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习惯》⑥ | 先做起来,你就赢了50%的人

 淡墨书香日子长 2019-07-16

回顾: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微习惯》。

昨天我们一起探讨了微习惯策略是如何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养成习惯的。

首先,微习惯策略能够轻松消除意志力的5大威胁。

其次,微习惯让我们慢慢地适应变化,逐渐拓宽我们的舒适区。

最后,微习惯因为目标太小,所以行动前的阻力和继续行动的阻力几乎都没有。

今天,我们将讲解微习惯策略和传统习惯策略相比,都有哪些独特之处。

我们的阅读目标是第五章,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微习惯没有截止时间

21天养成一个习惯,这句话你肯定听说过很多遍了。

网上也流行着各种各样的21天挑战,比如21天坚持早起活动,21天写作训练营等等。

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参加了一个21天习惯养成训练营,刚开始信心满满坚持着,越往后越难坚持下去。

于是每天掰着手指头计算着,还有多少天就到截止时间。

等到了第22天,终于松了一口气,大脑中一直绷着的那根弦突然就没有了,之后也放弃了这个习惯。

而微习惯策略并没有具体的截止时间,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形成习惯。

我们所要做的是每天都将微习惯坚持下去,不断重复微步骤,最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已经离不开微习惯。

微习惯更容易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信念,它让你相信自己能够做成某件事,有助于我们实现目标和建立习惯。

但是,缺乏自我效能感会阻碍我们取得进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渴望财富的青年,到海边寻找金贝壳。

起初他很有耐心拣起每一枚贝壳仔细端祥,确定不是金贝壳后才把它扔掉。

但是由于天气的寒冷和事情的单调,青年渐渐失去耐心,他只捡起贝壳感觉一下就扔掉了。

他一直不停地忙碌着,终于有一天,一枚金贝壳被他拾在手中,但之前的失败使他不相信自己能有好结果。

于是,他就这样把金贝壳随手扔掉了。后来他又捡到一枚金贝壳,又被他扔掉了。

一直到老,青年始终没有找到金贝壳。

故事中,青年的反复失败,降低了他的自我效能感,最后他不再相信自己能够找到金贝壳。

我们就像这个青年,因为长期无法实现我们立下的目标,让我们相信自己无法成功,从而击溃了我们的自我效能感。

每次想要开始,又总是想到以前的失败,我们也很难相信自己能够有不同的结果,这种想法让我们止步不前。

而微习惯由于开始行动的目标很小,所以不需要任何自我效能感,就能让我们开始行动起来。

随着我们实现了自己的微目标,这种成功还会提升我们的自我效能感。

毕竟,我们怎么可能完成不了1个俯卧撑,写50个字?

微习惯给予你更多自主权

有一个很普遍的事实:人一旦感觉到被控制,就会消极怠工。

比如,为了拥有漂亮的小蛮腰,你下定决心要每天转100个呼啦圈来瘦肚腩。

刚开始一两天,你还能坚持住,但是越往后,你会感到异常痛苦,总是被每天要完成100个呼啦圈这个想法压迫着。

没两天,你就无法坚持了,甚至你还会破罐子破摔,突然暴饮暴食起来。

这就是传统习惯养成策略的弊端之处,它让你必须强迫自己埋头苦干,并且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是,你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行动,本身就说明了你不喜欢这种方式,这就给你造成了很大压力。

而微目标,首先就不会给你带来沉重的负担,你实践起来特别轻松。

重点是你的潜意识不会有被控制的感觉。

比如,你给自己定下每天转1个呼啦圈的目标,这个数量实在太少了,你放下了自己的心理负担。

1个呼啦圈有什么难的,这个想法不但不会控制你,还会让你期待行动。

完成微习惯后,你还可以自由选择想要超额完成多少任务。

比如,你要是精力充足,1个呼啦圈转完后,你可能会想着为什么不多转1个,再多转几个。

而要是你精力不足,转完1个你就完成目标了。所以,采用微习惯策略,整个过程都由你自由控制。

微习惯,与抽象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人的思维分为两种: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

根据抽象思维发展出抽象目标,如“我想成为下一个马云”;根据具体思维发展出具体目标,如“我想今天下午卖手抓饼,挣100块钱”。

情绪会对思维产生影响,如较早的满足感,或对成功有较高期待,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似乎成功了。

想象一下,为了锻炼身体你办了一张健身卡,并告诉了你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他们都表示支持你。

之后你又在朋友圈通知所有人你打算健身,很多人都给你点了个赞。

这个时候,你的自我感觉会很好,你想象着你拥有马甲线后,所有人对你的祝贺和赞赏。你感觉离你的目标更进一步了,好像你已经拥有了马甲线。

理想情况下,你只有行动起来并看到一些健身效果,满足感才会出现。

但是由于你将目标告诉了大家,大家也承认你的目标,于是过早的满足感让你觉得目标似乎已经达成。

而这样你反而不会那么积极去执行你的目标,最终很容易就放弃。

可见,满足感会促使我们进行抽象思考,将我们的关注点放在抽象目标上,而忽略了我们的具体目标。

但是微习惯就的优势是,不管我们的感受如何,我们都可以完成这一小步。做1个俯卧撑的目标很容易达成。

过早的满足感也不足为惧,因为目标太小,我们没有借口不去实行。

在实现具体目标后,我们还可以利用“想获得健康”这个抽象目标,让自己再多做一些锻炼。

所以微习惯能够促进抽象目标和具体目标的进展,无论你更擅长哪一种目标,你都能获得成功。

微习惯,让你增强正念

正念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有清醒的认知。

无论一件事多么微不足道,如果你每天必须监控这件事,你的意识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它,甚至在完成目标后还想着它。

比如,你想要养成每天都记账的习惯,而你的微目标是每天记一笔最大的消费。

那么,你一整天都会留心你在哪里消费了多少钱,久而久之,你会对花钱这件事特别警觉。 

所以,增强正念后,你对你的花钱习惯就有清晰的认知,而这还会帮你养成理智消费的习惯,不再大手大脚花钱。

今日共读《微习惯》

【结语】 

今天我们探讨了,微习惯策略的5个独特之处。

第一,微习惯策略没有具体的截止时间,我们所要做的是每天重复微步骤,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会发现自己离不开微习惯。

第二,反复的失败和长期无法实现目标,会击溃我们的自我效能感。

而开始微习惯不需要自我效能感,随着成功实现自己的微目标,还能提升我们的自我效能感。

第三,目标太大会让我们感到沉重的负担,感觉自己被控制。

而微习惯毫无压力,我们不会有被控制的感觉,完成目标后,我们还可以自由选择超额完成多少任务。

第四,微习惯能够与我们的抽象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无论自己擅长那种目标,我们都能取得成功。

第五,微习惯能够增强正念,正念是我们对思维和行动的清醒认知。

一旦我们每天必须完成一件事,我们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关注这件事,我们就会对我们的目标更加清晰。

明天,我们将讲解如何用微习惯,来培养好习惯的方法,一共有八个步骤,我们将具体讲解前面两个步骤。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今日话题】

你有参加过21天习惯养成训练营吗?你最终有没有将这个习惯坚持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