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过自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 离开你的家人,离开这个世界吗? 如果有一天 你的亲人在你面前突然倒下 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 其实这并不少见 每年我国有5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 而心肺复苏普及率只有1% 院外心脏骤停者的生存率不足1% 当意外发生时 除了拨打120,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海口市120急救中心 拍摄了一个宣传片 《救在一步之遥》 一起来看看 当意外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习急救知识 一起点亮生活,守护生命 干货有点多,快来一起get 对于没有反应、没有呼吸的患者 我们应该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具体操作流程在此 环顾四周 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只有环境安全 才可以施救 采用“轻拍重唤看反应”的 方法判断 轻轻拍打患者的肩膀 大声呼唤: “同志,您怎么了?快醒醒” 同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躯干、四肢 是否有反应 如果只有一个人 手机开免提呼叫120的同时 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有多人在场 应迅速分工 一人心肺复苏 旁人呼叫120 以及寻找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在5~10秒内 迅速判断病人是否有呼吸 采用观察伤病员胸腹部 是否有起伏的方法 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 如果病人无反应 且没有呼吸或出现叹息样 濒死样呼吸 应迅速将病人放成平躺仰卧位 开始胸外按压 施救者一般站或跪于伤病员一侧,施救者身体一侧与患者肩部在同一直线,靠近伤病员适当距离以方便操作。 按压部位:成人和儿童为为胸骨下半部,婴儿为胸部中央、两乳连线中点正下方。 为成人进行心肺复苏时,施救者一手掌根压在胸骨上,再将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手背上,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手臂伸直,直接向下以适当的压力作用于胸骨,使胸骨被压下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 为儿童进行心肺复苏时,可以用单手进行按压。 为婴儿进行心肺复苏时,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进行按压 儿童(1岁至青春期)和婴幼儿深度应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儿童大约5厘米,婴儿大约4厘米。 按压后抬起手臂使胸廓回复原来位置。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但不要让手掌离开伤病员胸壁。 操作持续进行,尽量不要断按压,如果必须要中断,则中断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最好在5秒钟内恢复按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 1、清理口腔:施救者一手拇指和食指将伤病员下颌打开,另一手食和(或)中指伸入口腔和咽部,迅速清除异物,必要时嘴对嘴吸出异物。操作时如没有禁忌也可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更方便清除异物。如果伤病员有松动的单个假牙、义齿、牙齿应取下,防止开放气道时掉入气道引起梗阻,但是对于固定良好的整套假牙可不必取下,以维持口腔空间。 2、开放气道:施救者位于伤病员一侧,一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开成直角,固定在伤病员前额眉毛稍上方,稍用力向下压,配合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稍分开放在下颌骨缘下面,将颏部提向前(垂直向上)直至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然后用右手大拇指掰开下唇,打开气道。 ![]()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施救者应保持伤病员气道畅通状态,同时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拇指、食指将患者的鼻孔捏住,然后正常吸一口气(不需要做深吸气),用双唇将伤病员的嘴包住保持密封,对准患者口部平稳吹气。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1、吹气时应持续1秒以上,不能太快和太慢,总共吹两口气。 2、施救者吹气量约400~600毫升/次,吹气时,能看到患者胸部微微隆起即可,避免吹气过多。 3、施救者吹完一口气后,记住要松开捏住伤病员鼻腔的手指。 4、吹完一口气后要把自己的头稍抬高偏离伤病员面部,转向一侧,再平稳吸气,防止伤病员突然呕吐喷出。 5、无论两次吹气是否成功,都不要再做第3次吹气,应立即进行下一步动作。 6、如果施救者身上刚好有干净的纱布或类似纱布的手绢、布匹等,可以用来覆盖在伤病员唇间,以保护自己。但如果没有,也不要顾虑太多,目前还没有进行人工口对口吹气时感染疾病的报道,而且病情危急,救命要紧。 除了心肺复苏术之外 如果你身边有AED (自动体外除颤仪) 请马上安排 什么是AED 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 AED 即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 ibrillator) 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即可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其最大特点是无须使用者具备高水平判读心电图能力,只要根据录音指示,接通电源,按动放电按钮,即可完成心电图自动分析、除颤。一般非医务人员在接受4小时学习演练,都能完全掌握。现在从某种意义上讲,AED不仅是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 AED怎么用 AED怎么找? 快快打开微信: ![]() ![]() ![]() ![]() ![]() ![]() ![]() ![]() ![]() ![]() ![]() ![]() ![]() ![]() ![]() 海口12345 12345 服务找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