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公望《水阁清幽图》、《富春大岭图》品读

 白水神木山人 2019-07-16
(2017-06-19 15:55:43)

黄公望《水阁清幽图》、《富春大岭图》品读

周日去南京博物院看了“清代娄东绘画特展”,一进展馆即被黄公望的两幅作品所吸引,一幅是《水阁清幽图》,另一幅是《富春大岭图》。《富春大岭图》曾在2015年南京博物院举办的“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中展出过,这次可谓第二次见到了。作为娄东画派的领袖人物王时敏、王原祁,皆是一生努力学习黄公望。世上有许多画家受黄公望的影响,但是没有人能够像“二王”那样执著的。王原祁曾说自己:“余弱冠时,得闻先赠公大父训,迄今五十余年矣。所学者大痴也,所传者大痴也,华亭血脉,金针微度,在此而已。”这次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展览把黄公望的作品作为引首展出,实在是太有必要了,并且在黄公望的作品后又放置了两件董其昌的作品,这样就能让观者清清楚楚地把摸到娄东画派的脉络与根基所在。当然黄公望作品本身之魅力无穷无尽、令人痴迷不已,能亲临画幅前,凝神感受,那种体验决不是徒观画册所能给予的。经典是需要直面凝视,近身感受的。

《水阁清幽图》,纸本墨笔,纵104.7厘米,横67厘米。画幅一入眼帘,即令人感到格局之大气、宽博。画幅左下方用两岸的山石营造出一条曲折的山谷溪流,溪流的不远处上坐落了几座阁屋,阁屋被周围茂密的树木环抱掩庇,显得格外的幽静惬意。树木用墨浓淡有致、层次分明,结体则正欹相应、落落大方。左岸的树木与右岸近景内侧的树木在姿态上向内拱曲遥相呼应,好像一问一答,很富生趣。树木都画得丰华润泽,让人看了有种无比滋养身心的感受。现代人焦躁难安的心灵,仿佛在这些树木轻松拂扫摇曳之间,立马松解开来,并有一股清泉从干枯的心底冒润出来似的,心灵顿时充满了被滋润的舒适与喜悦感。阁屋背后有一片树林,在云气升腾的山谷中,显出朦朦胧胧、氤氲弥漫的逸美,这种美实在是太吸引人,可以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与体验。这在看画册时是感受不到的,只有在现场感受原作时才会有的体验。云气弥漫于山谷之中,并斜向呈S形,把画面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使整个画面虚实相间。画幅右侧的岸边山石与画幅上部分的峰峦隔云气而遥望,主峰下面有数个平台斜向依次后退,塑造出山脉的深度与层次。顺着最前的几个平台再沿着主峰的山脊往上,又一个明显的S形态的走向直至峰顶,很有动势。山峰的脊背上布满了许多矾头与苔点,平台上也画有许多同样的矾头与苔点。矾头错错落落,大小不一,这样就给厚重端庄的山脉增添了生命。山石用的是披麻皴,运用得非常自然,轻松挥洒、参差交错,后人学黄公望的这种皴法,大多不大自然,有程式感。山石都画得很真实,有土质感,好像披麻皴下都包裹着实实在在的泥土。虽然黄公望运笔富于意趣,但山石物型的真实感丝毫不失。纵观全图令人想起元代文人张雨形容黄公望的画“山川浑厚;草木华滋”,应该说这八个字在此图中都很好地体现了出来。但就我个人而言,感受最深,也最愿意久久驻足画前,用心沉浸其内的,则是那股宽厚大方、畅润心灵的慰藉之感。

《富春大岭图》,纸本墨笔,纵74.2厘米,横36厘米。此图在画幅左下角留有一隅空白为之江水,其余皆由一座由众多山石组成的大岭构成。山石从右下方错落有致地斜向左上方取势叠加,但上部正中及偏右的山峦高峰又取安稳静穆之姿,两相动静相宜,互为补充。下方的大部分的山石的块面较小,逐渐向上大部分的山石的块面越来越大,许多山石的周围还错落地夹置着一些大小形状不等的小山石,山石的姿态极尽自然生动,好像在真实的山水世界中就是如此似的。这种山石的垒叠排列很富于韵律感与节奏感。而且整个大岭的下部分画得较实,上部分画得较虚,形成了鲜明的虚实对比,从而使最上的高峰部分有朦胧渐远的诗意感。山石的有些夹缝处皴擦出了一些小树林,但并不多,兀秃的山石还是占据了主要的画面,这一切很好地表现出了富春大岭地区的地貌特征,能让人感觉到真实山川的再现。当然这肯定不是完全的真实,是在真实山川的基础上,再根据作者的理念需要而构思出来的。如果没有在当地长期居住过、观察过,是画不出这些独特的山川风貌的。图右下角有一条山径,沿大岭外侧的崖壁曲曲折折徘徊蜿蜒。行间,可见小桥茅屋,隐落丛中,最后山径伸展到大岭的深涧处,在此一道飞瀑帘挂,缓缓下泻,令人眼睛一亮为之一震。全图以勾勒为主,略加皴擦。皴擦不多的原因,可能囿于大岭的地貌比较光秃之故,不宜多用皴法表现。所以黄公望标志性的披麻皴在此几乎不见。应该说全图最为精妙之处便是山石的勾勒运笔,勾勒的线条丝毫没有牵强之感,特别轻松自然,极富书法韵味。尤其上半部分山石的运笔,虚虚淡淡,仿佛有一层云气笼罩在笔墨上,若有若无、幻起幻灭、飘逸灵动。有的岩石的勾勒线条随意断去,实则形断而意不断,非常美妙,可以说把笔墨之美给完满地表现了出来,令人看了赏心悦目、赞叹不已。虽然全图用墨淡逸,但所表现的山石浑圆敦实,纵观全图则有浑朴简静、凝重肃穆之感,并且充满着一股自然界的野气。此图的风貌与《水阁清幽图》的完全不一样,《水阁清幽图》的风貌倒与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此图完全不同,展示了黄公望的另一种风格。

 黄公望的作品是值得反复欣赏与研读的,黄公望不但开了元代意趣简淡画格的面目,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但凡明清两代的山水画家,几乎没有不受其画风影响的。黄公望的作品存世不多,一般在市面上很难见到,所以能有幸在这次娄东派的画展中看到也算是一次难得的体验与学习的机会。当然,大师的经典作品是要用力与时间去消化的,不是一两次的观展就能完全领略与把握的,需要一次次的静心品读,方能让经典走入心灵。在一次次与经典的神往交流中,人的品味也就慢慢地得到了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