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咨询的人,我会让他或她看文章,主要是看这个《中国职场宝典3.0》,宝典里面就是一门技术,是在中国当下可行的财务自由之路。 这是基础职场尤技能尤其是求职知识,不看就不懂;虽然是共性知识,但却别处没人教。 说来奇怪,这个宝典,能决定问题的水平。
今天本文主题讲的“最后一公里”,实际上就是从看我文章30篇之后那十几篇的过程,30到40篇是黎明前的黑暗,40前进到50篇,则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这里的文章主要侧重数量,并不分先后顺序,这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上图这位美女在小城市求职,月薪一直突破不了七八千窘境时,应该就处于看了30篇的时候,我记得被我打击了下让她继续看,果然50篇上下迎来了转机,获得3个Offer大概月薪都在1万2上下。 从工资上来说,之前8千的上限到当下的1万2,中间这4千也就是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50%,就是那最后一公里,属于临门一脚。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再继续看一二十篇文章而已。 具体她这例子中,有人会说“她不还是去了小公司了嘛?!”是的,小城市更多的就是小公司,都是小公司的情况下,月薪1万2也比七八千好多了。 上图自然是看20篇时候的疑问,其他从0篇到80篇,每一个步骤我这里都几十个案例,不再贴截图了。 我要说的就是,最后这一公里,特别重要,是必须要跟个人具体情况相结合,才会有正解的答案,也是势商的一部分。 我收集了30篇到50篇的区别,然后再整理了几十个这样的案例:“求职半年无解”到“迅速月薪翻番入职”。终于,才知道了这最后一公里难在了哪里。 实际上,这就是“武功秘籍”跟你“个人练习”中间的鸿沟,给你什么《宝典》也不一定顶事,你要结合自身情况去融会贯通。 就拿跳槽来说,融不会贯不通的,主要在于如下十个难点。
这十个难点,就是个人做职业规划的问题关键所在。这10个要点中,“冒号”前面的是该步骤的共性知识,这部分我是能写出来的,你尽量看我这个《中国职场宝典3.0》,几百个知识点,都在里面。 “冒号”后面的那些跟“我”相关,也就是跟求职者自身你相关的具体操作,我是无法写成文章的,录制课程也不行。文章课程都只能讲出共性知识,好比老师讲课,但老师无法代替你做今晚你的家庭作业、参加明天你的考试。 所以,得接地气,毕竟,一个25岁回到上海的海龟硕士,跟另一位东莞的21岁大专应届生不一样;在西安本科毕业了3年的学弟,跟36岁在哈尔滨3年全职不上班的宝妈学姐,情况也完全不同。 对症下药,因人而异。 前天我也然大家做了选择题,如下,你可以再点选下。 其实泾渭已经分明,除了采购知识等课程之外,接下来我会用真人真事,比如八神、禅师,或者超人、小s等类似的微小说,来呈现给大家,这么多师兄学姐甚至学弟师妹,他、她在那个关口,是用的什么方法,后来又是怎么选择或者努力,最终如何逆袭,或者如何失败的。 我也鼓励大家投稿,但无奈,一般月薪翻倍后,他她就不吱声了,可能在忙于应付试用期。毕竟我的方法,是让能力70分但工资50分的人,去找到工资100分的工作,中间那个30分的能力虽然容易短期半年一年去弥补,但毕竟有个30分的差距。 类似文章,大致如这篇《26岁女孩,是如何实现月薪2万8的》。只不过我考虑下,这个《群友逆袭实例100人》要不要添加上每一个当事人的联系方式,便于后来者咨询学习。 所谓“小说是最能体现文学造诣的最高形式”,看来事业逆袭这最后一公里,也必须要且只能以真人实例去突破了,带你融会贯通,并一起打通这职场任督二脉。 以上不多讲了,以后的文章除了继续分享最新的共性职场干货,此外就主要是分享师兄学姐的逆袭实例,真实的,每一个你甚至都能找到她或他的微信号。 这在中国职场以及职业规划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大家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