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运动规律 基本规律:由躯干带动四肢的运动,躯干的运动主要是表现是重心的转移,具体到部位是由大转子也就是髋部的的运动,下面看具体运动的分析。 1) 走路 
写实走
:身体重心前倾较小,头顶运动波线较小,双手半握拳,抬腿摆臂幅度较,单脚支撑,没有腾空动作。由于走路的每一张分解动作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走路高度。 走路的动作造成的身体平衡现象,是靠手脚的反向摆动和身体转动达成的。 对于造型夸张可爱的动画人物,用挤压、伸张的方式表现动作较为合适,在运动轨迹上弧度也较大。 偷偷摸摸走:

要点:1)身体来回移动,脚向前时身体向后,手臂保持平衡。 2)脚先碰到地面,身体仍然处于后方,头部保持向后姿势,稍微延迟一段时间。 3)脚接触到地面后,身体前倾,腿部承担重量,接着身体随着另一只脚向前而再度向后。 垂头丧气的走:
 要点:1)身体上下起伏很小,步伐也较小。 2)头和手臂自然下垂,并随着身体运动自由摇摆 3)整体的节奏偏缓慢 高傲自大走:
 要点:1)身体的上下起伏较大,手脚的挥动幅度也较大 2)仰头挺胸,身体扭动幅度偏大, 3)整体的节奏偏快。 以行走动画为例,我们看到可以在走的基本运动规律上去二次创作,去设计各种各样的走路方式,走路方式的夸张也是我们人物形象“符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物动作若较为夸张,运动弧度较大时,特别要注意身体上的挤压伸展效果或一些配件头发衣物的滞留动作。以上面的走路动作参考图例,我们有个经常会忽略的重点,就是动作过程中的关键轨迹点。(我们在其他动作中也经常犯这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动画做出来缺乏说服力,哪怕是捕捉出来的动画) 2)跑步
 上下起伏较大,重心前倾比较大,双手自然握拳,手臂略成弯曲状,膝关节屈伸动作大于走路动作,脚抬的较高,奔跑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着地过程,完全靠单脚支撑躯干,一定要走腾空动作。 快跑:

要点: 1)身体前倾,整个身体的动态线向前倾斜的厉害。 2)身体上下起伏很小,上肢头部和手臂的动作微弱 3)整体节奏很快 高兴的跑:

要点: 1)身体上下浮动较大,步幅较大 2)头部和四肢的挥动幅度较大,在空中滞空时间较长。 3)节奏偏快 3)跳跃  分析跳跃:有着比较明显的下压身体和拉伸身体,类似我们的小球跳动,下压·拉伸·滞空(挤压)·拉伸·下压·的一个流程。
要点:1)起身和落地双脚尽量要有延迟,左右脚要有落地的先后次序,这样会有层次感

2)在滞空的极限张适当的下压头部,能使角色跳的更高。

3)腾空的滞空感要明确,能够让观众看清楚。 4)一般跳跃的POSE相对较为舒展,节奏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