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肩周炎和肩袖损伤有什么区别?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19-07-16

“陈医生,陈医生,我一睡醒肩膀好痛,一定是睡姿不好得了肩周炎!然后在我妈的建议下,我赶紧去甩肩运动锻炼……呜呜呜,然而,并没有好,反而更痛了!”不少门诊患者跑来找我诉苦,说自己的肩周炎甩肩恢复效果不好,反而肩痛更严重了。

门诊小场景还原

我一般会万般无奈的问他几个问题:

'以前得过肩周炎吗?诊断过了?你是怎么诊断的?你的这个肩膀痛是怎么个痛法?你是打算怎么锻炼自行治愈肩周炎?'

不少患者理直气壮的回我:“肩痛一定是肩周炎了,我爸我妈我爷我奶老一辈的都和我这么说!他们让我用力的甩肩、爬墙就好了!”

这自信并且坚信不疑认定自己是肩周炎的底气,我是非常服气的,但是我不是非常不认同这种做法的。

'肩痛真的不一定全部是肩周炎!'

常见误区:肩痛=肩周炎

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引起的肩痛占肩关节疾病的85%,才是肩关节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 “头号通缉犯”,而所谓的“肩周炎”还不到5%!

肩痛原因很多,需要考虑以下原因:

一、肩部本身病变:肩袖损伤、肩峰撞击、冻结肩、习惯性肩脱位(Bankart、SLAP)、钙化性肌腱炎、肩部肿瘤、感染性疾病;

二、非肩骨科疾病:痛风性关节炎、颈椎病;

三、内科疾病:翼状肩胛(神经源性),其它疾病影响(胆源性、心源性)。

大量的中外肩关节书籍说明肩关节疾病之复杂,鉴别肩关节疼痛的原因确实非常困难,很多非肩关节的专科医生都不能完全辨别清楚,因而“肩周炎”这个诊断一直被滥用,就像“垃圾桶”,所有搞不懂的肩关节疼痛,统统都被扔到“肩周炎”这个垃圾桶里。而因为诊断模糊不清,所以只能选择一些中庸疗法,如中医针灸、中葯、按摩或物理治疗。由于疗效不好,很多肩痛患者干脆不去医院就诊,而仅仅根据别人的一些经验,自行进行功能锻炼或使用偏方,这就造成了许多患者的的漏诊、误诊和误治。

对于肩周炎,常用的甩肩、爬墙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疼痛。但是如果“肩袖撕裂”被误诊为“肩周炎”,然后肩袖撕裂的患者继续进行“爬墙”等运动锻炼,或人为地强行手法松解肩关节,可能会造成肩袖裂口继续扩大,最后形成巨大的或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甚至加重伤情。

>>>>那么问题来了,肩袖撕裂和肩周炎到底有何差别?

不用怀疑,由于目前人们的认知观点以及医务人员的专业度不够,确实存在很多“肩袖撕裂”的患者被当做肩周炎在治疗。

大家可能对于肩周炎以及肩袖损伤都不大懂,他们到底是什么?我先从概念上给大家科普一下:

肩周炎和肩袖损伤是非常容易被误诊的两种不同的疾病。

问题1:什么是肩袖损伤?

陈医生回答:肩袖肌肉的腱性部分因外伤或劳损发生损伤或炎性病变,称为肩袖损伤。

问题2:什么是肩周炎?

陈医生回答:自从1872年Duplay首次提出“肩周炎”的诊断后,国内外学者都把肩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统称为“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肩周炎”的诊断像个“垃圾桶”,很多肩关节疼痛诊断为肩周炎,但是,根据科学研究证实,“真正的肩周炎”的发病率其实相对较低,肩袖损伤才是肩关节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其次是肩峰下撞击症和肩关节不稳。其他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关节内游离体、骨关节炎、肱二头肌腱炎等多种肩关节疾病。目前“肩周炎”被“冻结肩”取代。

目前大多数人包括很多医生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肩痛就是 “肩周炎”, “爬墙”、“甩手”是治疗或预防肩痛的主要方法,于是导致肩袖损伤被误治、盲目运动、病情恶化的现象非常普遍。也因为非专科医生诊断模糊不清,所以只能选择一些中庸疗法,如中医针灸、中葯、按摩或物理治疗。

实际情况是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引起的肩痛占肩关节疾病的85%,才是肩关节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 “头号通缉犯”。而所谓的“肩周炎”还不到5%

我先给大家科普一下肩部疼痛的原因:

一、肩部本身病变:肩袖损伤、肩峰撞击、冻结肩、习惯性肩脱位(Bankart、SLAP)、钙化性肌腱炎、肩部肿瘤、感染性疾病;

二、非肩骨科疾病:痛风性关节炎、颈椎病;

三、内科疾病:翼状肩胛(神经源性),其它疾病影响(胆源性、心源性)。

只有通过医生的认真问诊、体格检查以及相关X线片、MR检查确定诊断,才能真正认识“肩袖损伤”和“肩周炎”。

如何自行鉴别呢?

肩袖损伤的表现主要是抬起肩膀时疼痛,但抬起来后就不痛了。

而肩周炎的表现则是:肩抬不上去。

年轻人很少会得肩周炎,一般都是在50岁以上,所以不要一出现肩疼,就认为自己是肩周炎而去选择各种理疗,必须警惕是否肩袖撕裂,避免加重病情。

一般通过Apley 摸背试验(Apley Scratch test)。另外,肩外展度,肩0度位内外旋、肩外展90度位内外旋活动均是检查肩关节活动度的。

通过

1.外展肌力:

1)Jobe试验(倒罐头试验Empty can)、2)落臂试验(Drop arm test)

2.外旋肌力:

1)外旋抗阻试验(the External Rotation Resistence Strength test, ERRS)、2)坠落试验(Drop test)、3)外旋减弱征(External Rotation Lag Sign)

3.内旋肌力:

1)Lift off 试验、2)Napoleon 试验、3)内旋抗阻试验(the Internal Rotation Resistence Strength test,IRRS)、4)内旋减弱征(Internal Rotation Lag Sign)检查肩袖损伤的。

通过

1)Neer征、2)Hawkins征、3)疼痛弧(pain arc)检查肩峰撞击征的。

此外,X线检查对肩峰形态的判断及肩关节骨性结构的改变有帮助。部分肩袖损伤患者肩峰前外侧缘及大结节处有明显骨质增生。 磁共振(MRI)检查可帮助确定肌腱损伤的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尤其是磁共振造影检查(MRA)可以清晰的显示肩袖的部分撕裂,对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对于肩周炎和肩袖损伤的诊断,目前最大的困难:

在于改变目前人们的偏见,包括医务人员的认识不足。把“肩周炎”的诊断摒弃,接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通过认真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相关X线片、MR检查确定诊断。

在检查明确诊断后,如果确定是肩袖撕裂,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目前是行全关节镜下手术,去除肩缝下的骨刺(减压),修补撕裂的肌腱。

通过肩袖损伤修补术后的功能锻炼步骤是怎么样呢?这里也简单科普一下:

一、术后4周内进行被动活动,在健侧上肢协助下进行钟摆样练习及内外旋练习。

二、术后4至8周开始轻微主动活动,适度进行肩袖及三角肌等长肌力练习。

三、术后8至12周开始非限制性主动活动以及肩袖、三角肌适度抗阻练习。如撕裂较大,应推迟至3至4个月开始。

四、术后3至4个月内不能提重物。

PS:我定期还会更新一些肩关节科普以及锻炼等视频。敬请期待。

希望大家多关注肩关节相关科普或者补充相关问题,我会抽空整理并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