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路得产业化软包全电池制作工艺大讲坛第八讲

 墨染4iqllq0djr 2019-07-17

——封装篇

★ 前言 ★

商业化全电池制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主要包括材料体系开发、电芯结构设计、电芯生产控制等三个部分,要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商业化全电池,必须熟练掌握上述三大核心部分。而当掌握商业化全电池制作之后,再组装制作扣式半电池、扣式全电池以及简易结构的柔性电池(一片正极/一片负极对叠结构)将变得极其容易。有鉴于此,科路得科博士将在QQ群(群号:1006016627)中持续开讲,通过图文直播的方式、逐个知识点系统介绍商业化全电池制作技术,欢迎广大科粉进群围观交流。

上一次课程,科博士在“科路得产业化软包全电池制作工艺大讲坛”主要介绍了制作电池的分条到卷绕的工序,今天要介绍的是软包电池的封装工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次课程同样分两部分展示

一、讲课部分

今天课程主要讲解以上三个方面。

首先是封装工序用到的两种最主要材料:铝塑膜、极耳。上图(1)是铝塑膜的实物图。目前铝塑膜有两种外观:银色的和黑色的。苹果手机电池主要是后者,其他主要是前者。铝塑膜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由里向外依次是PP 、Al 和Nylon层,各层都各自的作用,如上表所示。极耳主要是由Al带或者Ni带再加两层PP组成,如上图(3)(4)所示。目前铝塑膜大都是进口的,国产的有部分供应,主要是低端产品,铝塑膜的厚度从68~153um的不等。

铝塑膜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就是冲坑性能,最直观的展示方式就是所能冲坑的最大深度。对于铝塑膜冲坑来说,顶角位置的拉升最大,最容易破碎,因此都是通过考核顶角位置的特征来考核最大冲坑深度的。不同厂家,不同厚度的铝塑膜冲坑深度是有差异的,所以大家不要随意买,而是要咨询有技术实力的厂家,由他们给大家一些使用建议,不然买回去出现一些破损、腐蚀的问题就麻烦了。目前品质比较好的铝塑膜,主要是DNP、Showa、Toppen三家日本公司生产的;国产铝塑膜厂家很多,但品质和这三家相比差得比较大。

另外,有一个参数,可能很多同行都不太注意,对于生产来说 铝塑膜的最大冲坑深度,并不是把顶角冲破的深度,而是顶角位置铝塑膜中Al层厚度不低于20um(放宽标准就是17um)为判断依据的。

如上图所示,为铝塑膜做切面的时候,测量的各层的厚度。总厚度为85um。Nylon、Al、PP厚度分别为21um、33um、32um(出厂规格是20、35、30)。由于测试误差、厚度波动等因素,实测值与出货值有微小偏差。

评价铝塑膜封装好坏的重要依据,就是如上图所示——看封印切面、封印平行度。封印横切面,是垂直封印方向观察封装效果,主要直观的看封印外观、PP熔融后的厚度。上图(1)是顶封的封印界面,还需要观察极耳(中间白色)与铝塑膜两层铝层(两侧的白色条)之间的平行度,越平行越好(顶封短路,很多时候就是极耳和铝层不平行,甚至直接接触导致)。上图(4)~(6)是封装后,用力撕开封印观察溶胶效果;其中顶侧封封印发白、且均匀连续为最佳;DEG(二封)封印时,材质不同形状不同,主要也是需要均匀、连续。

极耳,主要有铝极耳和镍极耳。前者是正极使用,后者是负极使用。极耳的好坏判断标准最主要是极耳胶与极耳金属之间粘接的好坏。主要通过剥离、渗透液渗透等方式来测评,如图(1)-(4)所示。另外,极耳与铝塑膜测评一样,也会做封装之后观察切面和检测平行度。极耳也有不同的厚度和宽度,根据产品需求来,一般容量大,倍率高的电池就需要用到宽的厚的极耳。

封装的过程如图所示:就是将两层铝塑膜的PP相对,通过封头施加压力、温度,使得两层PP融合到一起的过程。为了保证封装的可靠性,一般PP的变形率在25%-70%之间。

软包电池常见的封装分为五种:顶封、侧封、角位预封装、真空封装、DEG(二封)。黄色区域表示封装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就是对应的各个封装的具体位置。其中、顶封、侧封、DEG(二封)是最关键的;而要控制好封装,最主要就是要调试好封装机,这个是最核心的。封装没做好,电池漏液,那这个电池基本就废掉了,所以封装非常关键。

以上是封装调机的具体说明,都是实操经验,也必须结合对应的封装机;因此此处不做具体讲解。

角位预封装,这个很多老师应该没有遇到过。如上图(1)(3)所示,就是在电芯的两个底角位置,简单封装一下,使得两层铝塑膜粘在一起。主要目的是增加底角位置的抗弯折性能。上图(2)就是由于弯折导致的底角破损,主要原因如上图(4)所示,在电池生产过程中,会经常触碰到电芯气袋,使得气袋与电芯主体交接的位置左右来回弯折,导致破损。

封装漏液,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封装的时候封印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导致密封效果差,漏液了。如上图所示,就是封装漏液的一种失效原因。这个也比较好检查:一般就是将封印撕开,直接观察。

封装腐蚀问题,这个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发生这种封装问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Ni极耳与铝塑膜的Al有短路或者微短路;

2.铝塑膜的Al层与电解液接触(也就是PP层受损)。

这个时候铝塑膜的Al层就与正极极片之间会形成原电池结构,自发进行放电,然后铝塑膜的Al层作为负极,发生溶解反应。

最后,对于封装来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关键尺寸。要达到优良封装效果,必须严格控制封印的尺寸,上图简单总结了下几个核心的封装尺寸指标值,大家可以参考下。

以上就是简单的封装介绍,各位老师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二、答疑部分

在这次答疑部分,科博士也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黑黑:“一般间隙和R角是怎么确定的?”

-科博士:“间隙主要是根据裸电芯宽度一致性来确定的,要保证裸电芯能够顺利放入pock袋中;R角度大小,是要考察电芯外观、跟裸电芯顶角匹配的;从行业发展来说 随着铝塑膜厚度越来越小,为了保证冲坑深度,会适当放大R角的大小 。”

-西西呀:“不冲坑可以吗?”

-科博士:“如果对于外观和能量密度没有要求,也可以不冲坑。如果不冲坑,往往留出的用于封装的铝塑膜就比较多,尺寸就比较长,这样体积能量密度就被浪费了。”

-富锂锰-长理::“如果正负极层数很少 需要冲坑吗?”

-科博士:“可以不冲坑。电芯厚度低于1mm基本都可以不冲坑;因为冲坑深度太小的时候,没法冲坑成型。”

-黑黑:“R角小容易顶破吧?”

-科博士:“R角小。说明pocket顶角比较深,不容易顶到。”

-皮皮虾:“请问,单坑和双坑电池一般冲坑要怎么定?”

-科博士:“这坑深与铝塑膜的种类和厚度相关,双坑和单坑一般是这样的,如果单坑厚度可以搞定,肯定是单坑,搞不定才用到双坑设计。”

-緣來是妳/yl:“银色的和黑色的铝塑膜有什么区别?”

-科博士:“外观颜色。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黑色铝塑膜的专利在Apple那里,其他手机公司不让用;对于铝塑膜本质来说没有太大区别;对于黑色,只是在Nylon表层在做了一层黑色处理层。”

-天使不在线:“硬封与软封有什么区别?”

-科博士:“硬封和软封可以顾名思义,硬封是用的固定的封头,封装的宽度,极耳中心距等都是固定的,这种封装方式效果好,稳定性好,品质要求高的都是这种主流方式,软封的封头要用到硅胶,封头是软的,可以适合各种中心距的电池,灵活性高,但是封装可靠性较差。”

-黑黑:“软封正负极耳厚度偏差过大,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科博士:“你使用的极耳厚度不一样厚吗?软封的话,确实问题会大些,但可以通过1)增加厚极耳的极耳胶厚度,2)使用弹性更好的软封封头,这两点来解决。”

-天使不在线:“边电压是指那两者之间电压?一般超过多少算不合格?”

-科博士:“负极和铝塑膜铝层之间的电压,这个具体规格是通过实验做出来的:就是考察不同的边电压值,然后观察腐蚀状况。”

-天使不在线:“正极与铝塑膜电压不是边电压吗?”

-科博士:“一般都是测试电阻的,很少测试电压。正极和铝塑膜之间也需要绝缘,这个一般在顶封之后测试。负极与铝塑膜之间的电子,是到做成成品后再测试。”

-富锂锰-长理:“铝塑膜封装温度是多少?上下膜温度差多少?”

-科博士:“封装温度的话,不同铝塑膜差距很大。比如showa的,封装温度就要高些。另外DEG边封装温度也要高些,因为PP已经被电解液浸泡过。侧封一般低于顶封,因为顶封封头更窄,传热更少,而且极耳导热效果好,散热多。”

-黯然浪子:“封印平行度怎么理解? ”

-科博士:“就是指上下封头的两个对应封印的面是否平行,即上下封头的平行度,一般用复写纸检测。”

-黯然浪子:“R角大小具体怎么判定?”

-科博士:“考察两点:1)冲坑深度:如果你的冲坑深度要求很低,可以适当减小R角,这样的话裸电芯与pocket之间匹配会更加紧密(顶角位);2)如果需要通过增加R角来增加冲坑深度,就要考察裸电芯是否会将pocket顶角顶破,这个需要试错试出来。”

-天使不在线:“R角是怎么去测?”

-科博士:“三维扫描可以测出来;一般是去测试冲坑模具的顶角。使用R角规测更简单。”

-黯然浪子:“能从冲坑外观看出R角相对大小吗?”

-科博士:“肯定可以看出R角相对大小的。R角越小,顶角越尖,否则就越平。”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