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幼儿到9-12个月大时便开始会说单个的词语了,到了15-20个月大时会慢慢累积到能说大约50个语汇。50这个数字似乎代表了儿语的基本总量,在学会了前50个语汇之后,小孩便开始每周积累50个新语汇,而且这种惊人的增长速度将一直持续到小学大部分时期。随着语汇量的增长,学步期小孩便开始把语汇串成两字短语,然后是三字短语,接着就会连成一些像编码电文的语句:“伯尼要苹果”“巴尼在哪儿?” 第二次语言能力爆炸涉及语法的运用,大约发生在3岁时,此时,小孩的语汇堆积和语汇串,如果不借助一些语序规则、时态、词尾变化、连接词等就能准确地表达意思了。当孩子到4岁时他们说的大部分话才会完全符合语法要求。 作为父母,决定如何刺激和教育他学前儿童时,可能需要注意到这些发现,并要振作精神来做出决定:如果学龄前儿童发育正常,则不需要进行特殊的语言能力训练来使其讲话更流利,更成熟。孩子需要的只是作为学步期儿童所需要的丰富语言环境的扩展——每日要听一些谈话、唱歌、故事和儿歌,而且要倾听大人说话并做出应答。如果孩子有听力困难或语言困难,则应尽早发现尽早采取措施。海伦说:“如果你是一名耳聋儿童的父母,要毫毛不迟延地让孩子接触音系学或语法。如果孩子的耳聋相当重,可能需要先学手语,然后再学语言;他可以在上学的正常年龄之前就开始学习手语。然后再用他的手语技能去学习语言。” 有些耳聋儿童的家长花几年功夫来寻找激励孩子说话的方法,如果这样做没有成功,整个初级教育就可能被耽误了,孩子将不会用任何语言进行交流。更糟糕的是随着大脑里机会窗口的关闭,孩子获得知识的能力将遇到越来越大的障碍。她说:“语法和音系学是语言的两个子系统,如果接触得太晚都会受到严重的损失。我们尚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学习语言的意愿较弱。而过了此时间又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不过她又补充说,也有一些好消息,那就是一旦口音和语法固定之后,人在其终生都能继续扩展其词汇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