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所“最美中国幼儿园”刷了屏。 这家幼儿园坐落于云南,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棒棒糖理想园。 俯瞰整座建筑,它既像打开孩子梦境的钥匙,又像寄托孩子童真的棒棒糖。 幼儿园的外墙借用了黎明时天空的渐变色,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幼儿园内部则洁白纯洁,只有地板上有一些在幼儿园里常见的色彩供孩子们游戏使用。 图片来自西安迪卡幼儿园设计中心官方网站 对于这所幼儿园,网友的观点主要有下面几种: 1.高级审美,对孩子的美育有帮助。 2.环境虽好,但还是要看教育者 3.我想重新上幼儿园/说个价钱让我死心 4.孩子不一定喜欢这样的设计 作为一名幼教人,它确实不是我心中的“最美幼儿园”。 这家幼儿园是值得认可的,但值得认可的是它在中国审美意识上的前进,并非它在中国学前教育上的前进。 至少,人们不能在知晓它的教育理念、它的课程之前,仅凭外表,就盛赞它为“中国幼儿园的希望之光”。 今天,我想和大家好好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不是我心中的“中国最美幼儿园”;以及,我心中的“中国最美幼儿园”是什么样的。 网友的争论对于这所幼儿园,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人觉得,它象征着中国“美盲”时代的终结,对孩子的审美教育大有好处: @MONOKURO CAT:五彩斑斓是有利于孩子发展,但不是颜料盘撒翻到一个桶里,而是有序有美感搭配的色彩引导,让美盲在我们这个时代终结吧。 @胡小厨18041249160:当之无愧的“设计”!这才是!早就觉得那种色彩斑斓的东西,视觉容易疲劳。第一眼很新鲜,第二眼就不再吸引人了。因为没有用心去做色彩搭配。柔和的渐变非常棒,既包含了各种色系,又减压。斑斓的色彩只需要稍微点缀,画龙点睛就行,让孩子受到启发性是最重要的。 也有人担心这是成人强加给孩子的审美观,并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simplelife:其实五彩斑斓符合小孩子视觉发育的特点。冰冷的白色让人想起医院。 彼得森张:正在养小孩的我发现,小孩子或者欣赏不了成人世界所谓的设计,他们不能画标准的圆,直直的线,颜色还是乱七八糟的一堆涂,这种干净整洁的摆拍教室基本上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也许,小孩的大脑就是要艳丽的色彩,要丰富的形状来刺激。给小孩子做设计太难了,因为你的设计使用者太特殊了,你永远琢磨不透他她们 还有一位建筑系学生是这么说的: @筑·笃:建筑生。还是喜欢日本的设计。国内的设计还是没完全从孩子的行为去设计。用动线把教室串联,做成客家土楼的形状,这种方式是方便管理的初衷,效率最大化,这点在所有国内学校的布局很常见,做出的设计符合规则,效率最大化,但不有趣。而日本的几个设计,从图片上就可看出很多符合孩子行为的设计,教室边上就是开放的出入口,你完全可以想象孩子下课跑出去玩的场景,非常简单的亲水设施,既让孩子与水有互动,但又没风险。建筑不单是建筑师表现自己设计手法和语言,而是考虑人如何使用和体验空间,给他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看完三组回答,你是否有了自己的思考?对于这些观点,我是这么看的: 成人的美≠孩子的美第一种观点认为:用美去熏陶孩子,对孩子的美感提升有帮助。 这样的观点本身没错,但用来描述这所幼儿园却不太合适 它的美是“成人的审美”孩子未免能理解。我们不是孩子,还是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内部白色混凝土让建筑仿佛穿上了白色的羽毛,让你仿佛进入潘多拉之盒,拥有世间神力”这是设计师对于幼儿园内部色调的描述,但这和孩子是不是离得太远了些? 孩子的美≠花花绿绿 第二种观点认为:孩子需要色彩斑斓的视觉刺激。 这样的观点也没错,孩子确实容易被鲜艳、夸张的色彩吸引。 但色彩斑斓也应该搭配得当。 这样的环境真的不美 孩子的美来自孩子 而最后那位建筑系学生的观点,真是深深戳中了我。 幼儿园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建造者,而在于使用者。 所以,“最美幼儿园”之美,一定是来自于孩子、孩子能感受到的。 日本的“简约”幼儿园 这家幼儿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的一批极具设计感的幼儿园,那是不是它们也只是遵循成人的审美呢? 晴雨之美 熊本县的Daiichi幼儿园也是简约纯白的设计,但它真正的美在于直通天空的中庭。 晴天,孩子们沐浴阳光;雨天,孩子们能在地板上积起的水塘上尽情玩耍。 晴雨的美,是孩子的美。 探索之美 奈良县的NFB保育所,运用了大量原木色彩,像一座庄严的古典庭院,但它真正的美在于它的“裸露”。 这里毗邻工业区,设计师将幼儿园里原本该藏起来的管道、砖瓦裸露出来,满足了这些孩子对于工业的好奇心。 探索的美,是孩子的美。 四季之美 三重县的TN保育所,白色的外部与原木色的内部让它看着像海边的别墅,但它真正的美在于一面面超大落地窗。 孩子们每一刻都与窗外的景色共处,暮鼓晨钟、冬春秋夏,都成了幼儿园的一部分。 四季的美,是孩子的美。 希望之美 这家幼儿园像一列长长的火车,但他真正的美在于能让孩子尽情奔跑的走廊。 对于这些福岛县的孩子来说,户外运动因为核泄漏变得无法进行,超长的走廊成了他们唯一能尽情奔跑的地方。 希望的美,是孩子的美。 这些日本幼儿园的建筑设计一样很用心,但这份用心不仅是为了让建筑更具美感,而是为了让建筑的使用者——孩子更喜欢。 最美幼儿园,美的不是设计,而是教育者的仁心。 所以,当我们再一次去看棒棒糖理想园的时候,我想说,它的美不在表面,而是那些为孩子而用心的地方。 中庭的顶部是大大的露天的圆形天窗,让孩子和阳光亲密接触。 教室的墙壁上有许多圆形的小孔,也将阳光更多的引进孩子们的身旁。 日光的美,是孩子的美。 它们才是“中国最美幼儿园” 那遵循“孩子的美”的幼儿园,中国存在吗?当然! 花草园 北京的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一直是我心中的最好的那一个。 它的名字太长,所以孩子们给它起了新名字,还动手画了标志。 迷人的花花草草开遍了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 幼儿园的每一处都与自然结缘。 更与孩子结缘。 这里尊重孩子的每一种天性。 它相信孩子做得到。 所以孩子还以最纯真、最自信的微笑。 最近,花草园还将一辆真正的电车开进了幼儿园,孩子们看到可太兴奋了! 孩子们动手改装了这辆电车,从此电车变成了幼儿园里的一间童话般的教室了。 这样孩子喜欢、来自孩子的环境,才堪称最美。 更多关于花草园的介绍,欢迎阅读这篇《这所幼儿园能让每位幼教人都热泪盈眶》哦。 芭学园李跃儿芭学园在业内享有盛名,它是“小人国”,更是真实存在的童话世界。 这里洁白敞亮,又温馨得像自己的家。 这里用一切明快的色彩,却绝不会显得杂乱。 传统的元素在这家幼儿园里,就像空气一样随处可见。 而艺术就像孩子赖以呼吸的氧气。 你不必担心“童话世界”把这里保护地太好。因为走进山林,这里的孩子比谁都勇敢。 我们本都是自然里来,自由自在的人。 所以就把孩子“放归”自然里去吧。 更多关于李跃儿芭学园的介绍都在下面两篇文章里,点击即可查看哦: 《中国最理想的幼儿园环境,没有之一》 《零距离走进李跃儿芭学园,感受童话般的户外环境》 我们都是美的“缔造者”没有“最美教育者”,哪来“最美幼儿园”?我们要盛赞的,不仅是幼儿园的设计之精妙,更应该是老师的教育之用心。 各位老师,请你们记住:老师才是“最美幼儿园”的缔造者,“最美幼儿园”离不开老师的默默付出与不断创新! 我相信,未来一定会诞生更多的“中国最美幼儿园”,而且就诞生在优秀的幼儿园老师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