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都希望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这5种能力,能让他们受益一生。 1、阅读能力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阅读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净化心灵,阅读对于孩子就像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窗口,让孩子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小学阅读能力,决定一生的成绩》这本书中有一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阅读能力,决定儿童的学习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贯穿各个科目,直接关系着孩子巩固基础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及理解能力。 有人说,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就让他去阅读,能静得下心看书的孩子,脾气秉性也会更温和。 如果你不会教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与他对话,教他为人处世。 泰戈尔说,阅读即活着。一个人,只要活着就不要放弃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能力是伴随孩子成长很重要的能力。 2、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能力,成长路上,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你总要与人同行,那么就免不了与人交往。 学会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 一位爸爸在聊天群倾诉: 儿子今年10岁了,平时不善言辞,在学校也没有什么朋友。班级组织的活动他跟小伙伴玩不到一起,有时候还会出手打小朋友。久而久之,儿子受到了同学的排挤。 孩子回到家,看得出他会闷闷不乐,对学习也渐渐地丧失了兴趣。 他和妻子每天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不知道怎么办?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首先父母要抽出时间陪孩子谈心,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愿意说出来,排除心中的烦忧。 其次也要刻意练习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平时的朗读,学习讲故事来锻炼口才和逻辑思维。 3、自律能力 自律即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这样写过:“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常有家长抱怨: 孩子晚上写作业拖拖拉拉,除非家长守在旁边; 早上不起床,快迟到了还急急忙忙吃早餐; ...... 孩子的不自律除了自身没有时间管理意识之外,父母也没有做好管束。 管孩子和管教孩子同事进行,管孩子,要给他立规矩,明确时间管理,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严格执行。 同时要教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有计划地做事情,加之以父母的督促和以身作则,自律能力便会逐渐养成。 4、领导能力 没有谁是天生的领导者,成功的仁人志士也不例外。 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有自主选择的意识,有自己的主见,不会人云亦云。 有位妈妈说,在领导力这方面,她经常鼓励女儿,如果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严格按照那种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吧,比如你要成为科学家,那就要阅读大量书籍,勤于思考,并动手去做实验证明你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标很明确地在做一件事,自然成为了这项行动的领导者。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还要懂得团结周围的人,比如同学有困难,父母要鼓励孩子去提供帮助,为同学排忧解难,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能学会关心他人,还能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总之,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去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 5、接受失败的能力 一位老班主任曾说: 现在的孩子内心太脆弱,学习上稍有困难就退缩,被老师批评不是告家长就是怨老师; 与同学相处不好,要么悲观地压抑情绪,要么用暴力解决问题; 现在的孩子说不得,骂不得,更是打不得。 这都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孩子的抗挫能力太低,无法面对学习与人际关系上的失败,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家长的娇生惯养。 在家里,有父母纵容,孩子为所欲为,在学校和社会,没有人惯着,孩子自然有反叛情绪。 接受失败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适应社会的能力,面对抗挫能力低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重视起来。 成长的路上,跌倒了很正常,鼓励孩子爬起来,不要总是在背后扶孩子,这会让他们有依赖。 其次,面对学习上的难题,老师的批评,父母要引导孩子正视这些困难,分析原因,教会孩子控制情绪,同时也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孩子的有些能力必须从小培养,等到大了再去努力,那个时候或许为时已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