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夏需防苦夏

 369蓝田书院 2019-07-16

作者:胡献国

编辑:寸心

何为苦夏?

苦夏,又称疰夏,是夏季常见的一种暑热症,这种似病非病的现象,大多发生在年老体弱多病者及常年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身上。

其临床表现为:一到夏季,就感到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身重体倦,精力不集中,心烦不寐,口干口渴,记忆下降,而到了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秋天后,诸多症状不药而愈,饮食和体力又恢复正常。

若到医院检查,心、肺、胃、肠、肝、脾、肾都没有什么毛病,透视、化验结果也都正常,使用药物治疗,往往也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苦夏”。

夏天为何出现“苦夏”表现呢?

原来夏天出汗多,容易造成机体体液代谢失调。水与电解质的平衡是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夏季气温较高,若大量出汗,则会使体内水分、氯化钠、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B1、C)丧失过多,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

由于大量排汗和氯化物的损失,还会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减少,导致胃液酸度降低,因口渴而饮用大量水,会稀释胃酸。

这些改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化功能,引起食欲下降。此外,由于高温,体内血液多集中于体表,易引起消化道缺血,并抑制唾液分泌,使淀粉酶活性降低,胃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不振和消化功能紊乱。

本病主要发生于体质较弱者,加之夏季睡眠不足,从而导致体力过度消耗而发病。本病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每当夏季来临或气候炎热之时开始发病,夏季过后病情自然缓解或痊愈。

苦夏如何防治? 

由于苦夏的发生与体质有密切关系,因此预防方面,首先要加强锻炼,改善体质;其次要调节饮食,可常食一些消暑食物,如西瓜、荷叶粥、绿豆粥、冬瓜汤、炒葫芦等。

另外,可以在夏季来临之际常灸或按摩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三阴交、关元等穴位,每次取2~3穴,每穴灸或按摩10分钟左右,也可预防疰夏的发生。

此外,还可用药物预防:既往脾胃症状严重者,可在春末夏初或入夏后服用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2次,连服10~15天;倦怠乏力,出汗较多的患者,可服用黄芪精口服液、补中益气口服液、生脉饮之类,每次1支,每日2次,每周2~3次即可。

苦夏症状较轻的人,只需注意饮食调理即可。首先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鲜鱼、瘦肉、鸡蛋、豆制品等,以补充人体在夏季过度消耗的能量;其次若食欲欠佳,可多食些瓜果,尤其是西瓜、香瓜之类,可以起到清凉解暑的作用。同时注意适量饮水,少食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苦夏症状较重的人,可选用一些中成药,如生脉饮、蒲地蓝口服液、甘露消毒口服液,藿香正气液等,对预防和治疗苦夏都有很好的疗效,可在夏至以后,每周服用二三日,每日2次,每次1支,一直服到秋凉,可以预防苦夏的发生。

年老体弱者和儿童可减半服用。已发生苦夏者,每天2次,每次1~2支,连用5~7天,可取得明显效果。若以上治疗未能奏效,患者还有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

暑为夏季的主气,暑为阳邪,易伤津耗气,损伤津液,且暑性重浊,故侵犯人体易出现“苦夏”诸症。

因此,防止“苦夏”须治暑,饮食调理最适宜。

饮食调理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补充含盐含钾饮料:汗液中除了盐之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钾,因而补充含盐含钾饮料,可维持体内水盐平衡,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防止苦夏。土豆、香蕉、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钾,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

2.适当饮茶可提神:茶有清热除烦,清利头目,消食化积,通利小便之功,《本草纲目》言其“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日用本草》言其“除烦止渴,解腻清神”。

《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心神,凉肝胆,涤热,肃肺胃”。药理研究表明,茶叶中所含的茶碱,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加快血流,促进胃液分泌,使消化液增多而达到助消化,消食积的作用。夏日饮茶,可清热除烦,提神醒脑,消除疲劳,防止中暑,有效防止苦夏的发生。

3.饮用药茶是防暑的有效措施:可取中药薄荷、荷叶、滑石、麦冬、甘草等水煎服,或取薄荷、或荷叶、生石膏、六一散泡饮。汗出过多,体倦乏力者,可取西洋参5~10克,泡饮,或水煎服,或炖鸡、鸭服食。

4.服食防暑药粥:荷叶10克,大米50克,煮为稀粥服食,可清热祛暑,清心除烦。此外,白扁豆粥、绿豆粥、丝瓜粥、藿香粥、香薷粥、佩兰粥等,均可选用。

5.食用一些具有养阴生津,清热祛暑作用的果蔬,如丝瓜、西瓜、香瓜、梨、苦瓜、冬瓜、西红柿等,既可补充营养,又可防止暑热的侵袭。一些防暑药膳,也可根据情况,对症选食,如苦瓜塞肉、苦瓜鸡翅、冬瓜排骨汤、西瓜盅鸡、砂仁肚条、莲米炖鸭、公英猪肚、洋参炖鸡(鸭)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