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试水生态体验:秀美江源就是牧民的金山银山

 i深蓝 2019-07-16

“岩石下藏着一只雪豹!”才让扎西突然兴奋地叫了起来。

听到才让扎西的叫声,一旁拍照的多杰迅速跑过来,蹲在望远镜前凝目观望。“岩石下还真藏着一只雪豹。”多杰也兴奋地叫了起来。

前两天,才让扎西和多杰前往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的昂赛大峡谷,他们看到了雪豹、岩羊、白唇鹿、赤狐等珍稀野生动物。

才让扎西平时喜欢观察野生动物,当他得知昂赛大峡谷开展生态体验旅游活动项目的消息后,便和朋友多杰约定到昂赛。这两天,他们一直住在昂赛,看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珍稀野生动物。

才让扎西参与的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与山水中心共同开展的一项自然体验活动。这项自然体验活动是山水中心和当地政府部门共同开展的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的项目之一。

“昂赛大峡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尝试开展生态体验游,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副调研员牟永红说。

三江源国家公园共有三大园区,每个园区独特的地理特点,造就不同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分布特点。其中,位于澜沧江源头的昂赛地区,具有独特的峡谷风貌、原始森林和丹霞景观,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雪豹的主要分布区。基于此,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条件较为成熟的澜沧江源园区开展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

在山水中心的培训和指导下,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和昂赛乡政府从当地牧民当中选拔20余名牧民,培训红外相机和望远镜操作和使用技术。这些率先掌握相机拍摄技术的牧民,成为开展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的首批受益者。

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牧民扎西通过培训学到红外相机操作技术,带着游客到峡谷体验野生动物观测活动,一年下来也有不错的收入。扎西说,自从掌握这门技术后,在村委会的具体安排下,牧民轮流带着游客到山上体验生态游项目,大家的收入比以前提高了。

扎西尼玛自从担任生态管护员一职后,主动减少了家畜,日常和牧民一起巡护草原。自从乡上鼓励牧民开展特许经营活动以来,扎西尼玛在家门口开了一家小卖部,还搭建了一顶帐篷,置办了灶具、餐具,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牛羊肉、酥油茶、糌粑等食物,收入可观。扎西尼玛说,现在到澜沧江昂赛大峡谷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他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藏餐店,轮流巡护草山外,其余时间在家搞餐饮。

“乡上选拔出来的20余名牧民,为体验者提供食宿,并担任司机和向导,体验者要向所在合作社交付食宿和交通费,其中收益的40%属于接待家庭,其余用于向村里的贫困老人交纳养老金、医疗金等,改善当地牧民生产生活。”杂多县昂赛乡党委副书记张富生说,目前乡上生态管护员岗位实现全覆盖,人均报酬每月1800元,共有1516户纳入其中。自从县上鼓励牧民开展特许经营活动后,乡上组织牧民开展餐饮住宿、向导等服务项目,增加了牧民的收入。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绝不允许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这项活动是在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有序开展,受益主体是当地牧民。”牟永红说,开展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主要的受益主体是当地牧民。为杜绝商业性质的经营活动,目前昂赛大峡谷每年只允许接待2000名游客。今后随着条件成熟,将逐步扩大接待人数,开展昂赛大峡谷漂流、民俗等生态体验项目。

对于世代逐水草而居的三江源地区牧民而言,放牧是大多数人唯一的生存技能。如何引导禁牧减畜后的牧民参与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使其能从中受益、实现脱贫致富,这是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当地贫困牧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收入来源之一。

2020年将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发展体制机制示范村建设试点工作,鼓励支持牧民以投资入股、合作劳务等多种形式开展特许经营项目,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增收致富。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田俊量说,从今年起,除了在澜沧江源园区,在黄河源头等条件成熟的地区也要相继开展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最终的目的是让当地牧民从中受益,打破牧民单一的收入模式,最终实现生态保护与增加收入共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