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补气血的千古名方

 图书 馆员 2019-07-17

大补气血的千古名方

中成药,乌鸡白凤丸既适合大补女人的血气不足,也适合大补男人的血气不足,虽然名字叫做'乌鸡白凤丸’,但绝对不是专门给女人们吃的,

当归作为药食同源的补血中药,可以用在药膳中。用15克当归和一只老母鸡同炖,再加上15克补气的人参,就成为很有名的“归参炖母鸡”,用来治疗久病体衰,能够大补气血。在古代,很多坐月子的女人都要吃这种药膳来补身子。
同样的道理,如果当归和补气的黄芪同时入药,就会生成一个中医名方“当归补血汤”(黄芪(30克)当归(6克)),这是补气生血的精简方,可用于各种男女老少贫血、女性经期或产后血虚。

   不过,补血方子最有名的还是“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地黄四味药组成.补血最快的方式,就是从月经结束那一天起每天喝四物汤,连喝3天。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水煎服。可一日服用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本方以甘温味厚的熟地为主,滋阴养血。配伍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和营以增强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综合全方,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因此,血虚者可用之以补血,血瘀者可用之以活血,是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调经的常用方剂。如果以后你有经血过多、色紫黏稠的情况,说明你又增加了血淤的病证,那么?只需要在“四物汤”里增加两味治疗血淤的桃仁、红花,就成为治疗血虚兼有血淤的“桃红四物汤”;而如果你月经过多,淋漓不止,就需要在“四物汤”里增加具有止血作用的阿胶、艾叶、甘草,制成养血止血的名方“胶艾汤”;如果你月经提前,量多色淡,那就是气虚不能摄血,要在“四物汤”中加入补气的人参、黄芪,这就是《医宗金鉴》里的“圣愈汤”;还有气血双补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都是四物汤这个伟大“母亲”的子子孙孙。

[加减法]

1.若痛经可加香附12克 延胡索10克

2.兼有气虚者,加入党参18克 黄芪18克

3.若血虚有寒者,则加肉桂粉4克 炮姜4片

4.若出现崩漏,则加入茜草根8克 艾叶10克 阿胶10克

〖附方一〗胶艾汤
方源:又名芎归胶艾汤《金匮要略》
组成:川芎甘草各二两〔各6g〕     阿胶 艾叶 当归 各三两〔各9g〕  芍药四两〔12g〕          干地黄 六两〔15g〕 
用法: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功用: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胞阻,苔漏下血,腹中疼痛。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不全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等出血,属于冲任虚损者。

〖附方二〗桃红四物汤
方源:《医宗金鉴》
组成:四物汤加桃仁 〔9g〕   红花 〔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血活血。
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胶艾汤与桃红四物汤鉴别:胶艾汤较之四物汤多阿胶、艾叶、甘草。阿胶功专滋阴补血,又善于止血,艾叶长于暖宫止血。两味与四物汤合用,则侧重于养血止血,兼以调经安胎,是标本兼顾之方。桃红四物汤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桃仁、红花,因此偏重于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

《金匮要略》上的一张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只需要到药房购买“当归”这一味中药就可以了,生姜和羊肉自己到菜市场购买,按照当归20克、生姜12克、羊肉300克的比例炖肉汤,自己做既是药方、又是美食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个方子是大补气血的千古名方:当归补血,羊肉补气,生姜驱寒,所以,对于平素血虚、气也虚的人大有裨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张药食同源的补血方子偏热,所以适合寒性体质的人,而不适合于热性体质的人。

如果您的脾胃虚弱,建议您先调理脾胃,脾胃调理好了,才能消化吸收食物,药物。

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及其他

很多人喜欢吃中成药,因为方便省事。但是,大部分人吃了中成药并不管事。原因很多,其中药不对症是最主要的。
        下面要讲的,主要是六味地黄丸系列、金匮肾气丸系列中成药。这是现在卖得最好的中成药的代表。但是,吃这些中成药的患者,见效的人实在寥寥无几。下面就分析一下原委。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方子,是经方。经方就是中医经典里的方子,是几千年来验证下来确确实实能够保证疗效的方子。经方之外,还有时方,是张仲景之后,随着时代变迁、历代医学家新发明的方子。时方中也有一些好方子,但与经方相比,往往差很多。

金匮肾气丸既然是经方,疗效肯定是确切无疑的。历代名家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为什么现在人用金匮肾气丸往往无效呢?
这要从头说起。
金匮要略里面,肾气丸见于《金匮要略》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方:“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本方组成: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二两,牡丹皮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酒送下,一日二次。

显然,这个方子是治疗虚劳病的。所谓虚劳,就是体质非常虚弱,既有功能不足,又有营养不足,即阴阳两虚。所以治疗原则应该是阴阳双补。方子的构成,也充分体现了阴阳双补的思路。
从方药组成上来看,地黄、薯蓣、山茱萸三味药,是补肾阴、填肾精、固肾气的,简而言之是用来补虚的,补充营养的,占了方药的绝大部分比例,显然是主药;茯苓、泽泻、牡丹皮三味药,主要是为了排出体内代谢垃圾的,即针对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的;桂枝和炮附子各一两,分量最少,是用来温阳通经络的。
所以,这个方子是以补肾阴填肾精为主,其中地黄是公认的滋补肾阴的药物,薯蓣兼补肝脾肺肾之阴,山茱萸固摄肾精和元气并柔肝气养肝血。三味同用,剂量又大,重点在于滋阴填精无疑。但滋阴药难免滋腻碍膈,影响运化,这三味药也难免有此弊端,因此后面少加桂枝附子辛开温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滋阴药物代谢过程中,难免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因而要加强利小便的功能,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同时,本方针对的病机本身就有小便不利的问题,所以方中又加了茯苓、泽泻和丹皮,活血利水兼顾。由此看来,此方配伍精妙绝伦。当然,此方配伍的科学严密,历代医家多有研究和赞誉,不需我来多嘴。
由上述简略的分析可见,这是一个滋阴为主的方子,主要针对肾阴虚、肾精不足又有小便不利现象的病机。
如果遇到这种病机,使用这个方子,应该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的。
可惜的是,明朝有个很著名的医学家——张景岳,把这个方子给搞反了。
按照张景岳的理论,肾阳虚不可以骤补肾阳,否则容易上火,壮火食气,反而消耗了阳气。温阳的最好办法,是补阴为主,少佐温阳,
徐徐温之,少火生气,方能达到温阳的目的。他把这个理论,叫做“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其实这个说法倒是有依据的,因为内经里就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说法。
按照张景岳的说法,这个方子是温阳的方子,而且是最好的温阳方剂,安全保险。按照他的思路,他又发明了一系列的温阳方剂,比如右归丸等等。
张景岳对后世医家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后世医家温肾阳多按照张景岳的理论,用肾气丸系列。直到现在的中医药大学的教材,还是沿用这个理论。可谓是贻害千古了。
张景岳影响虽然很大,但明清以降,据理反驳者总是层出不穷。比较著名的要数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郑钦安说,伤寒论中,凡遇到阳气虚微,阴寒内盛的病例,基本都要用四逆汤系列,比如干姜附子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等等,绝没有用肾气丸的先例。肾气丸既然是张仲景的方剂,仲景的用方技术自在张景岳之上,难道张仲景不知道“阴中求阳”的道理?难道不会用肾气丸?他为什么不用肾气丸而用四逆汤系列?显然是因为温阳散寒、回阳救逆,四逆汤系列功效确切、效如桴鼓,而肾气丸则毫无价值!!!
我们知道,火神派的传人,在当今的中国中医界,疗效是有目共睹的,可见郑氏的理论更加接近于仲景原意。
由此可知,自从张景岳以降,世医之用肾气丸温阳者,无一不是师法景岳而背离仲景,走上歧途,危害一方!!!
也有患者反映,吃金匮肾气丸之后,一些阳虚症状减少了。比如原先因为肾阳虚而水湿下注,两条腿浮肿,一按一个坑。吃了一段时间的肾气丸之后,浮肿减轻了。这种情况的确是有的,因为肾气丸里利水药的成分是有的,所以可以把水湿去掉。但不可能完全去掉,因为肾气丸中滋阴的成分太多,所以会造成更多的湿气。人体内的水湿是有痰湿水饮等不同的存在形式的。水饮是状态清稀的,痰是最浓稠的。肾气丸虽然把水饮排出了,但是会产生更多的痰湿,痰湿凝结于体内,问题更大更严重。所以,治病不能简单地看某些个别症状的改变,要综合考虑体质是否有改善,否则,治了标,伤了本,得不偿失。
要记住,肾气丸是用来滋肾阴、填肾精的,不是用来温肾阳的!!现在中医用肾气丸温肾阳,都是错误的,误治!因此不会有疗效,反而有害健康!!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也是来源于张仲景的肾气丸的方子,是宋朝儿科医学家钱乙把张仲景的肾气丸中的桂枝、附子去掉,剩下六味药,专门用来治疗小儿五迟的(见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所谓五迟,主要是指因为肾阴、肾精不足,而造成的发育迟缓。后来人们把这个方子,广泛应用于肾阴虚的治疗中,效果非常好,非常安全,可以长期服用。试想,连小儿都可以服用的药,成年人吃,当然安全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症的话,吃起来当然安全,如果不对症,吃了还安全吗?
问题就在于此。
前面已经讲了,肾气丸本来就是一个滋阴填精的方子,只不过其中加了一些温阳通经的药进行反佐而已。钱乙把温阳的桂枝附子去掉了,方子用于滋阴更加无疑。前人有言,说肾气丸是温阳的,钱乙去掉了两味温阳药,就变成了滋阴的方子了。这个说法显然是医理不精。
宋元以来几百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六味地黄丸是个非常好的方子,滋阴效果好,又适合长期服用,应该说是个好方子。
但是,这个方子现在已经到了该退场的时候了。
我一直在强调,古代的人,阴虚阳虚都有,现代的人,近二三十年以来,阴虚的已经极少见到,都是阳虚体质。六味地黄丸,作为一个滋阴的方子,针对的是阴虚体质。现在阴虚体质已经不见了,所以六味地黄丸早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六味地黄丸,现在已经成为应该淘汰的药物了。可惜现在六味地黄丸买得还一直很好,很多人都在吃。为什么?因为现在的中医还没有认识到阴虚体质已经不存在了这个基本事实,把很多有热象燥象的人,都误诊为阴虚,而开具六味地黄丸。事实证明,大多数人服用六味地黄丸之后,都没有疗效,甚至病情更加厉害。
六味地黄丸是钱乙整理出来的一个方子,但后来又出现了很多同一原理的方子,比如知柏地黄丸,用于阴虚火旺;比如杞菊地黄丸,用于肝肾阴虚而现眼睛红肿干涩;等等。现在,地黄丸系列,大致有几十个品种,洋洋大观。这些中成药,目前都是各药店的主打商品。
当然,也不能说这些药一点作用都没有。有一个患者给我说,他前阵子上火,眼睛干涩,就到药店买了点杞菊地黄丸,吃了就好了。其实,根据我的诊断,他眼睛干涩,实际是肝郁化热,肝火上炎所致,应该疏肝清热,方用柴胡剂,并加枸杞菊花之类即可。但他吃杞菊地黄丸竟然收效,显然是其中的枸杞菊花起作用了。所以,这些药物,现在虽然没有了严密对症的病情了,但对一些轻来轻去的小毛病,倒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功劳”,比起他药不对症造成的危害来,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再次强调一下,现在早就没有阴虚体质了,地黄丸系列的药物早就没有对症的病机了。所以,大家生病,也绝对不要再吃地黄丸系列的中成药来滋阴了。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也是张仲景的方子。仲景伤寒论中,回阳救逆基本都用四逆汤系列,可见四逆汤的温阳效果是绝对的好,不容置疑的。我们来对比一下四逆汤和附子理中丸的组成。
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附子理中丸:附子,干姜,炙甘草,白术,人参(现在都用党参了)。
可见,附子理中丸中,是包含了四逆汤的成分的,另外还加了健脾化湿的白术和健脾补气的人参,所以,治疗效果应该比四逆汤还有广泛。
当然,四逆汤药味少力道专,且是汤剂,汤者荡也,故力大,可用于危急重症而回阳救逆。附子理中丸虽然含有四逆汤成分,但是丸药,丸者缓也,量少力衰,所以用于慢性病,温阳散寒。
但不管怎么说,附子理中丸是真正的温阳方剂。无论脾阳虚还是肾阳虚,附子理中丸都是绝佳的选择。事实上,在温阳方面,附子理中丸的疗效,远远好于现在很多中医动辄就开的金匮肾气丸!!!!!!!!!!
所以,阳虚的患者,温阳散寒,一定要吃附子理中丸,不要吃金匮肾气丸了。张景岳的流毒,该肃清了。
现在人的体质,多数都是阳虚,虽然有些人呈现虚火,但不宜清,只宜温里。道理我已经在其他博文里多次阐述过了。当然,以温治虚火,剂量很重要,剂量不够,虚火更旺,加大剂量,才能收功。
去年在海口讲学,同一个单位的六七个女孩子一起找我看病,基本上都是脸上长痘,或大便干燥等等热像。因为没有条件煮汤药,所以我就开附子理中丸。我事先说了,服药后肯定会出现痘痘增加、大便更干等等热像更重的情况,不要担心不要放弃,坚持吃,火越大越加量,坚持下去就会好起来。
他们后来告诉我,跑遍海口市,都很难买到那么多附子理中丸,因为南方这个药很少买,即使有,也不肯卖那么多给他们。后来他们是托亲戚从外地邮寄过去的。吃了一段时间后,大家都出现痘痘更多大便更干的情况,所以多数都害怕,放弃了,只有一个坚持下来了。(她当时联系我,我让她坚持,她就坚持下来了。)大约两个多月之后,她说,痘痘都下去了,大便也不干燥了,精神也好了,各方面都好了。
可见,温阳的方法,治疗阳虚,不管有没有虚火,都是可以的。
当然,如果配合其他方法,虚火还是可以控制,不至于增加的。但这就比较复杂,要么用多种成药配合,要么用汤药进行加减才能做到。
可惜的是,现在的附子质量往往都不行,再加上炮制方法不对,人为造成药效差毒性强等现实。即使是国营知名大药店的附子,也难幸免。这真是现代国人的一大悲哀。
不过,即便如此,附子理中丸仍然是温阳散寒的好方子。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也是非常常用的补血方子。
上文说到金匮肾气丸,按照张景岳的解释,立方之意,在于从阴引阳、在于少火生气,就是说 
善补阳者,阴中求阳。”既然说到金匮肾气丸,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个阴中求阳的理论,再稍作剖析。
我们已经说过,这个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即:如果我们要补阳气,那么我们最好不要直接温阳,而是补阴,阴气足了,只需稍稍温之,阳气就生发出来了;反过来,要补阴,也不要直接补阴,而要先温阳,阳气足了,然后稍稍滋阴,阴气就滋生出来了。这个理论属于经典理论,显然是正确的。
但是,任何真理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的真理,都是有前提条件的真理。黄帝内经的这个理论当然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加上这个前提条件,比较完整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
因为阴虚而导致的阳虚(阴损及阳),要着重滋阴,然后稍稍温阳,即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即从阴引阳,少火生气。
因为阳虚而导致的阴虚(阳损及阴),要着重温阳,然后稍稍滋阴,即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即从阳引阴。
黄帝内经古文简奥,只讲结论和主体内容,而隐去了前提条件。后世人读之,往往犯断章取义的错误,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只要把经典读透,这些意思都是可以领会出来的。
根据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来创立的方剂很多,且有很多久经检验的灵方效方。当归补血汤就是其中之一。
当归补血汤组成非常简单,只有两味药,生黄芪和当归,其中黄芪的剂量是当归的5倍。显然,方子中黄芪是主药,君药,当归是臣药。黄芪补气,大剂量补气,气足,功能增强,自然生血能力就增强了,然后稍加当归,提供一些造血的原料,就可以有效地生血了。所以这个方子,历来被视为补血的效方。
从方子的立意来看,补血没有大量使用生血的药当归,反而大量用补气的黄芪,显然是取从阳补阴之意,所谓“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所以,这个方子可以算是这一经典理论的生动案例。
但是,这个方子的应用范围,显然是用于因气虚而导致血虚的患者——患者要解决血虚的问题,但他这个血虚,是因为气虚引起的。(气虚则无力生血。)所以用这个方子,来补气生血。即:因为患者的病根是气虚,所以用大量黄芪补气,然后稍加当归补血即可。
所以,这个方子是用于气虚所致的血虚。在这一点上,历代医家早有定论,大家都知道,当归补血汤是用于气虚导致的贫血患者的。
反过来,如果病根是血虚,甚至因血虚而导致气虚,那么势必要用相反的方子:黄芪补气汤——大剂量当归生血,稍加黄芪补气。但事实上,很少有用这个方子的,因为由血虚导致气虚的人,实在太少了。
同样的道理,金匮肾气丸,用了大剂量的滋阴药,稍加一点温阳药,显然是用于严重阴虚以致阳气也受损失的病机。即,金匮肾气丸也能治疗阳虚,但他治疗的阳虚,病根是阴虚,是严重的阴虚导致的阳气受损,即阴虚所致的阴阳两虚(虚劳)。所以我们可以用金匮肾气丸滋阴,阴气生起之后,少加温药即可达到温阳的效果。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张景岳提倡的理论可以说是对的,是经典理论。但是他倡导的用药方向,即适应症,显然是搞错了。他把金匮肾气丸,当做常规的补阳药,用于一般性的阳虚患者,显然大错特错了。
综上所述,金匮肾气丸是滋阴为主的方子,如果说可以温阳的话,也只适用于阴虚所致的阳气虚损。但这种阴虚所致的阳气虚损,现在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所以,金匮肾气丸的适应症,已经极少见到了。
当归生姜羊肉汤-血虚大补品

来自于《金匮要略》的补血秘方

   提起血虚,似乎最能引起女性朋友的共鸣,因为她们每月一次的月经,都会让身体失血。所以,补血对于女人来说似乎更为重要。
   其实,很多老年人或者身体虚弱的病人,也都会有“面无血色”、面色淡白的症状,甚至嘴唇、指甲也白得很明显,这也是血虚。我们医生摸脉的时候,由于脉中血少,脉摸起来会很细(像是河水很少的细细溪流),要是看舌头的话,会发现舌头的颜色也是淡白色。又或者,有些人脸色淡白的表现并不明显,但是容易心神不宁、健旺多梦,这是因为劳神太过,而使得阴血暗耗。著名医书《证治准绳》中说“血者,神气也,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所以,血与“精气神”中的“神”关系最为密切。而要全面调养人的精气神,从补血、活血入手是常见的中医治法。
   很多人对血虚不以为然,不就是脸色不太好吗?我说,您千万别小瞧血虚啊,血虚严重了就容易引起心悸心慌、手足逆冷、便血、呕血,以及女性的崩漏重症。对于疾病的态度,应该时刻想起中国古代的一句老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曾经诊治过一位常年带高三考生的中学男教师。他告诉我说自己睡不好觉,天天梦到学生上考场的情景,而且最近记忆力也大大不如以前,原来一道题在课本的哪一页、哪个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被学生们称为“活字典”,现在却常常丢三落四。
   我诊脉、看舌之后,知道这位老师的病根儿在于耗神过度,血虚气也虚。就给他开了补血补气的方子。他却问我,由于经常要加班,煎服中药不是很方便,能不能开点中成药?不用煎药就能服用?
   我笑了,因为他的这种症状,非常适合用针对“血气两虚”症状的乌鸡白凤丸来进行调理,但是,这种中成药已经被人们普遍当成女性专用药了,直接开给病人往往会引起误会甚至笑话,就想换个角度跟他解释。于是,我问这位老师:“我亲戚家有个男孩,今年非想报考幼师专业,您说幼儿园老师都是阿姨,哪有小伙子进幼师的啊?”
  这位老师耐心地对我说:“这个观念就不对了,现在最先进的幼儿园都讲求男女老师比例的平衡,防止孩子们阴柔性格太过、阳刚之气不足。即便是女娃娃,也要弥补身上的阳刚性格啊……”听老师说到这里,我心里释然了,便对这位老师说:“我给您开的这味中成药,既适合大补女人的血气不足,也适合大补男人的血气不足,虽然名字叫做'乌鸡白凤丸’,但绝对不是专门给女人们吃的,也很适合像您这样因为操劳过度而导致的血气两虚症状。记住每天早晚吃2次,每次1粒。”这个老师哈哈大笑,连说“我明白了”,闹了半天,刚才给我讲的道理,最终是讲给自己的。
   过了两周,这位老师前来复诊,看气色好了很多,说是自己睡眠好多了,而且曾经“活字典”般的记忆力开始有所恢复。他还把他的爱人也带来了一起看看病。很巧的是,他爱人也属于“血虚”,不过症状表现却有很大差别。这位中年女性时常感觉有些头晕、眼花、两眼干涩,有时候还心悸、手脚发麻。我特地问了一下她的月经情况,说是月经量少、颜色淡。这些都不难解释:血虚当然血就少,血少了人体的器官就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就像花草没有水分的滋润会出现枯萎现象。心脏少了滋养就会心悸;四肢少了滋养就会手脚发麻;眼部少了滋养,就会眼花、两眼干涩;头部少了滋养,就会头晕,也可能健旺,还可能睡眠不好……
   “看来我也该吃乌鸡白凤丸了。”那位中年女性笑着对我说,看来,她丈夫上次来看病的经历,都原原本本地汇报给了自己的老婆。
  血虚是常见的疾病,时常和气虚、血淤等交织在一起。如果患者是年轻的女孩,我会建议她们多吃大枣、桂圆、葡萄、荔枝,这些都是补血的妙药,而且又让女孩子们过足嘴瘾,岂不妙哉。
   而像这对夫妻,已经人到中年,就需要比食疗药力更猛的处方。我想起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上的一张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我告诉这位女士,只需要到药房购买“当归”这一味中药就可以了,生姜和羊肉自己到菜市场购买,按照当归20克、生姜12克、羊肉300克的比例炖肉汤,自己做既是药方、又是美食的“当归生姜羊肉汤”。这个方子是大补气血的千古名方:当归补血,羊肉补气,生姜驱寒,所以,对于平素血虚、气也虚的人大有裨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张药食同源的补血方子偏热,所以适合寒性体质的人,而不适合于热性体质的人。
   几个月后,这对夫妻来到我的诊室专程道谢。我看他们两人脸上有了明显的红润,人也显得精神了很多。我知道,做妻子的经常为丈夫、也为自己炖上一锅芳香扑鼻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其实,便是把自己的浓浓爱意也融进了其中。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药物固然重要,而亲人的关怀、爱心,何尝不是疗效更佳的灵丹妙药呢?

虚不受补的开路药

吃中药滋补,没有期待的效果,反复出现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薄等症状。
属于中医的:脾胃虚弱、不受补。
先要清理肠胃或试探投药,也就是用建脾、助运、化湿等中药来调理。
应用开路药
治则:健脾助运,理气化湿
方药: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陈皮5g 半夏10g 砂仁5g 木香5g 佛手10g 炙甘草5g
加减:1.湿重加:苍术、佩兰
         2.脾胃气滞重加:川朴、枳壳
         3.饮食积滞加:神曲、炒山楂、谷芽、麦芽
         4.脾胃虚寒重加:干姜
         5.大便溏薄者加:炒米仁、炒淮山

         6.夹湿热者加:黄芩、黄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