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香港,港股恒生指数狂泻数千点,香港房价亦迎来腰斩。 金融风暴肆虐之下,香江人民无一幸免。不仅普通民众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影视明星也被波及。“温拿五虎”的钟镇涛炒房失利,富豪一夜变“负豪”。同时,由于其妻生活奢靡和本人收入萎缩,终被巨额债务压垮。2002年10月,钟镇涛宣布破产。 以上,仅仅是香港金融危机的一个缩影,也是港剧终经常见到的情景之一。 “破冰” 俗话说的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父债子还的观念也在国民心中根深蒂固。不过,现在,这一观念正在迎来重大变局。 今天下午,中证网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个人破产制度将试点先行,下半年有望在个别地区启动试点。 消息一出,市场传言纷纷。人们纷纷议论:“欠债真的可以不用还了吗?”“贾跃亭”们的春天要来了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 事实上,“个人破产制度”并非首次提及。去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就传来了破冰之声。10月底,最高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万华指出,我国应当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主要原因有三: 1、从维护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制度的科学性考虑;2、从有效推动以自然人为特征的市场主体制度的完善入手;3、从彻底解决执行难的角度出发,从维护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稳定性着想。 随着官方的密集表态,“个人破产制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最高法的密集表态似乎预示着,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要加速进行了。 那么,现在推行“个人破产制度”的条件成熟了吗?制度推出后,“贾跃亭”们又将往何处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 在美国,个人破产的方式有2种: 1、美国破产法第七章规定,债务人的资产除少部分生活必须品以外,全部被拍卖,拍卖所得全部用于偿还债务(破产期4年内,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2、美国破产法第十三章规定,债务人有固定收入,可延期偿付。这种情况目前适用于个人或家庭式农场。 与之相配套的,美国有专门受理破产事宜的法院,即破产法院,目前每个州都会设置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破产法院。 在香港,个人破产也很常见,也是影视剧常见的剧情之一。其破产制度,与老美的第一种情况相类似。同时,其对破产人的生活也有类似的“限制高消费”制度,如申请100港元或以上的信贷必须表明破产身份,不得有隐瞒。 另外,破产管理署的职员有权利随时到破产人家中访问视察,监督破产期间内的生活工作情况等。港片中的剧情,并非“纯属虚构”。 历史的必然 近年来,“老赖”与“网贷”成为社会热议的现象。大有贾布斯远遁美国,小有校园贷肆虐社会,“女大学生欠高额网贷跳楼自杀”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这,固然有个人盲目消费的因素;但同时,社会制度的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 另外,近年来,社会上诞生了一个新群体——“卡奴”;很多人因为不当消费,被信用卡压的喘不过气来。为了还账,很多人“办新卡还旧账”,日子过的紧巴巴不说,一不留神逾期的话,个人财务就会爆雷,因此“吃官司”的也大有人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推动”了现金贷的蓬勃发展。 如果有了个人破产制度,情况就会变得不一样;如果还不起钱,可以跟法院申请“个人破产”;法院给其留下基本的生活资金保障生活开支,其余财产则用来还债。只要过几年苦日子还清债务,社会定然会和谐许多。 头条君认为,“个人破产制度”的推出,可以带来以下好处:1、让“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有“重新做人”的机会;2、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保护;3、大幅减少民间借贷引发的恶性案件。 两千年来,我国的传统理念一直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甚至主张“父债子还,天经地义”。但是,眼下的社会状况与千百年来的传统社会已截然不同,负债创业、负债消费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因素。 允许个人破产,对于创业创新而言,无疑是一种鼓励和宽容。诚信的失败者,不再因为一次跌倒而永世不得翻身,他们可以借助破产制度的安排从头再来。 因此,“个人破产制度”的推出,不是为了保护老赖,而是为了给跌倒者一次重头再来的机会;“个人破产制度”的推出,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的进步。 毋庸置疑,“个人破产制度”确实是非常人道的法律制度安排。 制度建设 在欧美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个人破产制度已然是一个很成熟的制度;其根基,是完善的征信制度和债务执行制度,让“老赖们”赖无可赖,让债权人有法可依。那么,现在,我国的配套制度准备好了吗? 不可否认,我国的个人征信制度仍然不算完善,但比起以前,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一个数据来说明: 从2013年10月实施失信人执行名单公布制度起,截至六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443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2682人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 制度建设方面,近年来,征信体系等配套制度症在逐步健全,比如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建立了“黑名单”制度,限制“老赖”的高消费等,不动产登记等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也在逐渐完备。 另外,人们对“欠债还钱,父债子还”的传统观念还是根深蒂固,“个人破产制度”的施行仍然道阻且长;但是,现在的破冰,就是进步的开始。 “信用”名片 未来是信用社会,“信用”是最大的名片。如果信用破产,后果会怎样呢? 近日,朋友圈传出“女子被拘狂笑摆造型”的图片。一刘姓女子因欠债不还,被债主告上法庭。法院判其还钱,刘某不予理睬并逃往外地,以赖账为荣。 其后,法院费尽周折将其带回,并数次对其劝说。面对法院的“善意”,刘某拒不配合,毫无还钱打算。就在刘某认为拘留即将结束时,法院下达了逮捕证并提起公诉;等待她的,将是数年的牢狱生活。 最后,说回钟镇涛。 2002年7月,钟镇涛宣布破产,从云端跌入地狱。为了还债,他不断拍戏、开演唱会,赚来的每一分钱都上缴香港破产局,只留最低的生活所需。四年后,其还清全部欠款并东山再起,成功走出了破产阴霾。 由此可见,对于诚信的破产人,“个人破产制度”是可靠的保障;但对于老赖来说,则另当别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