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平市智慧物流特色小镇项目

 zcygx 2019-07-17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项目位于四平市新开区十家堡镇,通过整体规划建设,集聚高端要素,构建物流研发、会展销售、物流文化全产业链,建设成集各类物资交易功能、特定货物仓储功能、立体交通运输功能完备的商贸物流枢纽中心。形成具有现代物流产业特色和文化、居住为一体的新型特色小镇,为四平市创造全新的城市“新名片”。
1.1.2市场前景
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50.7万亿元,增长6.0%,提高0.4个百分点;上半年107.0万亿元,增长6.2%,提高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167.4万亿元,增长6.1%,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这显示出在中国整体国民经济增速回升的带动下,物流需求规模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很多物流企业开始逐步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快速推进。智慧物流顺应历史潮流,也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话、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是物联网发展的趋势。
智慧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业、物流业等各行业的成本,实打实地提高企业的利润,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智慧物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物流企业便能更节省成本。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
智慧物流的建设,将加速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打破行业限制,协调部门利益,实现集约化高效经营,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同时,将物流企业整合在一起,将过去分散于多处的物流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传统物流企业的现代化、专业化和互补性。此外,这些企业还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信息,降低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获得规模效益。智慧物流通过提供货物源头自助查询和跟踪等多种服务,尤其是对食品类货物的源头查询,能够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放心,再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同促进消费,最终对整体市场产生良性影响。
项目以实现物流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平台化为目的,对物流产业起到示范基地作用。四平市智慧物流特色小镇的建设,利用社会资源及企业本身资源条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技术能力。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装备,选用高端供应商,有利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人员安全,减少人为因素,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能耗、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指出要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物流基础设施及运作方式衔接更加顺畅,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吉发2016/6号),共6大方面34条,对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2)区位优势
    十家堡镇位于梨树县南部。辖十家堡1个社区和十家堡、八盘碾子、太阳沟、小桥子、西黑嘴子、九间房、团山子、铁岭窝堡、靠山屯、八棵树、上三台、三家子等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十家堡,距县城15千米。长大铁路、G1京哈高速、102国道过境,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镇火车站即将做为四平火车站的编组站,成为四平市的物资集散地。
新开区交通便利。东北地区几条最主要的交通干线京哈铁路、102国道、哈大高速公路、哈大高速铁路、即将建设的集双高速公路都从区内经过,区内拥有火车站2座,铁路专用线8条,高速公路出口2个。新开区距四平市区15公里,距长春70公里,距沈阳190公里,距大连港580公里。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项目建设方案及规模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02.9万平方米。
1.2.2项目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公路物流区(37.47万平方米)、冷链物流区(11.78万平方米)、铁路物流区(88.19万平方米)、综合商务区(6.21万平方米)、智能仓储区(15.18万平方米)、交易中心(6.7万平方米)、保税区(11.12万平方米)、配套生活区(50.5万平方米)、道路交通(23.57万平方米)、公共绿地(37.42万平方米)、生态防护区(12.85万平方米)、水系区(2.36万平方米)等其他配套设备设施。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450000万元,其中建设资产投资360000万元。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序号 费用名称 投资额 占总投资的比例% 备注
1 建设投资 360000 80
2 建设期利息  
3 流动资金 90000 20
项目总投资(1+2+3) 450000 100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247933万元,利润81818万元,投资回收期8.5年(税后,含建设期3年),投资利润率29%。
    表2: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销售收入 万元/a 247933 正常年
2 利润总额 万元/a 81818 正常年
3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27 所得税后
4 财务净现值(Ic=10%) 万元 19266 所得税后
5 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 a 8.5 包括建设期3年
6 投资利润率 % 29 所得税后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本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物流、仓储、配送收入可观,同时关联的贸易服务、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可研研发等领域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四平市新开区十家堡镇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计划书已编制,项目土地预审、规划许可、选址意见书、核准批复等前期手续已完成。项目区征地拆迁工作稳步推进中。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四平新型工业化经济开发区
地址:四平新型工业化经济开发区
2.2概况
四平,吉林省第三大城市,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四平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通向长三角和京津冀必经之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位于东北振兴哈长沈大一级发展轴上,是哈长城市群南部的桥头堡、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主要支点城市。四平市幅员14323平方公里,人口341万,其中市区面积1100平方公里,人口62.5万。四平辖铁东区、铁西区、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县,辽河农垦管理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四平曾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等称号,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第五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首批成长型创业之城,东北三大粮仓之一。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7.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7.4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381.5亿元,增长7.8%。人均生产总值达38687.7元,比上年增长4.8%。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1:44.8:30.1。一、二、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0%、45.8%和36.2%。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22.4%。
四平新型工业化经济开发区,简称新开区,位于四平市东北部,2016年12月正式成立,现幅员面积516平方公里,人口12.4万。辖郭家店镇、十家堡镇、孟家岭镇。三镇下辖41个村,11个社区。新开区有工商企业及个体户323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户。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10亿元。
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新开区打造成为四平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发展先导区、哈长城市群重要经济增长极、东北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区。
    3.联系方式
联系人:田子辉
电  话:18104345867
邮  箱:spsxkq@126.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四平市经济技术合作局
联 系 人:宋庆新
联系电话:0434-3266211   13844482608
电子邮箱:417856658@qq.com
网址:htt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