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专家用一张旧报纸,解开法门寺宝函上的封印带,不服不行

 历史解密坊 2019-07-16

陕西宝鸡的法门寺,是一座具有19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刹,在法门寺中出土了大量的遗宝,比如法门寺宝函,就是专家们发现的神秘遗宝之一。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法门寺宝函上,曾系有一条千年封印带,专家们为了打开宝函,且不损坏封印带,竟然冒险尝试了一个“笨方法”,究竟是什么方法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1987年4月,工人们正在修缮法门寺的佛塔,谁知竟然在清理地基的时候,挖到了一处地宫的入口,也就是后来蜚声海内外的法门寺地宫。专家们进入地宫,经过数日的清理后,累计出土了千余件珍贵文物,其中最让专家们感兴趣的,却是一件檀香木宝函。

专家们经过讨论,决定将檀香木宝函打开,对其中的文物进行研究和保护。而启开宝函的任务,就落到省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身上。
面对珍贵的檀香木宝函,老教授也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拿着放大镜研究了许久之后,才开始用毛刷清理檀香木宝函上的腐物。第一步还算顺利,老教授打开檀香木宝函后,发现里面装着一个银质的宝函,而且上面还系了一圈丝带,由于年代久远,丝带已经成了灰褐色,因此专家称之为“千年封印带”,其实它是唐代函封的一种标志。

老教授看到丝带后都傻眼了,因为丝带历经千年的岁月,早已变得糟朽不堪。如果直接上手去解,肯定会将丝带扯断,毕竟考古失败的训还记忆犹新。1983年,专家们在广州象山清理南越王墓时,出土了一套丝缕玉衣,一开始连接玉片之间的丝线还有完好的,结果专家们一时疏忽,竟然用手去触碰,于是手指下的玉衣丝线就断掉了一部分。
专家们都沉默了,到底能不能打开宝函上的丝带呢?最后,老教授还是选择了冒险解开丝带。

老教授想到了一个“笨方法”,也就是利用比丝带更软的东西带来替代手指,这叫做“以柔克柔”。还是由老教授亲自出马,他先找来一张旧报纸,然后从中间撕开,并将两面对折,然后卷成筷子形状,而且一头粗一头细。紧接着,老教授一手拿一个报纸卷,让一个助手替他打电灯照亮,另一个助手替他拿放大镜对准丝带打结的地方。

老教授就这样通过放大镜观察,用报纸卷代替手指,轻轻得将丝带结一点点的拨开。经过半个多小时忙碌,老教授成功的将千年封印带完好无损的解开了。专家们仔细观察,丝带大约有50多厘米上,上面还有精美的纹饰,只可惜丝带太腐朽了,看丝带的时候都不敢大口出气。

专家们解开丝带后,接着便打开了银制宝函,结果发现里面还有一件系了封印带的宝函。老教授如法炮制,又成功的打开了第二个封印带,紧接着又出现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宝函……就如同俄罗斯套娃一样。

不过专家们此时也早已轻车熟路,当打开最后一个宝函时,人们都惊呆了,里面竟然是一件金光闪闪,一尘不染的金塔,而在金塔中间所保存的,正是佛教圣物——佛指舍利。当专家们看到洁白如玉的佛指舍利时,所有人都屏气凝神,静静的看着它没有说一句话。 

如今这件宝函,封印带和佛指舍利,都完好的珍藏在法门寺地宫博物馆。如果没有专家们的努力,或许我们今天都和佛教圣物无缘。另外,法门寺每年还了吸引众多的善男信女前往参观,大家争相一睹佛骨舍利的真容。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