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楷书四大家及书法心得

 温暖南方 2019-07-16

楷书四大家指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赵孟頫(赵体)。他们的书法为什么好,其他人为何难以超越他们,下面谈谈我的心得:

楷书是从三国末期开始逐步出现,在这之前是流行于汉朝和三国时代的是隶书,字体宽而且横画长,撇捺点都转化为横画。横画是字的重心所在是秩序的标杆,给人感觉字型很稳定。初期的楷书仍残留隶书的影子,字型偏略宽横画长竖画短,改进了点画和挑画来提升字的灵动性。

隶书《曹全碑》——字型扁长舒张,弯曲的点画体现流动感

楷书祖师爷钟繇《宣示表》——字型扁长,点画很有灵气

王羲之《黄庭经》——笔画粗细分明,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远不如他的行书草书

到了隋唐年间,楷书正式开始成熟。最早出现的大家是欧阳询,他的结合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以及魏碑的风格进行了创新:一是中宫收紧刚劲挺拔,避免像魏碑那样宽阔,给了字与字之间较多的空地;二是为避免字体太干瘦,加大某些笔画用笔的份量,强化字的力量感,比如长横的右侧、头部的点画、长竖的下部、捺画的加长加粗;三是字的笔画构成打破常规,避免教条式的笔画,重视前一笔和后一笔的衔接。欧体的字给人的印象就是干净利落落落大方,写中楷小楷属于上选。

欧阳询《九成宫》——字型瘦长用笔险峻,用笔粗细分明力量感很强

到了盛唐时期,颜真卿对楷书的写法进行了重大变革:一是不再强调中宫收紧,而是返璞归真回到隶书的的宽阔形态;二是在字变宽,字与字之间的缝隙减少后,对笔画进行较大变动,横画两头粗中间细,撇画更细,点画和捺画更收紧含蓄。造成字与字之间密不透风、笔画之间则宽阔地疏可走马。这样的字给人的印象就是雄浑,如同一个肌肉丰满的壮汉站在你的面前。所以颜体写大字是很受人喜爱的。

颜真卿《勤礼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感官雄壮丰腴

比颜真卿更晚的柳公权,则造就了楷书的顶峰,他写楷书的法度极为严明,综合各大家的风格进行了融合创新:一是和欧阳询一样中宫收紧,刚劲挺拔。字与字之间留有空隙;二是不固定地调整笔画的轻重,既不像欧体按照一套模式来设定笔画的轻重,也不像颜体采用横细竖粗的态势,而是通过严格的法度,保持笔画之间的缝隙均衡。甚至不惜将笔画少的字压扁,以避免这些字的笔画缝隙太宽,影响整体的匀称感;三是用笔结合了切笔和圆笔,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方圆之间也实现了较强的均衡感和整体感。柳体的字给人的印象就英俊匀称,写柳体需要非常用心才行。

柳公权《玄秘塔碑》——英气逼人,字型有长有扁

笔画间的间距用笔的轻重粗细非常均衡

在唐朝的高峰之后,后世发现楷书很难超越唐朝。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活版印刷术的发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的是印刷体,写字也越来越注重规范、美观、整洁、大方,而非写字人的个性。于是从宋元年间开始,到明清时期,大部分人使用了众人一致的馆阁体。

馆阁体——很有印刷体楷书的影子

元朝的赵孟頫本人是个全才,篆籀分隶真行草个个顶级。而且写字很快,能做到一日万字。看赵孟頫的字就会发现,他的字和二王很像,从唐朝的楷书风格又回到晋朝的风格,这一回归的结果就是字更宽了,不用担心字太干瘦的问题。他的笔画不再严格安排粗细,笔画之间的均衡通过行书的笔法来解决。比如某个地方太密集了,那么就用圆润的笔法替代方正的笔法。某个地方太稀疏了,就将字压扁来解决问题。赵体的字给人的印象就是研美遒劲,和唐朝的阳刚之气不同,楷书如大家闺秀,行书如小家碧玉,用赵体写小楷写钢笔字是非常棒的。相比其他字体,赵体的笔画个性特征更少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体算是馆阁体的前身。

赵孟頫《胆巴碑》——字型扁长,用笔圆润,结体灵活

在唐朝以后,书法大家集中在行书草书等领域,也涌现了一大批成就极高的书法家,比如米芾、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王铎、文征明等人。而作为楷书的高峰则永远耸立在了唐朝。

   米芾行草书

苏轼行书

黄庭坚行草书

赵孟頫行书

文征明行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