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海鹰21iy19j5rw 2019-07-17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

又说“人性本恶'

还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那么人性到底是什么呢?

人性是追求平衡

天生万物,各有不同,而人类不同于万物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大衍五十,衍四九,天地皆有缺何况人乎?

人生来就是有缺,活着是为了什么补缺!

一个平常人家生了个婴儿,婴儿懵懂无知,看什么都是新奇的,因为他还没有把生,气,知,等结合起来,现在叫精,气,神,当其渐渐长大,发现了周围的不同,发现人有美丑善恶,贫富贵贱,生死病死,他不甘,丑的人希望变漂亮而整容,穷人希望变有钱而产生各种行为,富的人希望有漂亮女人等,这一切起于认知。

一个人他的一生只呆在一个村子里,周围全是大山大河没与外人接触,村里的人都同贫富,长得都差不多没特别美也没特别丑,生活平平淡淡,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什么欲望与斗争,某一天村里来了两个外人,男俊女美,村里的男人眼红女人羡慕。这就是欲望起始,人类也属物质就像低能量的物体向高能量的物体索取能量一样,是天性,得到就能满足,而高能量的物体又见识过更高能量的物体,只想索取,这就是矛盾的开端。人类的趋向是大圆满,宇宙的趋向是大平衡。所以大势不可改当代人类因为科技原因,几乎所有人都见识了花花世界,宇宙的广阔,所求过多就令迷茫,一生都在奔波,只为填满内心的空洞。这是趋势!有钱者想更有钱,有权者想更有权,人类目前大部份资源都来自地球本身,有这个资源是恒定的,人类能用的很少但快速利用填满空洞的更少,人类之间因利益而产生矛盾就成了理所当然,如果能得知资源总数和资源利用率,就能大致计算人类爆发冲突的时间。

既然人类是趋向平衡的那么如何达到呢?

人类所趋向的平衡先是从小平衡入手,比如你见识了世界的广大有哪个男人没想过主主宰世界呢?沒有幻想过吗?没有幻想过一统宇宙吗?

如果没有那么你一定有问题。

虽然幻想但不可能一步登天,这须要实力,实力越大越有实现可能,所以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只好读书打工,在世界中争扎,对世界的认知越高,生活就越痛苦,所以我们须要一种精神上的迷惑,比如道教的无为,就是别去管,自然发展,以此填补空洞,佛教的空空教义,一切皆空,告诉你什么都是空,追求是空不追求也是空。儒家教育仁,义,礼,智,信,教育人们,追求可以,要克制。这些都属于教化,使人免受更多苦难。

如果人有来生那为什么人类明知人生是苦还要回归痛苦中去呢?因为人类有知,如果不回归痛苦中去就此沉寂,就会限入永恒的黑暗,所有的黑暗都会吞噬你,你就会觉得人间简直如同烈阳当空,温暖无比,又如何不回到痛苦中呢?

人类说仙,不老不死,不食五谷,自由自在,是人类的向往与追求,身体是人类的限制器,一切饥寒痛苦等皆因肉身而起,所以道教谈羽化,佛教修金身。都是人类追求平衡路上的体现。

人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消耗精,气,神的

所以须要静,这是快乐的基础,也是佛教,道教的基础,其次须要养,人在静中集聚精气神,精气神足了人就会头脑活跃,心跳加速,这就更须要静,这叫养,精气神充足头脑活跃,人就会胡思乱想,神就会流失,精力足了,人就会坐立不住,精力就会消耗,所以要养。养足了精气神就须要修,这就是所谓修练的基础,修是须要资源的,因为你静了,钱从何来?须要保证营养等,所以穷文富武。

人的本质是一样的,但各不相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产生了人类社会,神无所不能可也缺少世间变化中的种种乐趣。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

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如果你觉得人身处处是苦那么你应该看一些道教或佛教的书,如果你的人生处处是欢喜,你应该分享你的快乐

人不敬我,是我无才,

我不敬人,是我无德,

人不容我,是我无能,

我不容人,是我无量,

人不助我,是我无为,

我不助人,是我无善。

天生我于世,世养我一生

酸甜苦辣咸,人间一场梦

生是梦中人,死是梦中鬼

生死本无意,梦里难见真

真假梦中过,糊涂梦一生

入梦不知时,梦醒梦不真

梦醒还复梦中去,梦中不知是梦人!

反反复复梦中过,真真假假是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