中争相举荐,他致书曰:“刀绳俱在,毋速我死。”并郑重声明:“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次年议修明史,总裁叶方蔼又特邀他入明史馆,他严词拒绝,回信说:“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其超行气节,令清廷都敬畏不已。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此后,顾炎武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世。晚年筑土室于华阴丛冢间,与妻偕隐。康熙二十一年(1682),卒于曲沃。

顾炎武阅历深广,学问渊博,著述宏富,今可考见者已有50余种,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他于经史百家、音韵训诂、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乃至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水利河漕、兵农田赋、经济贸易等方面都有精湛研究,为清代学术开辟了众多门径。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为其鲜明旨趣,认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并以其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清代朴学的先路,对吴、皖考据派有深刻影响,被誉为明清学问有根柢第一人,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

顾炎武强调为学必须先立人格,认为对社会历史的探讨和操守气节的砥励同样重要。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更是影响深远,流传至今。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顾炎武的文学成就主要以诗见称,现存各体诗412首,其中包括徐嘉《顾诗笺注》的《集外诗补》中所收的4首佚诗。顾炎武生当乱世,诗歌创作的现实性和政治性十分强烈,形成了沉郁苍凉、刚健古朴的艺术风格和史诗特色,精神骨力,接近杜甫,成就很高。如著名的七言律诗《海上》四首,关心恢复事业,悲感苍凉,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话》中便评曰:“独超千古,直接老杜。”

在顾炎武的诗作中,有一首《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诗前有序:“处士之父可从,崇祯十五年以壮士隶督师汪公乔年麾下,以五千人剿贼,至襄城,死之。处士年十六,贫甚,与母彭氏并日而食,力学有闻。越二十九年,始得走襄城,为汪公及其父设祭,招魂以归。余与处士交,为之作诗。”诗中写道:

踯躅荒郊酹一樽,

白杨青火近黄昏。

终天不返收崤骨,

异代仍招复楚魂。

湛阪愁云随独雁,

颍桥哀水助啼猿。

五千国士皆忠鬼,

孰似南山孝子门。

诗的序中记述了李颙父亲李可从战死襄城,二十九年后李颙赴襄为父设祭招魂的事实,并交代了自己与李颙交好,以及写这首诗的原因。

李颙(1627——1705),明清之际思想家、哲学家。字中孚,号二曲,又号土室病夫。陕西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人。因山曲曰盩,水曲曰厔,故学者称其为二曲先生。李颙因其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和眉县李柏、富平李因笃统称为“关中三李”。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清史稿·列传》中有其传。

《清史稿·列传》中记载:

“父可从,为明材官。崇祯十五年,张献忠寇郧西,巡抚汪乔年总督军务,可从随征讨贼。临行,挟一齿与颙母曰:‘如不捷,吾当委骨沙场。子善教吾儿矣遂行。’兵败,死之。颙母葬其齿,曰‘齿冢’。时颙年十六,母彭氏,日言忠孝节义以督之,颙亦事母孝。饥寒清苦,无所赁藉,而自拔流俗,以昌明关学为己任。”

这一段讲述了李颙成长、求学的情况。李颙的父亲李可从战亡于襄城,留下李颙和母亲彭氏,无片瓦寸土,度日艰难。彭氏决意教李颙从学,但无力供学,屡被塾师拒绝。李颙九岁入塾,只读过二十天书,但他发愤自学,仅靠母亲纺织缝纫和自己打柴换粮,杂以糠菜,维持生活。因之面色如菜,人称李菜。

李颙在挖菜拾柴的空闲,也手不释卷。县内藏书之家,渐知李颙家贫力学,便任其翻问。李颙随阅随还,数载之问,披览群书,写出了《二十一史纠谬》等笔记体习作。大约三十岁时,认为这不是切己之学,非儒家正脉,便把这些著作烧掉了。从此,潜心于宋明理学。

《清史稿·列传》中又载:

“先是颙闻父丧,欲之襄城求遗骸,以母老不可一日离,乃止。既丁母忧,庐墓三年,乃徒步之襄城,觅遗骸,不得,服斩衰昼夜哭。知县张允中为其父立祠,且造冢于战场,名之曰‘义林’。常州知府骆钟麟尝师事颙,谓祠未能旦夕竣,请南下谒道南书院,且讲学以慰学者之望。颙赴之,讲于无锡,于江阴,于靖江、宜兴,所至学者云集。既而幡悔曰:‘不孝!汝此行何事,而喋喋于此?’即戒行赴襄城。常州人士思慕之,为肖像于延陵书院。颙既至襄城,适祠成,乃哭祭招魂,取冢土西归附诸墓,持服如初丧。”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这一段讲述了李颙赴襄城为父亲“招魂”的情况。康熙九年(1670),在母亲三年丧服期满后,李颙来到襄城“觅遗骸,不得”,知县张允中为其父立祠、造冢,短期内不能够完成,便应常州知府骆钟麟之邀南下讲学。之后后悔不已,即赴襄城为其父“哭祭招魂”。

康熙十二年(1673),陕西总督鄂善修复冯从吾创办的“关中书院”,聘李颙主讲,又在雁塔、富平等地讲学,力主讲学自由,与清廷钳制思想的政策相对立。同时,他企图用教育的方法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关中人子翕然师之”,前来向他求学问教的不仅有学者士人,也有不少农、工、商、贾。李颙讲学的稿子和学术问答被其弟子辑成《二曲集》广为传播,使传统的关学又得以复盛。李颙晚年寓居富平钻研学问,坚持讲学至逝世。

李颙所交皆一时名士,平生最为知己的是骆钟麟。骆为浙江临安人,顺治十六年(1659)春,任周至知县。下车伊始,便到李颙草庐,竭诚造谒。骆钟麟崇敬李颙的学问和为人,在生活上大力资助。康熙年间,学者顾炎武两次访问他,探讨学术,反复辩论“体用”问题。

关于顾炎武和李颙的友情,《清史稿·列传》载:“康熙十八年,荐举博学鸿儒,称疾笃,舁床至省,水浆不入口,乃得予假。自是闭关,晏息土室,惟昆山顾炎武至则款之。”可见两人交情不同一般。顾炎武佩服李颙的学习精神和渊博的学识,说:“坚苦力学,无师自成,吾不如李中孚!”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李颙与其他亡国的明末遗民一样,站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仇视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统统斥之为“贼寇”。同时,他又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对满清入关推行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极其愤慨。他无意功名,“顾惜名节”,誓不仕清。

他主讲关中书院时,谢绝了官府专门为他做的小袖窄袍,仍然穿着“蔗人常服”登上讲坛,给投降清王朝的汉官首先上了第一课。讲学不到三个月,鄂善便以“山林隐逸”举荐入朝,被李颙八次上书以疾力辞。后有诏举“博学鸿儒”,礼部又以“海内真儒”推荐,太史亲到其家,一再催逼起身赴京。

李颙对这些诏举极为反感,力辞不就。但催檄如雨,前来威逼的官吏将李颙连同卧床一并抬往省城,李颙坚不从命,拔刀自刺,官吏大骇而止。

《清史稿·列传》载:“(康熙)四十二年,圣祖西巡,召颙见,时颙已衰老,遣子慎言诣行在陈情,以所著《四书复身录》《二曲集》奏进。上特赐御书‘操志高洁’以奖之。”

李颙这种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在关中反清志士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关中的学者称他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铁汉。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他的高风亮节也得到了海内学者的敬仰,顾炎武赞扬他是学者们仰望的“泰山北斗”。《清史稿·列传》称他:“是时容城孙奇逢之学盛于北,余姚黄宗羲之学盛于南,与颙鼎足称三大儒。”

李颙学问渊博,在宋明理学、史籍考证、文字训诂方面的研究都有所建树。他的著作在康熙、雍正年间即有刻本,光绪时补入《四书反身录》《垩室杂感》《十三经纠缪》《二十一史纠缪》等篇,印成《二曲集》和《李二曲先生文集》,现存陕西省图书馆。

《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这首诗比较容易理解。

诗的前两句写李颙赴襄城寻找父亲遗骸并设坛招魂的情景。“踯躅”音zhí zhú,意为徘徊不前。“酹”音lèi,意为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樽”音zūn,指古代盛酒的器具。“青火”指山野坟墓间或古战场中常见到的磷火。“终天不返”,指颙父的战死犹如终天般长久,此恨不可挽回。“崤骨”指颙父的骸骨。

诗的后两句是议论性的句子,写出了招魂时的愁苦,赞颂了汪乔年率领的五千国士的忠勇精神,并对李颙的孝心予以赞扬。“湛阪”在今平顶山市北。杨伯峻注:“湛水源出今河南宝丰县东南,东流叶县,经襄城县境入于北汝河。湛水之北山有长阪,即此湛阪。”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左传·襄公十六年》载:“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楚师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复伐许而还。”“湛阪愁云”指楚师战败的凄苦境况,与连句的“颍桥哀水”均指代汪乔年襄城之战的凄惨情景。

李可从在襄城保卫战中战死的背景是,明朝末年汪乔年被任命为三边总督,奉命出关,进军中原围剿李自成的农民军,随同汪乔年大军一同出关的队伍中有两个人:一个是盩厔县令孙兆禄,一个是他的好友李可从,两人均在襄城保卫战中与汪乔年一同战死沙场。

在李红昌先生编著的《走遍襄城》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李颙赴襄城寻找父亲遗骸并设坛招魂的历史事实。李可从战死襄城近30年后,李颙徒步两千里,从陕西盩厔县来到河南襄城。李颙走遍了襄城郊外的荒冢野坟,又问遍上了年纪的老人,却没有一人知道李可从葬埋的具体位置。李颙束手无策,不禁悲从中来。他跪拜在襄城城内通衢之处,从白天哭到深夜,又从深夜哭到白天。许多襄城父老被李颙的孝心所感染,也是涕泪交流。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当年和李可从一同守卫襄城的刘汉臣这时已经病逝,刘汉臣的儿子刘宗洙非常感念李可从为国捐躯的精神,同时也被李颙的孝行所感动。

在征得李颙的同意后,刘宗洙捐出了自己家中在襄城西郊汝河东岸的数亩土地,并寻找了一块长67厘米、宽53厘米、厚22厘米的青石,镌刻上孙兆禄和李可从的姓名、籍贯、生辰以及殉难日期等文字。碑文写道:

“西安府同知私谥忠文孙公兆禄,直隶盐山县举人,崇祯壬午年二月十七日死于战场。烈士私谥忠武李公信吾讳可从,陕西盩厔县人,生于万历己亥年十一月十九日子时,战死于壬午年二月十七日。知县张允中立石,吏部候选同知、眷侄刘宗洙奉祀。”

刘宗洙和李颙将石碑镌刻好后,把它埋葬在了县城西郊,垒土为基,并为李可从、孙兆禄以及战死襄城的陕西官兵举行了招魂仪式,人们称这座坟墓为“双忠墓”。因为墓的四周遍植了林木,人们称之为“义林”。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康熙二年,襄城知县余二闻与邑人刘宗洙等捐资创建汪公祠,祀汪乔年和同殉难将官,并守城遇难被劓刵诸生一百九十人。康熙三十四年,知县刘子章重修,并厘定从祀位置,孙兆禄和李可从从祀前位。

在乾隆版《襄城县志》中收录有两篇文章,一篇是《义林记》,另一篇是《重修襄城义林双忠墓碑记》。前文作者刘子章,康熙三十二年(1693)出任襄城知县。后文作者陈治安,康熙三十六年(1697)出任襄城知县。两文都记述了“义林双忠墓”的修建情况。

岁月悠悠,转眼间距李可从战死襄城和李颙赴襄寻父遗骸并招魂已经三百多年了。时至今日,读到顾炎武的这首诗,回顾那段历史,不禁令人感慨万千。但不管怎样,李颙的孝心还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感天动地的孝行也同样值得我们每一位襄城人借鉴和学习。

2019年4月15日——18日

300多年前,此大儒徒步两千里赴襄城寻父遗骸并招魂

【作者简介】窦永革,男,汉族,1967年4月生,河南省襄城县人,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许昌市作家协会理事、襄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襄城县诗词学会秘书长、襄城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从事业余创作20多年,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余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出版有散文集《漂浮在汝水上的心灵》,部分作品被转载收录、获奖评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