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孩子的悲剧发生,作为学校和家庭必须培养孩子的情商,这是孩子一生幸福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孩子们才会心态阳光、愈挫愈坚、团结互助、不怕艰难。 所谓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一是教育孩子不抱怨不批评。高情商的人一般不批评别人,不指责别人,不抱怨,不埋怨。其实,这些抱怨和指责都是不良情绪,它们会传染。高情商的人只会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对此,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不要无谓唠叨,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发泄不满,不要宣泄不良情绪等等,营造宽松和谐、温暖可人的家庭氛围。 二是教育孩子学会沟通和交往。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坎坷和挫折,家长一定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让孩子把心里的想法和症结吐露出来,家长要耐心听取,并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轻装上阵。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与同学交往、与师友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学会解决问题的本领。 三是教育孩子热情奔放、富有激情。高情商的人对生活工作或是感情保持热情,有激情。知道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让好的情绪伴随每天的生活工作。不让那些不良的情绪影响到生活或学习。要心胸宽广、心态平和、朝气蓬勃、激情似火,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一颗热情的心、一颗激情的心、一颗快乐的心、一颗勇往无前的心、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四是教育孩子学会包容和宽容。高情商的人宽容,心胸宽广,心有多大,眼界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高情商的人不斤斤计较,有一颗包容和宽容的心。世上人无完人,这是铁律,因而,人人有缺点和不足,所以,要教育孩子辩证地看待一切人和事,包容不足、宽以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善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五是教育孩子文明礼仪、涵养厚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前提是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信任他人。要知礼道法,学会待人接物,对人有礼貌,有礼节。比如,见了熟人打招呼,家里来了客人知道让座,学会发自内心地赞美他人、帮助他人,养成善于聆听他人倾述、讲话的好习惯,不张扬、不喧闹,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这样涵养厚实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尊重、受到褒奖,都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能与人团结相处。社会是一个群体,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老师与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 六是教育孩子有良好的自律能力和忍耐能力。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学会自律、学会忍耐、学会自制、学会自律,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强大的人,真正无畏的人,真正有前途、有作为的人。国家有国家的法律、社会有社会的规则、家庭有家庭的规矩、学校有学校的制度,所以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感恩心的人对待一切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感到的不是枷锁,而是自我前行的遵循和康庄大道。 早在许多年前,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就说过:“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父母家教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孩子智力的教育要重要得多。”希望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处理好孩子们的智商和情商关系,两者之间不是相悖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砥砺、相得益彰的。没有良好的情商,智商只是无本之木、无根之基,随时都可能有颠覆倒塌的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