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山国族姓诸说辨疑

 思明居士 2019-07-16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偏西地区,在国势最强盛时,其疆域北至今河北省涞源县南,南至今河北省高邑县一带,曾与燕、赵等强国抗衡,是号称“方五百里”的“千乘之国”。由于流传下来的中山国史料不足,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历史的认识较为模糊,且颇多分歧。其中,关于中山国族姓,就有子姓说、姬姓说、姮姓说、隗姓说、漆姓说等不同说法。

  子姓说

  子姓为商王室之姓,持此说者认为中山乃商王同姓之国。其主要依据为东汉以来流行的鲜于之姓出自箕子的说法。目前见到唐代李贤注《后汉书·第五伦传》中的鲜于褒时,引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曰:“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其子食采于朝鲜,因氏焉。”1977年,天津武清出土的东汉《鲜于璜碑》碑文说鲜于璜的先祖“出于殷箕子之苗裔”。《颜鲁公集》卷九《鲜于向神道碑》云:“其先出于殷太师。”可见鲜于之姓出自殷商的说法汉唐以来很流行,持此说者又以古音“虞”和“于”可通,故推论鲜虞即鲜于,亦是子姓。《续汉书·郡国志》中更是直接说:“有鲜虞亭,故国,子姓。”《路史·国名纪》《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袭用。当代持此说者有吴荣曾的《中山国史试探》(《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张岗、谢志诚的《鲜虞中山族姓问题探索》(《河北学刊》创刊号),吕苏生的《〈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反对此说者如李学勤、李零的《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则认为,其所依据的《风俗通义》佚文原本只是说明汉代复姓鲜于的渊源,而鲜于与鲜虞中山是否有关系,文献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晚出的《续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是由“鲜于出自箕子”说法推衍而来。

  白狄姬姓说

  姬姓说又可分为白狄之姬姓与周之别封或魏之别封,彼此分歧较大,不可视为一种观点,故分而述之。

  李学勤、李零的《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即持中山为白狄姬姓说。其主要依据为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中说:“鲜虞,姬姓,白狄也。”据杨士勋之疏此语出自《世本》。《世本》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世系之书。所以,后来杜预的《春秋释例》、韦昭的《国语注》《史记索隐》都有类似说法。杜预《春秋释例》说:“鲜虞中山,白狄,姬姓。”《国语·郑语》韦昭注曰:“鲜虞,姬姓在狄者也。”《史记·赵世家》司马贞索隐也说:“中山,古鲜虞国,姬姓也。”从考古资料的角度分析,平山墓葬群考古文化的内涵特征,反映了中山国的白狄族特色以及其逐步华化的轨迹。另有孙华的《试论中山国的族姓及有关问题》(《河北学刊》1984年第4期)认为战国之中山与春秋之鲜虞虽俱为姬姓白狄,但二者并非一脉相承,与李说小异。但杨博的《“晋伐中山”与春秋鲜虞相关历史问题》(《出土文献》第八辑,中西书局2016年)却认为出土文献清华简《系年》中“晋伐中山”的记载是战国中山为春秋鲜虞之承继提供了新的证据。

  此说所依据的传世文献《世本》,成书年代较其他诸说依据的史料为早,再加上以考古文化遗存作为分析族姓的佐证,亦增加了说服力。

  周之别封姬姓说与魏之别封姬姓说

  持此二说者虽亦主张中山为姬姓,但认为中山并非春秋鲜虞的延续,而是战国时期东周王朝或魏国所分封之国。

  持周之别封说者认为,中山为战国时西周君桓公之后。其所依据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班固《汉书·古今人表》自注云:“中山武公,周桓公子。”《史记集解》亦同。《水经注·滱水》、阚骃《十三州志》、程恩泽《国策地名考》则说中山武公是“周之同姓”。中山国考古资料公布后,黄盛璋的《关于战国中山国墓葬遗物若干问题辨正》(《文物》1979年第5期)、《再论平山中山国墓若干问题》(《考古》1980年第5期)亦持此说。黄盛璋另补充了新出土中山侯钺铭 “天子建邦,中山侯惟作兹军(斧)”作为证据,认为与此相合的只有中山初建国之君中山武公,其国为周天子所封,故其系出自周室,决非白狄所建之鲜虞。早在清代梁玉绳《汉书人表考》、沈钦韩《汉书疏证》就质疑战国时期的周君恐未必有能力越过魏、赵两国分封诸侯。李学勤亦根据中山王方壶中排出的中山王世系“文、武、桓、成”,认为此说“虚妄是显而易见的”(《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