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养贤:书法中的变与不变是灵巧性的需要,就看你怎么去认识了

 羲皇上人同故人 2019-07-16

薛养贤,现任西安交通大学书法专业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曾在全国性书法展览上获得过多次荣誉和书法兰亭奖创作奖获得者,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大赛评委。

薛养贤的书法字形古拙,返璞归真,率真潇洒,有自然天成的感受。对于初识薛养贤书法的人来说,首先看到的是一种古朴率性的感觉,这正如同见到他本人一样真诚相见。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北宋书法家米芾,以“颠”、“真”闻名于世,米芾被称为“米颠”,但一点也不颠,反而更加“真实”,他的作品如同自己的人品一样,率真率性。而薛养贤的书法在点画中表现出了自己真实性情,自然也是一种率真品格。

薛养贤:书法中的变与不变是灵巧性的需要,就看你怎么去认识了

取法古拙

对于薛养贤来说,一直在高校任教,可以说是一位从事书法教学与创作的职业书家,他的学识、见识应当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取法魏晋与北朝,借鉴两汉名碑及民间书风,这些滋养了他的艺术眼光,加之对魏晋风度的高度认识,并以北宋米芾风格为参照,最终形成了个人的艺术特色。

薛养贤:书法中的变与不变是灵巧性的需要,就看你怎么去认识了

用笔老辣

在用笔上,薛养贤并不是一位刻板不变的人,他的笔法做到了碑帖融合、正草相间,使书写的意味更加浓厚。如果仔细查看他的作品,即使是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作品中会有不同的写法,即使是同一个笔画,在同一幅作品中也富于变化,如果说薛养贤的妙招在哪里,它就在笔法的不断变化之中。

薛养贤:书法中的变与不变是灵巧性的需要,就看你怎么去认识了

结字灵巧

古人流传下来的字形是多种多样的,而并非是某一个或两个,就正如学习王羲之书法的人很多,但真正自成一家的却是很少的,历史上大概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那几位。薛养贤在书法的结字上很是讲究,虽然他的楷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字形,但他所传承的是朴素的自然美,这种美的构成是由它结字的灵巧性而来。

“大巧若拙”、“自然而然”是薛养贤的书法显著特点。《老子》谓:“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说大巧因自然以成器,而薛养贤的作品中正是这种“自然成器”的生成。当然,人们普遍看到的是结果,而在这个过程的生成中,薛养贤是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的。

薛养贤:书法中的变与不变是灵巧性的需要,就看你怎么去认识了

变与不变

学习书法最简单的是不变,最难的是变。也就是说,临摹前人的作品时较为简单,而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却很困难。薛养贤的作品无论从章法、墨法、结字、用笔、艺术性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变化着的。

变,是思想的变化,是人的认识的变化,也是情感的变化。对于薛养贤来说,他的每一幅作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内容、心境、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着,这也许是一位学者对文化品鉴后的艺术抒发,是“情到深处”气自华的显现吧。

薛养贤:书法中的变与不变是灵巧性的需要,就看你怎么去认识了

欣赏薛养贤的书法,要从字形、点画的每一个笔画中去参悟,进而再通过章法、墨法的表现,细细体会他对人生观、自然社会的认识,就有可能看到他的人品、学识、阅历,以及他丰富的又细腻的内心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