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我来写作文】有奖征文活动
征文主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世界很大,城市很多,城与城之间相似的地方也不少。 有的名字相似,有的风格相似,有的气候相似,各种相似比比皆是。 城有相似,这个说法我从无异议,因为我居住的城市和他居住的城市就很像。 北京,西安,都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名城,都有古色古香的皇家建筑,都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与此同时,它们也有许多不同:面积大小的不同、人口多少的不同、工资高低的不同等等。 其实城与城之间存在差异才正常,毕竟每一座城市的区域都 不相同,等级划分也不一样。 城有相似,城有不同,相似也好,不同也罢,反正不会影响我俩。 我叫可可,住在西安;他叫老高,住在北京,我们的情谊从初中开始。 讲真,刚上初中那会我俩还不太说话,虽说是同桌,但疏离的就像两个班的学生。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冷漠,直到初二才正式结束。 许是有了一年的同桌基础,许是我聒噪的性格让他实在无奈,又或许两种因素都有。 总之,我俩从冷漠的同学变成了连上课都在说话的老铁。老高学习好,我一直贪玩,我俩当同桌主要对我有利。 我可以毫无顾忌的抄他的答案,想抄哪科就抄哪科,而且没有次数的限制。 考试不允许同桌坐在一起,防止相互之间抄题或者对答案,我俩当然不能也不敢违背校规。 分开坐就分开坐,我对此非但没有意见还特别拥护,当然这些都是我装的。 如果我不把真实想法隐藏起来,肯定会得到严重的结果——可怕到家。 每一个学生都不希望被叫家长,家长来了性质就不一样了。他们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不听话的孩子,而且出手都不轻。 为了避免这种攻击性的行为在我身上发生,我只能严格遵守校纪校规。除此之外,我特别相信老高的善良大方。 事实证明我没有盲目自信,毕竟优秀的成绩谁都看得见。 而我看到怀疑人生的高分更是激动,每次都有种差点跪了的冲动。 然而,我感激涕零连送三次的礼物,老高接都不接。 不收,不代表老高不喜欢吃辣条,而是他不想让我继续抄答案了。他相信我能考出让他怀疑人生的成绩。 不过,这个成绩需要我独立完成。也就是凭自己的实力考出货真价实的高分。 在他强势的辅导下,我的中考成绩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怀疑人生。 从那以后,我的成绩突飞猛进。不但考上理想的大学,还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老高毕业后没有参加工作,而是留在大学继续深造。又过了三年,他研究生毕业了,人也留在了北京。 那一年是2015年,也是我工作的第二年。 2016年,老高报考了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某天下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 我去,这谁啊?看着陌生的号码我犹豫要不要接。号码虽然陌生,但我知道区号,这是来自北京的电话。 应该,是他吧? 想到电话可能是老高打来的,我迅速摁下了接听键。 “我就知道是你,这么久也不打电话,是不是穷的连电话费都掏不起了?最近怎么样?找到工作了吗?在哪住啊?” 当话筒那边传来熟悉的“喂”时,我激动的差点蹦了起来。老天,这家伙好久都没给我打电话了。 有时想想也挺搞笑,老高说话慢吞吞的,我语速又特别快,我俩聊天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我说他听。 或许接到他的电话太高兴了,我竟然忘了他说话慢,而他也没提醒我。 我俩一个使劲说,一个静静听,直到我嗓子快冒烟的时候才想起了一件事。 这可是长途电话,还是老高从北京打过来的。可是,我咋这么过分呢?说个没完没了。 不过好朋友就是好朋友,让爱说的说,让不爱说的听,虽然这是我给自己找的借口。 “哦,我挺好,也考上国家公务员了,招考单位通知我明天去报到。” 一个愣神,老高已经风轻云淡的说完了。 “考上了?!厉害,赶紧收下我的膝盖,我要挑个摆件送给你,你上班的时候把它放在办公桌上,这样就无法忘记我了,我狠吧?哈哈……” 他考上公务员把我乐坏了,恭喜他的同时也开了一把玩笑。谁料,他接下来的话让我差点窒息。 “我不去报到,也不想当公务员,况且我的性格也不合适这类工作。我在一家大型网站找到工作了,明天正式上班。” “你没开玩笑吧?不当公务员考什么试?” “我参加考试就是想试一下,没别的想法。我已经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年薪挺高。可可,再见。” 老高毫无预兆的结束了通话,如同他猝然而至的通话。那一刻,我望着手中早已无声的电话,放弃了再给他打电话的想法。 没用,我了解老高。他是外表安静骨子里坚定的人,决定的事情绝不会改变。 他都是为了家人,主要是为了他弟弟。我见过老高的弟弟,我叫他小高,我俩就见过一次,说了一句话,还是我说的。 “你是不是外国人?” 我想知道他的眼睫毛为什么又浓又密,所以问了一句,他没理我。小高出车祸那年刚十岁,他被一个混账司机撞成了终身残废。 弟弟失去右腿,父母悲痛欲绝,肇事司机逃逸,这一切对老高打击很大,他的性格也变了。 老高想帮父母减轻压力,他想给他们买一套大房子。他要在发展空间大、机遇多的大城市找一份工作,他要实现所有的愿望。 最终,老高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他孤身一人留在了北京,在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上班,月薪不少。四年后,他在家乡给父母买了一套新房子,就在我家附近。 工作后,老高又找了一份兼职,整天忙的天昏地暗,我们的联系也越来越少了,一年到头就春节能见一面。 岁月如飞刀,一晃过十年。 十年,时间变了;双城,方位变了;经历,心性变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纵使世间万物都在改变,我俩的友情始终未变。 不管我去北京还是他回西安,不管往返行程安排的多密集,我俩都一定会相约见面。哪怕只有五分钟,也足够我俩开心一整年。 身处不同的城市,拥有相同的情谊,这是注定的幸运。 这份幸运弥足珍贵,这份幸运也应了那句话:真正的朋友不一定常见面,但一定把你放在心中最温暖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