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在困惑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企业制度都很完善,但却依然是管理混乱、漏洞百出?为什么很多管理者都认为自己很专业,但是,企业里照样是简单错误不停地犯?为何很多有文化的管理者始终难以在企业中立足?为何很多老板都在抱怨下属们缺乏执行力?难道,真是我们的员工素质比别人差? 在经过对数十家规模化企业进行管理诊断及管理咨询辅导之后,我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企业,都是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搞得过于复杂化了。我们的管理者,都把自己的专业发挥得太过了,复杂过分到没有人愿意了解和接受,复杂到不顾人性、根本不具备可执行性的地步,这些甚至包括管理者本身。而一个别人不愿了解和接受的东西,还有什么可能让人去执行? 制度是管理的工具,很多管理者认为管理就是依靠制度,所以,很多准备实施规范的企业都会热衷于编制厚厚的管理制度文件,很多管理者认为规范化管理就是设计制度,动辄把制度设计得洋洋数千言,这本来没错。但是,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更忽略了人性:在一个企业中,被管理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理解能力有限,何况,因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浏览方式也发生了好大的改变。大多数人都对那些枯燥的文字性的东西不再感兴趣,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阅读一份份厚厚的文字性的东西,更不用说记住了,即便是管理者自己也是如此,试想一下,下属动辄拿出一份份厚厚的文件资料时,你又会有兴趣看到第几页?大多人最多有耐心看完首页,然后一扔了事。这就是很多企业认为制度健全但就是管理无效的真正原因。 其实,大道至简,真正有效的东西都很简单,只有简单的东西才有可能被人接受、被人理解和执行。在一份动辄数千言洋洋洒洒的制度文件中,真正有用的核心内容不过几句话,也只有这几句话才会让人关注。其余的不过都是管理者对自身专业的一种包装、展示和炫耀而已。这些东西,都是需要用奥卡姆剃刀统统剃掉。 可是,简单也需要有一个度,从管理的角度而言,最好是有一个可量化的标准。在最近几年的管理咨询实践中,我就运用简单管理思维,要求企业设计制度时一律不得超过一张纸,下属递交工作总结报告也都不得超过一张纸,设计的流程一律不得超过五步,超过一张纸的一律不批不看,这就是简单管理的一个量化标准。在我们做过的管理咨询项目中,这种简单方式都能针对企业问题一针见血地找到解决方法,也很乐于被企业员工接受,并且迅速得以执行,效果也是出奇的好,至今,我们的咨询项目成功率达100%。客户满意度也是最好,很多时候都能把一张订单做成两张单,甚至一张单变成三张单的都有,很多客户都变成了我们的战略伙伴。 简单才能有效。任何复杂的东西都会遭人抗拒和抵触,任何复杂的东西都是人为的,管理复杂其实就是思维复杂,简单管理必先简单制度,请各位管理者们拿起剃刀,坚决斩掉那些硕长的毫无用处的制度和程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