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别无明与妄见,才能远离痛苦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07-17

文|曲娅菲

来源|《一起读好书》

字数731|阅读4分钟

佛陀说教四圣谛:痛苦的存在、痛苦的原因、痛苦的消灭和导致痛苦消灭之道。他申说:“除了生、老、病、死之苦,很多其他的痛苦都是自创的。——《佛陀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深有体会,这里说的意思和我们说的“自寻烦恼”不是一回事嘛?

思考回味一下,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情况存在过,本来没什么事,简单的小事,但是不断的去翻来覆去的想,最后就是越想越复杂,不断的导致更大的烦恼和麻烦产生。

个人觉得要修行要先修心,内在平和,外在才能获得更大的能量。

嗔恚、愤怒、多疑、嫉妒和气恼都会产生痛苦。这些都属于负能量,每个人身上的能量磁场需要自己正向平衡,如果每天保持元气满满,心平气和,面对的磁场就会越来越好,吸引的也都是和自己同样正能量磁场的人。

相反如果我们常常愤怒怨恨 、贪嗔痴慢疑,不但获得不了正向回馈,自身的正能量也会渐渐被消耗,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内心正向。

何为无明?

百度解释: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嗔的根源。

何为妄见?

佛教认为一切皆非实有,肯定存在都是妄见,和'真如'相对。

佛陀温柔地说:“一个人一旦被某些学说教条绊着,便失去了全部自由。如果一个人偏执着自己所信的才是唯一的真理,他便会认为所有其他的都是邪见。——《佛陀传》

所以在不断地精进修行中,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不断优化完善自己,佛陀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也是来自于勤修戒定慧,远离贪嗔痴慢疑。

突破无明,远离妄见,就是远离痛苦。精神澄明,远比混沌要好的多。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修行中成就自己。

                              ~end~

关于作者:

85后的职场女性,喜欢利用业余时间码码字,记录一下成长心得,分享一下对于生活工作的深度思考。愿我们都能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它,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