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盛唐和残唐。唐朝的盛是从开国就有的,从618年3月李渊建国开始,到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盛唐时期的中国,从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到制度、思想、生活、民生等方面,都站在世界顶峰,屹立东亚之巅的大唐,接受万邦来朝贺,番邦俯首称臣,只有我们以少欺多的分,没有他们欺负我们的份。弱宋,各方面都不错,但军事真的一塌糊涂,除了东南岛国和西南小国,个个都来欺负宋朝,历来的藩属国越南也欺凌到我们头上,杀入宋地屠城,没个实际惩罚。宋朝,各种屈辱的不绝,杀敌上百都是大喜事,需要大书特书。宋朝还是大一统王朝中最名不副实的,北方汉族祖地都被丢了,疆土极小。 从盛唐到弱宋,中间的五代十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总结就一个字,乱,三个字,就是太乱了。安史之乱,本可以一年内就完美解决,却被昔日的圣皇圣天子唐玄宗李隆基,闹得八年才结束,结束了也留下藩镇割据的隐患。唐帝国元气大伤,中央愈弱,藩镇愈强,后半段的唐朝,在历史上的地位十分低。 安史之乱成功将当了十八年胆战心惊太子的李亨扶上皇帝宝座。残破的大唐在心理不太健康,且没有胆识、气魄、自信的李亨手中愈加残破,藩镇割据的大势已成,情况难以扭转。终唐一代,毒瘤藩镇就没再脱离唐朝。唐肃宗死后,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景宗李柷先后即大唐皇帝位,唐王朝在他们手中有起有伏,始终没有摆脱藩镇问题,反倒弄出来个“军宦”(掌管军队的太监),想借其与地方藩镇抗衡,却越弄越糟糕。 唐朝百姓在他们的折腾下,越来越少,社会风气达到一个极差的地步,为后面的五代十国开了个坏头。君臣猜忌,打压宦官,武将拥兵自重,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昔日的美德被丢得一干二净。拥有这些美德的人,不是惨死,就是不得善终。这样百年乱象,给后世的人们好好的上了一课。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宦官杀君、宦官专权、宗室内斗、外敌侵犯、子逼父、党争不休及各种政变,哪有盛唐和大一统王朝的样子。大唐中央在很多藩镇和天下人眼中,就是一个空架子。唐末,朱温进京入宫尽诛宦官,并且攻陷长安,挟持天子迁都,随后杀害唐昭宗,屠杀朝臣,在一次战争失败后,提前逼迫唐哀帝禅让,篡唐立梁,史称后梁,五代十国的第一代。朱温并未完整统治过去唐朝的疆域,只是大概据有中原一部分。 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都是只占据中原一部分,连整个中原都没占据完全。十国更不堪,如今一省一市之地就敢割据称王称霸称帝,偏居一隅还很开心。十国并不是只有十个中原外的小割据政权,而是史学家概括统称十个。五代国祚,有很多都比不上十国。某一时期,整个神州大地,大大小小的政权达到十余二十个,这仅是有名有姓有史书记载的、有点年代的,其余没国号闹着玩一样的,数不胜数。 臣弑君、君杀臣、子弑父、养子弑父、养子篡权杀亲子、臣子欺负主君的孤儿寡母等等,各种伦理道德被这个时代所践踏,忠心被所有人嘲笑。兵变和政变在其他朝代最大逆不道的事,在那时已是家常便饭,没人会介意。你忠心你道德,惨死家中,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越容易如此。五代十国,数十个割据政权,竟然在不到百年时间兴起覆灭。大乱世,没人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没人知道这样的纷争什么时候结束。五代十国,没有信念可言,只有武力和自私最实在。 跌跌撞撞的近百年过去,天下人勾心斗角累了,就依附某些有能力一统江山的人,帮助着打天下,还神州一个太平。北宋初建立,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胡人建立辽朝、西夏、吐蕃、大理等虎视眈眈。 大致一统后,宋代统治者们对五代十国的问题进行一个个的梳理,针对性的解决改变,勉勉强强地让这个国家进入新时代。重文轻武,崇文抑武,武人被各种猜忌打压,社会怪异地前进着,弱宋实至名归。 后话:五代十国太乱了,把所有的一切都打乱,宋朝为了修正这一切,才走上一条不归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